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343)+番外
一时间,民间义愤填膺,对于当今磨刀霍霍对商人,对贪官,百姓那是一百个支持!
而书生这个最容易被煽动的群体呢?
既然容易被煽动,那何不被朝廷给正面煽动呢?
本来如今的书生,大部分都有一些清高的毛病,甚至于有些穷得吃夫人的嫁妆了,都不愿意去赚钱,就因为“铜臭味”,会玷污他们的书香味。这样的清高,与其说是清高,不如说是迂腐,是放不下脸,是自私。
当然也有真正清高的,但无论是哪一种,书生们对于商人,可没什么好感。
官报一出,由京城往外一层层的快速传播,各地的书生都奋笔疾书,骂起了无良的商人。
而各地的商人,真的叫一个欲哭无泪。
他们又不是晋地的,他们想资敌还没地方资呢?怎么就地图炮所有商人了?
你们这群晋商,害人不浅啊!
“诸位,如今因为晋商这害群之马,使得我们所有商人,出门都得不到好脸,没这么个道理。”
徐晔和浙商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徐老板,你和京城有点关系,可有什么办法没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以后我们商人生活愈发艰难啊,我还想子嗣读书呢。”
“可不是,别看我们赚钱多,可是这一个个的限制,绫罗绸缎我们再多,却也只能私下穿穿,如今又被晋商搞出叛国之罪,哎!可恶啊!”
徐晔等他们大部分都讨论了,才说皱着眉头为难道:“朝廷怕真的是要对商人动手了。”
这还得了?这些个老板们一个个的都急了,徐子言都这么说了,那还有假?
“就没有办法吗?天杀的晋商!”
晋商一时间,成了商人的公敌。
“诸位,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稍微试试,但是有没有效果,我却没法保证。”
徐晔在他们期待的眼神中道:“朝堂因为晋商,对商人要严加管控,合情合理,至少一段时间内,我们没法躲避,因为晋商造成的问题严重。”
所有老板都点了点头,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清楚,所以才更抓马。
徐晔继续道:“而现在,我们唯一能够试着稍微改变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民间的舆论。”
在场的都不是蠢人,蠢人也不可能把生意做大现在齐聚一堂。
“徐老板的意思,是私报?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既然有官报,那自然有民间自己搞出来的小报,甚至因为小报上写一些风流趣闻写得不正经,看得人还不少。
当然,正经的民间报社也有,总归就是那个意思。
“不止,还有话剧,大不了我们斥巨资新排一些宣扬我们这些良心商人的曲目!”
“此举绝对可行!诸位别忘了,福建遭难,我们可没少捐款……”
没有做善事的,他们还不能现场做吗?
至于说弄虚作假?在这个洗刷自己名声的时候,谁会冒着胆子作假,一旦作假被揭露,那就是再也洗不白了!
所以,谁敢作假搞诈捐之类,现在就是和所有商人一起作对!
商人,卷起来了。
而在官报的发行后,聪明的官员,就已经察觉了,当今真正要动手的,目前是——商人。
但凡屁股底下不是真正的干净,那等陛下真的动手,就老老实实的附和就行了,官帽要紧。
而在陛下又催了几次工匠的解决方案后,他们懂了,陛下这次,要工与商两个都改。
而随着民间报纸上,关于哪一个商人做什么的消息,多了起来,虽然不乏有目的性,但百姓也实实在在拿了好处,骂声,也少了不少。
一个月后,朝廷竟格外迅速,拿出来改革方法,这才一个月啊,不是一年,也不是无期,而是一个月。
原来,官老爷们的效率,也是可以很快的嘛。要是搁在以往,一轮的流程都不一定走得完!
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下,政策,下发了。
对于商人们而言,他们竟然一时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最重要的商税,增加了,增加得还不少,而这个税,竟是根据收益递增,且对于偷税漏税,也明确了更严格的监察力度,以及惩治力度。
按理说,他们应该哭,但……
以往对于商人的衣着出行都有严格的限制,而现在,竟然在私人干预方面,松散了不少!
赚钱哪儿多,可自己很多时候根本不能完整享受,就怕得罪了谁,但凡你出门穿衣不注意,都要被状告违纪逾矩,很多时候都是私下的享受。
但是现在,更放开了。
他们交的钱的多了,还多了不少,可某种程度,也的确更自在了,在衣食住行方面,虽然没有全面放开,但是已经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富商们才会如此想,因为他们的钱,再是交出来很多,都只是冰山一角,他们根本不缺钱,只缺享受,拿钱换自在,舒坦!
但对于普通的商人,就要骂娘了,因为哪怕收入越高交税才越高,但起征点的税就已经比以前的税交得多了,哪儿能像顶层富豪一样不在意?
该骂,还是得骂!
但同时,他们也在心里嘀咕,可不能再出现晋商那群人了,商人,经不起折腾了。
而与商人的各色反应不同,工匠们,则是大多都看到了太阳,看到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晋王:风波这就完了?怎么可能!
第151章 剑指北蛮量国土
扬州的一处长街沈巷里,静立着一间陶瓷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