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286)+番外

作者: 云间刀 阅读记录

于是看在女儿的每年孝敬下,赵姨娘计上心来。

等贾政一回来,赵姨娘就开始了吹耳旁风,说探春今日得见了忠顺王,还有什么老太傅,得了夸奖呢!

赵姨娘其实不太懂老太傅是什么地位,但是贾政懂啊,尤其是老太傅的学识还高,还是如今的文学领袖之一!

他倒不是一点没有听说外面的事情,对于探春外出他其实也有不满的,但是想到探春作为个女孩子,得到了老太傅夸赞,那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他回来得时候听得比赵姨娘多,如今外甥女黛玉可是妥妥的京城第一才女,这可是他外甥女!

而探春跟着黛玉,贾政又是个喜欢文学的,自然好感度就上来了。

贾政和王夫人不一样,贾政的妹妹贾敏当初在家,一样是什么都学,一样是家中才女,所以在赵姨娘的糖衣炮弹夸赞下,什么老爷教得好,探春不亏继承了老爷的天赋,贾政,嘿,这不就心向探春,自己又飘飘然了?

又听说探春被王夫人罚了,想到王夫人和他根本没有共同话题,书也不读几本,还老是跟他作对,心向王家,竟然直接做主把探春的罚给免了!

这就罢了,还让探春跟宝玉一起读书,把宝玉叫过来又说了一顿。

“你看看你,整天天的,就知道一些精致的淘气,你看你妹妹才多大,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你呢?”

贾政又道:“兰儿如今也是童生了,你都16了,不小了,什么给我考个功名出来?”

“你姐姐在宫里的日子也不是好过的,如今怀孕了,可能不能生下还不知道,你若是为了娘娘,就该把家里的门楣给撑起来,而不是让娘娘来扶我们,这终究不是长远之道。”

当初送元春进宫,本就是撑过过度时期用的,谁知道大哥直接脱离了宗族不玩儿了,而宝玉的婚事又如此难缠,兰儿虽好,可似乎有些与家里离心,哎!

贾政看着探春,嘱咐道:“你哥是个不着调的,周围的人也管不了他,如今,我把你哥交给你了,好好看着他。”

探春屈膝应是。

宝玉仍旧是老实巴交的应了。

隔壁东府,惜春在自己屋里安安静静地作画,她如今虽然不缺钱,但是想要真正的不缺颜料,还是很难的,画画的颜料,如矿物颜料等,都不是好得的,自然得慎重下笔。

而这一次她在清源诗社里的作话,竟得到了京城顺天书院院长的指导,仅仅是一两句指导,也足够少走很多弯路。

从回到家开始,她便闭关修炼了起来。

各人有各人的忙碌,黛玉和林筠也一样,清源诗社毕竟是新开,还得慢慢摸索将它慢慢改进,等改好了,全都步入正轨了,她才能放心脱身离开

而林筠,也同样忙碌了起来。

当初冯学士本就有心将文学融入通俗的表演娱乐中,在李清照的改编取得圆满成功后,他便和志同道合的翰林一起上奏,写了个折子上去。

当今却没有立马批复,因为涉及一个尺度的问题,当然,不是指露骨,而是说,这些个古书中的精华,比如诗词,要在话剧戏曲中,传唱多少?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好事,但是朝堂不是非黑即白,爆炒牛蛙是不行的,温水煮青蛙才是王道。

于是,作为这个形式开头人的林筠,自然也被拉进了群。

林筠一看就知道陛下是有心的。

当即就道:“这个嘛,民间慢慢来,但是可以先给太子殿下排演嘛,这是为了然太子在快乐中学习。”

当今和冯学士等人眼睛一亮。

当今:好主意,太子有福了啊!子懋虽然在翰林院摸鱼,但时时刻刻想着太子这一点,不错!

冯学士等人:宫里流行的风气,很快就会传出去,那时候就是他们自己愿意,自己追逐,自发形成了的,别看林府丞年龄小,心眼是一点不少啊!

当今:“既如此,那就按子懋所言,冯爱卿便和子懋接洽吧,有劳冯卿再兼任左春坊大学士,为太子尽心了。”

詹事府!太子!

冯学士喜上眉梢:“臣叩谢陛下隆恩!”

陛下这饼,是真给啊。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原大纲中湘云和卫若兰被我拆了:)虽然都是会跟黛玉一起外出磨砺,但湘云出去的契机是不得已的破而后立,前面写到袭人那里就给改了,还是不要那么惨了

卫若兰:我老婆差点没了

第120章 京城官报的发行

冯学士现在的工作热情可谓是热情高涨,别看他看起来是翰林院的老大,但是一直坐在翰林学士的位置不动也好不到哪儿去。

虽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内阁,但也不是从翰林直接就能入内阁的。

对于内阁,他倒是没什么执念,也不觉得自己能拼过那么多人,但是陛下现在把他指到詹事府里面就不一样了。

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虽然也就是个五品,看起来不高,但是詹事府的从业经历是非常香的,尤其是在太子长大后。

更重要的是,如今太子才两岁,而陛下已经四十多了,太子二十多岁正风华正茂,陛下都已经老了,就是陛下活到七十多,太子也才三十多,太子完全不用着急,也就不会像太上皇一朝时和前义忠亲王那样。

所以现在入队詹事府,只要不要错,那是真的后半辈子无忧咯!

冯学士回到翰林院,那叫一个春风得意,嘴角上扬起来,压都压不住,也因此彻底激发了翰林们的热情,陛下他,不来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