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83)+番外

作者: 云间刀 阅读记录

又是为一个女子请功,就是陛下信了,其他官员呢?就凭那高了一点的产量?

“三娘一直都有记录各项数据,也一直在追求进步,倒不如明年或者明后两年,成效更为明显,再有劳知府了。”

杨知府表示学到了,表示佩服,“下官多谢林大人指导。”

他今年不提方夫人,政绩也一样很好,可是提了,那些不信的官员,反而该给他找事了,既如此,倒不如明年来个大的。

产量没有增产的地区,看到旁边的增产了,能不主动去学?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三年任期,还有两年,怎么都够来一票大的了。

等杨知府乐颠颠的离开,林如海方才嘶了一声,“乖乖,三娘还真是干大事的。”

看来得好好和三娘沟通沟通了,若是三娘坚持如此,想来以后进了京,也有了足够的底气,若是真让三娘研究出了什么……

林如海眯了眯眼,三娘当个农官也不是不可以,古往今来,能有女将军,如何不能有女农官?虽然会有阻力,可三娘若是一直在内宅,哪怕是功绩再大,也一样会有没长脑子的看不上三娘的行为。

且若是三娘为农官,总比朝堂那群理论大于实际的为农官好,照筠哥儿的说法,就是功德在身了?

他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夫人和三娘能越强势,筠哥儿和黛玉也越安全。

让他想想,怎样能最大程度给三娘底气。

第47章 少年贡士京城貌

“到京城后,去拜访翰林学士宋然宋怀杉,我已经给你送宋师叔去过信了……”

“你记得听他的话,有什么拿不准的,直接找他商量,都是一家人。”

“这些东西给他带上……”

“你在路上记得……”

林如海仔细叮嘱田渊,给他说明进京赶考需要注意的地方,末了,又给他额外塞了一些碎银和铜板。

田渊压下思绪,拜别师父师娘,又回田家拜别了父母,带着去年的两个书童一个侍卫,往天子脚下,京城而去。

这比当初田渊去应天读书远多了。

田家夫妻等看不到马车的影子了,才红了眼眶,“夫君,大壮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

田夫子也有些哽咽,“林大人和林太太准备得齐全,大壮只需要读书就够了,林家对我们有大恩呐!”

面临会试的京城格外热闹。江南一片向来是鱼米之乡,繁华之地,但京城,丝毫不逊色,更因科举的加成,形成了游人如织的景象。

宋怀杉早就接到了林如海的书信,田渊走的水路,一下船竟然就已经有了宋家的下人在等候。

“田公子,我家老爷去了翰林院办公,几位少爷也都已经去了外地任职,故而只能派遣我等来接您,还望您勿怪。”

来接他的却是宋家的管家。

这可真是太客气了,田渊岂能受礼,“管家严重,本是我来叨扰宋师叔,又岂能因我而耽误师叔公务。”

等田渊到了宋家,宋家更是早早给他准备好了院落与服侍之人,晚间宋然回府,更是亲自接见了田渊,并好生打量了一番。

“来来来,我给你几套卷子,你做完了我给你批改。”宋怀杉越看越满意,长得周正,又年轻,还聪明,啧,“贤侄真不打算换个师父?林如海离开翰林院那么多年了,他懂什么考试啊,不像师叔我,都带出来好几个进士了!”

若说林如海是标准的儒士文雅,那宋怀杉则更有文人骚客的洒脱与疏狂。

田渊当然不可能改换门庭,宋怀杉也心知,但宋怀杉忍不住逗弄人。

“哎,林如海那个老狐狸,怪不得要给你早早定下婚约呢,不然等你科举结束,啧,榜下捉婿的能直接绑了你信不信?”

但不管如何,田渊在宋家的日子过得是很舒心的,宋家的环境,也绝对比他自己在外面租房或者住旅店,更适合备考。

热闹的京城,对于贾宝玉而言也是一景。

贾宝玉带着茗烟回了府,当即就跑去给老太太请安了。

“老祖宗,我回来了,外面好生热闹,比往常的人多多了。”

贾母人老了,就喜欢热闹,也喜欢孩子们活泼,见宝玉回来兴冲冲来见她,更是乐呵呵笑着,“宝玉回来了,这段时间各地书生都要来准备三月的科举考试,自然人多。”

“等你大了,也能有参加会试的资格才好呢。”

宝玉就不爱听这话了,“老祖宗,您怎么也开始劝我了?朝中不过都是些禄蠹,孙儿才不愿呢!”

贾母一听就皱了眉,却不是针对宝玉的言行无状,“宝玉,这话你可不能在外面说,至于其他,上学还是要上的,知道了吗?”

宝玉一听贾母没有像贾政和王夫人一样要求他,立马就笑了,撒娇道,“我就知道还是老祖宗疼我呢。”

贾母最是喜欢宝玉,见宝玉撒娇,哪儿还管得了其他,和宝玉一起乐呵了起来。

而保龄侯府:

大小姐史湘云可怜巴巴的扯着保龄侯夫人的衣角,“婶婶,外面听起来真的好热闹,真的不能出去玩儿吗?”

保龄侯夫人顺势抱起湘云,让她坐在了榻上,“不成体统,要是有外人来,看见了怎么办,嗯?”

说了一句规矩,才回答道:“忍一忍吧,你才多大,如今外面人多眼杂的,被拐去了都不知道。”

史湘云瞪大了眼睛,“婶婶,这可是天子脚下,还能有拐子?”

保龄侯夫人严肃得不得了,“怎么没有,越是不可能的地方,越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反而容易被拐,看看我们家湘云,白白嫩嫩,细皮嫩肉的,拐子们就喜欢这样的,卖的钱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