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339)+番外
作者有话要说:
远嫁副本结束啦
第148章 林如海回京封侯
关外来信,今年林如海等人会回京,黛玉在京过完年后,便没有继续跟着老师出城到处游学,而是待在了京城。
习惯了在外的日子,在京城如今一呆就是几个月,黛玉还真有些无聊。
闲来无事之下,黛玉这阵子收集了不少槐花,趁着今天林筠休沐,一家人干脆在家里做槐花饼。
忽闻管家来贺,“太太,大喜!”
“少爷,姑娘,大喜啊!老爷来信了!”
林如海这些年在外,通讯困难,他们的来信都是一起往京城送,合着正事一起,家书只是附带,所有人都一样。
而这封信,不同于以往,是直接单独送回的家书。
这说明,林如海已经到了大燕的领土了,且按照传信的速度和时间,八成是已经快到京城了!
林家三口都是七窍玲珑心的人,眼中都划过惊喜。
拆开家书,果然,林如海马上就要回京了!
“这可真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于公于私,于国于家,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通了经济带,也带回来许多“张骞严选”,老祖宗的审美与口味,就是这么值得信赖。
而当下,林如海等一行官员和军队重开丝路,一路西出,不仅仅是为了开拓经济,恢复丝绸经济带,更是在打开世界的另一个大门。
东出,是大海,西出,是大漠,山脉,陆地……东西并出,方能真正开眼,在大争之世,着眼看清这个世界。
林如海等人,带回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开发,还有西边诸国国度的国情,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东方这一条巨龙的态度。
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小国,都没有心思,就像在大燕,在中原国土的丝绸,还有养蚕的手艺,若非是这一趟出去,还不知道,已经在外传了。
而手艺的外传,侵吞的,可是中原巨大的利益,还是侵吞的技术这一类,会下蛋的金鸡!这让当今如何不恼怒?
好在,既然发现了,那边会有解决的方法。
所以说,林如海一行人的回归,带回来的,是对于西方诸国,如何定策的关键密钥,带回来的,是中原利益的扩延,是中原声名的外传,也是中原对外态度的展示。
中原王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王朝,有足够的,与他国合作的底气,但对于轻视中原王朝者,意图危害中原王朝者,中原也会有雷霆的手段。
对于百姓而言,那就是明熙公主远嫁没两个月,京城又热闹了起来,说是西出的团队回归了,带来了一车有一车的宝物。
林如海等一众功臣,都是先入宫觐见了皇帝,说了许久,才得以回家。
多年未见,林如海哪怕到了大燕的国土,就好生给自己打理了个造型,让自己显得没那么风尘仆仆,却掩盖不住林如海比之前……更糙了,但不知道是不是运动多了,不整天干坐着了,一家三口左看右看,愣是没看出林如海哪儿瘦了。
“爹爹你……你可算是回来了。”黛玉终究是没有昧着良心说瘦了,但眼中却已然含了泪水,随着黛玉的撒娇与想念,低落而出。
人全需全尾的回来了,比什么都好。
林如海看着魂牵梦萦的妻儿,文采夺得探花郎的他,竟一时未有言语,心中酸涩得厉害。
“回来了,不走了。”
到最后,只说出了着六个字。
他们一家,团聚了。
林家如此,谭家,和其他人家,自然也是如此,当今直接给了这些官员一周的假期。
除了林如海,大多就是之前鸿胪寺的官员,算得上一定程度的戴罪立功,但这遭回来,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已经到来了,苦尽甘来便是如此。
谭家
谭家老大夫妻俩和孩子也已经回来了,再加上老二家的几个孩子,谭亚禅看着和睦的家庭,叽叽喳喳的小孩而声,不觉落泪,他这么拼,为的,不就是后代能享福吗?不就是后代哪怕是像老二一样单蠢,也能活得肆意吗?
鸿胪寺这些老牌官员的回归,这几年鸿胪寺剩余官员调换得迅速,毫不掩饰陛下对于鸿胪寺的期望与改变,如今,也该是时候了。
这些官员回来的第二天,圣旨下达。
林如海加封广诚侯,赐侯府一座,赏银万两……
林如海的官位没有变动,依旧是户部侍郎,可这么大的功劳,官位来没有变动,陛下无心吗?
不,这恰恰证明陛下是已经内定了,林如海是下一任户部尚书,只等这一任户部尚书致仕。
爵位是荣宠,尊容,而官位,是实权,是能力。
现任王尚书担心陛下暗示他吗?不担心,因为陛下已经给了林如海爵位了,故而林如海的尚书,不着急。
毕竟,陛下现在是否还信任他,重用他,他还是能察觉到的。
对于当今而言,现在的王尚书,还好用的嘞,不是每个尚书都有把自己工作到秃头的卷劲。
他现在的肱骨之臣,排着队站在他面前,可把他牛逼坏了。
而对于林如海而言,就完全不一样了。
广诚侯,侯爵之位啊,林家原本也是列侯之家,在父亲那一带便是白身,靠着父亲自己多延续了一代,而如今,自己人到中老年,竟然给林家重新挣了一个爵位出来,还不是延续以前的爵位。
广诚侯,广诚。虽不是忠字开头,可林如海也并不觉得,陛下不信任他。
林如海的感觉并没有错,以往的当今,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底气,他的嫡系,他信任的,忠顺亲王,忠靖候,都带了一个忠,而他的废太子大哥,他只给了一个义忠亲王,嗯,忠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