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重生红楼之富贵闲人(193)

作者: Merrio 阅读记录

另外,明鹤他们得了来金的口信后,终于顺着贾赦小心留下的记号跟来了南疆,不过,贾赦没打算现在就走,他要和墨涵阁这行人一起,到最后,到他更改后的地点,送司徒晴一程,顺便脱身。

“记得和王爷说,我把最后的宝藏地点改成了铁围山,至于原来的藏宝地,我写在了信里,你找机会给王爷送过去。”明鹤假扮成店小二,和贾赦借着倒茶的功夫交流情报,茶碗一来一往的时间,一枚小小的短笺就塞进了明鹤的袖子里。

明鹤心里很是担忧,但又没办法劝说贾赦,只好再三让他保重自个儿,他也派了人沿途看顾一二,“夫人和瑚儿、琏儿怎么样了?”贾赦还是有点牵挂秀云和两个孩子。明鹤笑了笑,宽慰他道:“夫人和两位公子都好着呢,临来的时候,还让捎话给你,让你保重。”

只是夫人的咳疾,明鹤想到临走时,观竹的欲言又止,只是见夫人当面不合适,临行前又得了叮嘱不能让贾赦知道,所以只好编了个一切安好的假话宽慰他。

贾赦不知道真相,虽然知道咳疾是秀云生琏儿落下的病症,但这么多年过来都精心调养着,没出什么大的问题,所以他一时间也没有联想过去。

明鹤深知南疆之地不宜久留,见贾赦安然无恙,再加上一切都已经交代妥当,便在贾赦离开之后,仍然装扮成茶馆伙计,耐心做工了两三日,见没人顺着贾赦来过的这条线摸过来,便才安心离开。

当然,明鹤这一走,京城中司徒晟便展开了行动,旁人他信不过,唯有一起长大的七弟司徒宴可以信任,他将贾赦亲手写好的藏宝图交给了司徒宴,让他带人抢先一步去夺得宝藏。

司徒宴历来对前秦有宝藏一说嗤之以鼻,秉持着不听不信的态度。但他见他的好四哥目光恳切地看着他,他又有些动摇了。“四哥,和弟弟说句交心的话,这宝藏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

司徒晟目光深沉,双眼一错不错地盯着司徒宴,缓缓地说道:“不错,确有其事,宝藏真的存在。这藏宝图便是恩侯冒死送回来的。”

“如今我们在与墨涵阁的这场合作中,处处被动,这对我们很不利。”司徒晟一边示意司徒宴看藏宝图,一边和他解释道:

“我也曾与圣上敞开天窗说亮话,如今继承人已定,在这个事实下,圣上才同我承认,当年确实有一股前朝势力霍乱朝政,二哥的死不止那些野心勃勃的世家大族,前秦余孽也脱不开干系。”

这一番话震得司徒宴松开了手,藏宝图飘飘荡荡,落在了地上,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个人在意,他们思维的聚焦更在于刚才那番话,“圣上就这么容许他们肆意妄为?”

司徒宴感觉嗓子发涩,不敢相信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背后究竟还有多少他不知道的事情和阴谋诡计。“如今,前秦余孽被锁在西宫受尽折磨,那些牵扯进来的世家们也大多繁荣不再,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他们的下场的。”

其实,他在刚从司徒玺那里得知这桩宫闱秘事的时候也是很震惊的,他都没有想到在宫中一直讳莫如深、不曾被任何人提起的西宫在大周建国后的百余年里,俨然是个小规模的前秦。

当然现在在司徒玺的有意破坏和控制下,这几年里,不管西宫中的人怎么反抗,数不清次数的秘密围剿和投毒、暗杀,西宫中人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西宫之主那一位孤家寡人了。

大仇得报的痛快并不能掩饰龙椅上那位老人的妥协,正是前面皇帝的纵容,才让前秦余孽一步步做大,导致了当年的悲剧。司徒晟很清楚,司徒玺这些年是在弥补,弥补他暂时无法承认的痛苦。而他也将要接过这个权柄,去承担这份沉重的痛苦。

其他的秘密暂时不能和司徒宴说明白,但是有一点需要和他的七弟通通气。“你且附耳过来。”司徒晟招手,见司徒宴一脸疑惑不解,但仍然乖乖附耳过来,习惯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还是露出了一抹“微妙”的笑意。

“这些日子,瑞阳和老三那里不太安分,我奉旨监视,你在京中走动,可以多注意一下,但要先保证自己的安全。”

司徒晟宫中都已经安排好了,与他亲善的官员和他们的家眷都有专人保护,司徒晟还没这么大的能量。

司徒宴却不像他四哥想得这么乐观,他显然想到了诚郡王的铁杆支持者——南安郡王,“霍家最近在西南不太安分,京中在诚王妃悲伤过度病倒之后,南安王府的老太妃和王妃还特意前去看望。”

经过司徒宴这一提醒,司徒晟才想起来昔日一直是铁杆三王党的南安郡王,虽然南安郡王本人远在西南震慑茜香国,但也是明确表示自己对司徒晁的支持,更别说南安王妃与诚王妃还有家族渊源,“那便让人警醒着那边的动向吧!如果南安郡王想动,也得估计大周的国本才是。”

司徒晟对军事方面不很擅长,曾经也是个上马崴脚的文弱皇子,就算多年历练,不擅长的东西还是不擅长,毕竟这是由人的天赋决定的,还不如交给靠谱的人去办,这样也能更加保险。

这两个人都以为南安郡王会以大局为重,不会轻易做出什么对不起大周的事情,毕竟他也是大周的子民。没承想,南安郡王还没有异动,茜香国先动了。在另一种程度上,司徒晟他们的不好的预料成真了。

就在淑妃病逝后的三个月里,茜香国与大周西南边境的军队展开数次交战,南安郡王所率领的军队胜少败多,不光让茜香国大伤大周皇朝的脸面,南安郡王更是节节败退,连自己的嫡子都陷在了敌营,成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