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309)+番外
闽地遇袭。不,准确的说,是南安郡王引狼入室,招来外邦豺狼残杀掳掠百姓,抢夺粮食金银的行为,其影响太过于恶劣,甚至说,太过于不可置信。
所以哪怕是收到孔柔的传信,为防万一,派了信国公,拍了海军,派了紫麟卫前来,其实当今,或者说几位尚书心里,都还是觉得太过荒谬,南安郡王怎么敢的?内里再如何争权夺利,岂能引来外界的豺狼虎豹?
直到八百里加急的文书送到了御前。
事件,远比猜测中更为恶劣。
南安郡王,当诛九族。这是当今看到内容的第一反应。
但是随即,当今明白,这不是现在最主要的,现在最主要的,对于闽地百姓的安抚。
南安郡王再是异姓王,也是郡王,也是代表的朝廷的脸面,而如今,郡王,已经不满足剥削百姓,还引来了外族,往严肃了说,这与卖国何异?
“父皇,儿臣可以去闽地。”太子还小,但是林筠念多了从小就要培养,从小开始卷太子,当今并不避讳在太子面前说朝政,甚至太子在的时候会慢一点速度给太子讲解。
四岁的太子已经识得不少文字了,当今生气,只要不是对他生气,太子就不会心虚害怕,故而太子一点也不避讳的抽出了八百里加急的文书,自己看了起来。
看完后,太子小小的脸上,是大大的厌恶,异姓王,真就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重要的朝臣还没有赶来,还在通知的途中,听到太子的话,当今当即就反对了,“乱说,你才几岁?我哪儿能放心你出去,太子出行,再是从简,都十分繁琐,如今耽搁得越久,百姓就的心就会离得越远。”
当今越说越后悔,“都怪朕,朕当时就该派你十一叔一起过去的!”
这种情况,必须得有皇亲出面,才更能表示皇帝的重视,对百姓的重视,对此事事件的零容忍态度,以及给百姓的一个交代。
太子双手抓住当今的拳头,给当今掰开,还说道:“不怪父皇,孔司语信中之事猜测,父皇能为了一个可能,派出军队,仅这一点,就已经面临许多阻力了,不是谁都能有父皇的决断的。”
“父皇,儿臣是太子,让儿臣去吧。”
太子水汪汪的眼睛真挚的看着当今,“要安的,不止有百姓的心,还有对当地官员,士族的处理,安抚的安抚,砍头的砍头,十一皇叔再是亲王,有些事情也会有所顾忌,但是儿臣不会。”
“济哥儿,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太子毫无退意,“父皇,还有比儿臣更好的人选吗?”
没有。当今在心里回到道。排开一切因素,太子亲至,储君亲临,比任何一个钦差都管用。
但是……但是太子只有四岁!太子再聪慧,也不可能完全处理好其中的弯绕和利益纠葛,更何况,走海路到闽地,万一太子晕船怎么办?遇到风浪怎么办?!
“父皇,事急从权,以后太子出行,儿臣还有出去的机会吗?”
太子改变策略,可怜兮兮道:“儿臣知道此行不是玩闹,但儿臣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父皇,儿臣也想为您分忧。”
朝臣一个个的赶来后,见到的就是沉默的父子二人。
当今让万太监将八百里加急文书的内容都念了出来。
上面的每一句话,都滴着百姓的鲜血,南安郡王,罪同叛国。
“陛下,南安郡王罪不容诛!天理不容!”
“陛下,亚陈狼子野心,来犯我朝,臣请出兵!”
“陛下,亚陈离我朝距离尚远,又悬于海面,我朝海军优势并不突出,不可贸然开战。”
“屁话!人家都欺负到我们头上了,还不开战,给他脸了?”
“陛下,臣以为,可先递交国书谴责,看亚陈的态度。”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闽地的百姓与民生。”
大臣们各抒己见,明明大臣们没来之事,当今和太子虽有所争论,但对于目前最主要的矛盾为何,可是没有争议的。
可见,皇帝与朝臣,眼中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
“太子欲亲自前往闽地坐镇。”听他们真的开始吵起来了,当今眉头轻皱,再度扔下一颗打雷。
“啊??”
朝臣懵了一瞬,似乎在怀疑自己有无听错,随后……吵得更激动了。
闽地:
信国公看着整理出来的所有内容,有些头大。
南安郡王是再无活路了,不知道南郡郡王哪里来的自信,又菜又爱玩,亚陈的军队还没来侵袭,南安郡王已经写好了请功的奏折,什么诛杀敌寇,什么剿灭乱匪,战争还没有开始,人头数都已经写好了,就放在书房里,如今,便是明晃晃的罪证了。
这还不止,有沆瀣一气的官员,相互送了“礼品”,有察觉不对的,被监视了起来,上报的奏折也被扣押,都放在了书房。
还有杀民冒匪……
随便拿出一条,就是要命的大罪,而南安郡王,人家一并给包揽了。
若这仅仅是南安郡王一个,也就罢了,但是事实是,亚陈从东部沿海入侵,东平郡王有绝对的失察之罪,东平郡王这次也讨不到好。再然后,南安郡王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心思,还与北静王府有关。
四大异姓王,一次性,牵扯进去了三个。
哪怕当今想收拢异姓王的权力,但信国公敢肯定,当今不会希望是这样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损耗的是民心,是朝廷的信用与权威。
“大伯,那些俘虏真的要都杀了吗?上面的旨意还没有到。”东平郡王现在自身难保,自然是想求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