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282)+番外

作者: 云间刀 阅读记录

“哈哈,如此甚好!”忠顺王又对那群书生道“今日你们尽管辩论,本王不懂这些,但是今儿个储老太傅也来了,你们可得好好表现啊!”

原本是为了教训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女眷,如今见王爷和太傅都来,一个个更是眼冒金星,摩拳擦掌,恨不得比赛立马开始,他们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被太傅一眼赏识!

忠顺王虽然看热闹不嫌事大,但是有他在,场面也的确好安排了很多,至少没人闹腾,哪怕很多人在一楼没有座位,只能站着。

黛玉一步步走上阶梯,走到了二楼,缓缓走到了二楼的栏杆后面,倚着危栏,垂眸而下,一楼的百态,尽入眼中。

而楼下的书生抬眸,见到的便是无悲无喜,宛若神临的黛玉,哪怕,黛玉因为还未曾及笄,头发还未曾全部挽上,哪怕,黛玉看着如此单薄,却也以你为,更似要随风而走。

黛玉身后的位置,书桌上,已经摆满了需要的物件。

惜春擅画,探春擅书,迎春与谭二奶奶一起记录,湘云执笔,随时准备作诗,以诗而记……

黛玉,从来不是一个人。

“林姑娘,你确定一个人要和我们这么多人论道不成?”曾舒桓作为其中唯一一个有官职在身的,率先开口。倒不是因为其他的当官的都赞同黛玉,而是他们拉不下脸,黛玉也不是官员,只有学子对学子,才是正理。

只听黛玉嘴角微勾,道:“来都来了,曾大人还觉得我会后退不成?”

“哼,若是林姑娘当真聪明,便应该就此打住,今日林姑娘招来这么多女眷,莫非是想阴阳颠倒不成?”

“敢问曾教授,我等今日在此,是为何?”黛玉笑着问。

曾教授面色一顿,道:“自是为了以正三纲五常,劝尔等回正道!”

黛玉不急不缓,却直击重心道:“错了,今日是我邀诸位来学识论真章,而非来让诸位给我定罪的,此为一错。”

“曾教授是官身,但其余诸位都还是学子,书生学子不涉政,这是太祖留下的规矩,为了让学子安安心心读书,不被其他琐事烦心护着被利用,曾教授开口便是上升到三纲五常,阴阳颠倒等程度,是要其他学子跟着一起论证朝纲不成?此为二错。”

“所谓三纲五常,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信;孟子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直至汉武一朝,董大家方才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敢问曾教授,我读书,坏了哪一纲?敢问曾教授,所谓正途,是否是女子不能外出,不能读书,不能学识能力超过男子,还请曾教授,为小女子,细心解答。”

不卑不亢的语气,却让在中诸位,见识到了林家女的口才难缠。

三问,曾舒桓,却无一问好反驳。

这是,站出来一位书生道:“难道林姑娘觉得,身为大家闺秀,不应该遵从女德女戒吗?若你这般抛头露面,所谓以文会友,以后成亲,难不成还与诗友有瓜葛?”

黛玉却轻笑出声,“这话颇为好笑。”

“尔等一心读书科举,自言为百姓谋福,可曾去过田间地头,可见到天中耕作的妇人?她们一个个为了粮食,粮税,抛头露面,可是错了?在街头,那些个妇人为了一点微薄收入,走街串巷,抚养子女,可是不德?”

“再说所谓成亲后,这些公子,可是找不出我的问题,便给我预定问题了?岂非好笑?”

“何况,成亲后不能与人接触了不能?便是这街上,有多少良家妇女,奔忙于生活,接触的人不知凡凡,可她们比谁都值得尊敬,眼脏则心脏,眼净则心净!”

黛玉的一番话,直接将那人堵得脸红不已,这时,站出来一人对黛玉拱手道:“姑娘身为千金,却能看见平民,小生佩服!”

又对刚才那位书生道:“我与诸位不同,我父亲早亡,我由母亲和外祖父一家带大,母亲为供我读书,天不亮便去街上摆摊,深夜还在点灯刺绣,若是我母亲当真按照所谓的女德,我也读不了书,长不大这么大。”

“我今日来,也不过是想来开阔眼界,长长见识,毕竟我家贫,只这位兄台所言,未免太过迂腐。我觉得,我等读书人,还是要落脚于实地才好,若是一味站在框内,又如何跳脱书本,为百姓做实事?”

“这一次,我站林姑娘。”

书生之中,竟因此开始分成了两派。

所谓争论,竟然成了大乱斗。

知道储老太傅出面,众人才回神,发现他们一直偏离了主题,由此,才真正开始所谓的才学比试。

而因为储老太傅毕竟是黛玉的师公,故而,比诗,比词,比赋等的具体内容,主题是什么,便不由储老太傅出题了。

忠顺王为了看热闹看得乐呵,竟然请来了几位书院的老夫子前来出题。

人数太多,答题的都凑在了一起,找了位置坐下,林家的人也在比试前,及时搬来的新的桌椅,笔墨纸砚等悉数备好,喧嚣的诗社终于安静了下来,只余下划过宣纸的声音,带着墨香,在诗社中流淌。

整整一个半时辰,诗词歌赋文章等皆有涉猎,以诗词为主,即时作答……

让众人意外的是,诗社竟然给书生们负责了午饭,也在没有闹腾后,逐渐开放了二楼,这才让那么多人,得以方便用。

所有人都在等结果,想知道谁是第一。

却不料下午,并没有选出所谓的第一,而是每一个主题,选了十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