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362)+番外

作者: 云间刀 阅读记录

若是因为他们的强烈反对,把当今给气死了,那可真的是……以后太子只要拿出一个孝字,就能理直气壮的践行当今未完成的遗愿,而这些个气死当今的官员,哪儿还有脸反对?

若是当今命还不短,那当今更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磨……不,当今这把剑,一看就已经磨了许久了,怕是会快刀斩乱麻,无论今天吵成什么样,当今也不会改变。

御史下面吵得激烈的官员们,就发现,几个巨头,开始询问当今打算如何增加一门了,开始纠正细节了。

卡拉米们:???

不是,他们还在讨论该不该,能不能施行呢,你们怎么直接就跳到如何完善章节了?

大人们咯,你们也是科举出来的,你们门下也有学生的啊!

“陛下,如今海外的收益,境外的收益,草原的收益,还有逐渐上升的税收,都给户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林如海率先道,“臣以为,有了秀才功名的学子,便可自行决定,是按照传统,继续往上考取举人进士,还是直接参与算经这样的专业科目。”

“而通过算经,农学考核进来的,秀才进入的,可直接从大使,副使,提举等基层做起,而举人进来的,则高一品,皆从底层实训入门,扩充户部的同时,又能快速上手,还能多给学子一条道路。”

“陛下,唐时的科举,也并非只考儒学,如今我们对症下药,并非是抛弃儒学,而是给实干型的,技能型的学子,多开拓出一条报效国家的道路。”

部分官员听得眼睛都红了诡辩,这分明就是在挖儒家的墙角!

可还不等陛下表态,他们讨伐,刑部尚书又站出来了!

“陛下,林尚书言之有理,只是臣还有一个想法,还望陛下应准!”

当今换了一个更轻松一点的姿势,“说。”

“臣请陛下,再开一门法科,我刑部,也需要懂法的专业人才!”

朝臣:???

卧槽,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算经就罢了,好歹唐朝就有,且算经在他们眼中只是小道,哪怕算术一道同样有不少大能,但是终究不如儒家,法家学说那样兴盛。

而现在,刑部尚书您在干什么呢?

“陛下!臣也请陛下,再开一门兵科,臣实在是受够了什么兵书也不看,什么兵法也不动,就瞎指挥的下属了!”

哈?你们武将来凑什么热闹!

等等,这好像不是武将,而是……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这话一出,不止文官傻了,武将也傻了,然后下一秒,武将们集体来劲了,说这个他们可不困了嗷!

兵部尚书你尽管请走,文官我们给挡住,从今天开始,你们兵部就是我们武将的人了哈!

正欲开口打算来个工科的工部尚书,脚还没踏出去呢,就发现武将已经和文官开始比划了,开始比划了!

工部尚书想了想,还是没有浑水摸鱼,他这个工科,搞图纸的,也的确不好考,就现在而言。

若是能好处一些墨家的传人,倒是可以完善一下工科的考试内容,不能其他几个部门都有专门的考核科目,而他们工科没有吧?

没参与进去的礼部和吏部:??

当今在上面,看着底下的热闹,没忍住咳了两声,但眼睛里全是笑意,子懋说得不错,这朝堂,披着儒皮的,可不少啊。

只是不曾想,他们跳出来得这么快。

也是,这些年,他又是开海,又是主动出兵北蛮,剑指南越,又是操练水师,相望樱岛,又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造船等技术的,哪一个,都算不得安分,哪一个,都能体现他的乾纲独断。

温柔的不容反对,温水煮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认准了不反悔的,乾纲独断呢?

而这几位老大人,都是人精,哪里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哪里看不出,当今并不喜欢已经被腐蚀殆尽的儒学?

改革科举,便是当今的态度。

而现在,主动站出,也是他们这几个臣子的态度,也是对外的态度,要么,趁此时,拼一把,要么,只能一直龟缩于儒壳之内。

金陵,姑苏

黛玉看着身旁的几位,年龄性别各异的弟子,合上书信,对一旁的储睢道:“老师,东风已至。”

作者有话要说:

要收尾啦,更新不那么稳定了,快结束了

然后番外是打算结算后开福利番外,订阅达到了一定比例的小伙伴可以不花钱直接阅读番外,只是要等完结结算后才能开,到时候估计一周多等待时间(福利番外容易误触全-订的问题不知道修好没,到时候大家注意一点就是了

第161章 一枝独放不是春

这些年,黛玉逐渐接过了老师储睢的重任,储睢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和同样沉迷法家学说的同伴交流,以及对于现阶段,法家学说的思考与著书之上。

而黛玉,传播的不仅是才女之名,更是在储睢的有意过渡自己名声,和自己的教导基础学子的实践中,得来的贤名。

虽说如今的朝代不同于古时一般读书那么困难,全部知识掌握在上层手中,但对于普通的底层百姓而言,读书依旧是一件和困难的事情。

普通的农家,一个家族,一个村,或许都只能供养出一个学子,这才是底层的现状。

如今的困难,难点不在于纸张,书籍的传播,而在于书籍的注释,书籍的解释权。

仅仅是一个句读,就能让普通的,买到经典圣人书籍的农门学子,茫然无措。因为句读,掌握在上层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