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6)+番外

作者: 云间刀 阅读记录

黛玉:“真的吗?”

筠哥儿:“过段时间又是多久?”

看着愈发默契的两姐弟,贾敏和方姨娘有些哭笑不得,贾敏想了想林如海给他说的大概日期,“半年,半年后筠哥儿怎么都有四岁了,我们也才放心,毕竟哪儿有三岁小孩儿就下田的。”

当然,就算四岁,说是让他们下田,也不过是玩儿水指挥罢了,哪儿能真让他们一直种田,在贾敏看来,到时候两个小祖宗若还有兴趣,能手把手种一列,坚持半个多月观察,都算不错了。

打发走两姐弟,贾敏看向方姨娘,握着方姨娘手道,“你把孩子教得很好,等半年后他们真感兴趣农事,也多劳烦你带着他们。”

“能照顾他们,我高兴还来不及,太太放心吧,我会看顾好他们,不会让他们累着的。”

贾敏摇摇头,“累一累才好,你什么都好,就是太惯着他们了,你看他们对你,愈发没大没小了。”

方姨娘笑笑,没多说什么。

京城,荣国府:

“什么?姑爷升任左副都御史?!”

贾母闻言喜不自胜,她的敏儿啊,终于能回京了!

贾政却面带尴尬,惹得贾母高兴的心情都没法维持,“怎么,还有什么没说?”

“母亲恕儿未曾说完,妹夫也兼任了盐课御史一职,”见贾母面色严肃,干脆一把子说完,“即刻前往扬州赴任。”回京述职?不需要的。

只是这样的消息,他竟现在才知道,怕是现在圣旨都已经到了吧。

苏杭地界的巡盐御史,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担任的?

房间里也就贾母和贾政两人,半晌后,贾母看向目前家中唯一还能在朝堂打探点消息的二子,“你怎么看?”

“母亲,妹夫高升,自然是喜事,当今信任妹夫,方能交付巡盐御史的重任。”贾政停了一瞬,见贾母神色似乎并无不满,继续道,“甄家恰在金陵,不若我们修书一封,也让甄家照看一看妹夫。”

甄家呀,贾母眼神有些放空,像是在想些什么,等回神后,才点了点头,“也好,也好。盐这一道,还是得有人帮衬着。”

也不知道,她还能不能等到林如海被调回京的那一天,她的敏儿啊,如今外孙女都四岁了,她却还没见过。

说想到这儿,贾母就想起了宝玉,索性正事也说了,就该说家事了,贾母有些不悦的问道,“你又凶宝玉了?他才多大,逼他做什么?”

贾政愁着脸,“母亲,宝玉都五岁多了,您看看他读书的样子……”

“什么样子?”贾母淡淡打断贾政的话,不怒自威看向贾政,“我们家是什么人家,需要像普通人家一样逼着孩子考科举吗?珠儿怎么没的你忘了?!”

贾政无端矮了几分,而贾母右手则不自觉摩挲着手杖,暴露了贾母内心的不平静,待贾政离开,鸳鸯回到房间给贾母按揉肩膀,贾母才深深一叹,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上面正是贾敏对贾母的絮絮叨叨。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筠哥儿身体越来越好,女儿也总算放下了心,女儿无用,只得玉儿一个女儿,如今筠哥儿立住了,我与老爷百年之后,玉儿以后也终于能有依靠……】

这样的话,贾敏除了给自己的母亲说,也找不到人可以说了。

只是,贾母凝神看着信上的工整字体,神色难辨。

林家子立住了,那林家的资源,又能分多少给到贾家呢?

贾家现在前朝无人,后宫……元春那里也一直没有消息,宝玉也还太小,她这把老骨头,还能护着贾家下一代长成,并且安稳度过,成功转型吗?

她已经老了,元春,可别让祖母失望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一般来说,南京就是金陵,地属江苏

但是在红楼中,用的是金陵省,故而应该包含了本来的“南京”应天,扬州,姑苏(苏州)等地来也算在其中。

林家祖籍是姑苏,按照红楼的金陵省来算,也是属于金陵

第4章 新一代端水大师

不同于贾家个个儿子怕老子,老子大部分时候打压式的教育理念,林家是不同的风格。

纵使再忙,贾敏和林如海都会抽空给两个孩子启蒙,而林如海在家的时候,一般在书房工作也会把林筠薅进去,遇到些问题可以随口说几句,从小培养小孩子的意识,又或者让林筠自己翻书,不会的问他。孩子毕竟还小,就算是有问题,林如海一心两用,一边解疑一边处理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少这段时间以来,都是这样。

许久没听见林筠的动静,林如海朝筠哥儿那边瞧了眼,只见筠哥儿坐在地毯上,许久也不曾往下翻,爪子很是疑惑的在脑袋上磨蹭。

林如海很是诧异,往常碰到疑难点,或者不认识的字,林筠也是直接来问他,不会自己一个人挠头。

林如海放下文书,起身走到了林筠身后,弯腰一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这是孝经里的内容。

林如海顺势坐下,把筠哥儿抱在自己腿上,一手环着筠哥儿一手翻看书页,“可是哪部分不甚理解?”

筠哥儿幽幽盯着林如海,“爹,您走路没声的吗?”

突然出声很吓人的好伐!

“那是你自己太沉浸其中。说吧,你怎么理解这几句的。”

这是临时校考了。

林筠只是歇了一两秒,组织了一下语言,就流畅道:“孝是德行的根本……来光耀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