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359)+番外

作者: 云间刀 阅读记录

老乡看着掉在地上被他不屑一顾的羊毛,羊毛……还没卖?

羊毛等兽毛,其实一直是有拿来做褐衣皮衣等料子的,低贱得很,且羊毛蓬松而飞毛。还真不如一般得兽毛管用好打理。

这个贵人,要买羊毛?

但要买,他当然不拒绝了,老乡立马转变成对祖宗的态度,“哎哟,瞧贵人您说的,我们草原的羊毛,可比你们中原养的羊,身上刮下来的毛不一样,这个价格啊……”

全国统一标准动作的搓了搓手。

英莲不在意的大手一挥,“价格好说,只是我要得比较多,老乡你这儿能给多少?”

不仅是老乡,跟着来其他草原牧民都激动了,今天什么运气?竟然来了一个傻大妞?

他们眼看着这个冤大头……这个财神身旁的侍女在偷偷拉扯财神,显然是觉得不妥,赶紧恭维道:“贵人眼光就是好!咱们草原的羊毛啊……”

一边绞尽脑汁的吹嘘,一边疯狂示意旁边的人把家人们都给带来,给这位大小姐推销羊毛羊肉等草原物品。

英莲满载而归,看得游走的中原商人一头雾水,这谁家傻姑娘来草原做善事来了?羊毛除了做羊毛毯子,还能做什么稍微有点价值的贵重之物?

而牧民们可不管人家拿去做什么,也不管人家聪明还是傻,反正给钱,那就是祖宗!

“听说这贵人家里是做纺织的,是买羊毛回去研究的呢。”牧民也有自己的打听消息渠道。

闻言,其他牧民都在祈祷,这个财神爷,可一定要研究处一点东西来啊,毕竟,研究出东西来,他们的羊毛才能一直有用,才能一直畅销,他们,才能一直有钱。

想到今天的紧张,他们恍若埋在了金子里,不能呼吸。

中原的大商人,太富裕了!

更让他们诧异的是,英莲才走后两天,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商人,都统一的来订购羊毛。

又隔了几天,来的是订购棉花的。

他们怀着高兴,激动,又有一丝探索的询问中,终于“艰难”的知道,原来最初的那位贵客,竟是江南一代的纺织行业领头人,行业大佬的动态,他们这些同行业的能不关注吗?

大佬要研究的东西,他们当然也得研究,没准就喝到汤了,运气好说不准还能先大佬一步吃肉呢!

打听到这些,牧民们安心了,虽然也产生了要不要自己研究的心思,但是……想了想,羊毛都在他们眼前这么多年了,也没听个响,他们的专业是提供货源,论研究,还真比不上汉人,也懒得折腾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本钱。

而真正的答案是,他们这些商人,买的所有羊毛棉花等,一系列的量,都是由朝廷户部中,精打细算给算出来的量。

他们这些商人,买了这些东西来研究,朝廷不会给钱,但是会根据他们买的数量,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若是研究出了利民的好物,更有奖赏。

朝廷不会偏帮谁,一切都看他们,谁手底下的技术人才多。

众所周知,研究十分费钱。

但更众所周知,中原从不缺能工巧匠,从不缺技术人才,只是端看有无伯乐去发掘他们的长处,更别提,中原,自古以来,在丝绸上,就有不凡的天赋,一切能制衣成丝的,都逃不过中原汉人的双手,只要材料被他们所盯上了。就像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能成为餐桌上的菜,是一个道理,这些都是汉人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本能。

还未至冬季,草原内部就已经开始“民心不稳”了。

那些个投降的小部落,投靠了汉人,随着通商的往来,尤其是对于羊毛,棉花的大肆需求。

这些小部落的牧民开始勤勤恳恳的养羊种花,转了个盆满钵满,虽然还欠着钱,导致他们的税收更贵,但即使是这样,他们的日子也比之前幸福多了,不用躲躲藏藏的交易,不用打打杀杀就能囤积货物,这放在一起啊,简直不敢想。

而因为羊毛棉花等,让这些边缘部落的牧民富裕了起来,他们也更有钱朝着百姓交易货品,一来二去,周边的汉人百姓也是实实在在的赚到了钱,这就是商品需要流通,钱生钱的道理。

而两相对比,那些个还在和中原僵持,是不是做过一场的大部落里的牧民,自然而然会有所不满了。

这种不满,在冬日来临后,达到了顶峰。

听说大燕有了新的棉衣,有了新的毛衣,各种各样的羊毛毯子等,保暖得不得了。

大燕从草原购买了原材料,又经过加工,高价卖回了草原。

这些如今和大燕频频交易的牧民,也知道这些原材料都是他们草原来的,没有人是真的傻子。

可知看着这精细的做工,保暖的效果,不得不承认,这个钱,就该大燕的汉人赚。

左不过,他们如今也越来越富裕了,毕竟进货都是从他们这里进货的,以后买成品还有折扣呢!

而其他的大部落里,就冷得北风吹吹了。

这样的憋屈,在小部落的衣食无忧,远远还能听见他们吃锅子的欢快声音时,达到了顶峰。

这一场内乱,以大燕的巡逻军队过来,赶走了大部落的牧民和儿郎结束。

但后续的影响,便是那几个部落,自己就乱了起来。

这些个没有臣服的部落,没有汉人愿意和他们通商往来,他们买不到东西,只能从这些小部落的牧民那里“代购”,这一年,小部落的牧民可是靠这些赚了不少的。

而现在,他们不得不低头,再度来代购御寒的衣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