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110)+番外

作者: 梅子留酸 阅读记录

我可真恨自己的这张破嘴呀,怎么就高高兴兴掺和进这两父女间了!

赵瑶君摆出认真作答的样子,开始一顿酣畅淋漓的书写,然后抬头朝嬴政笑了笑。

【纵然你是秦始皇也不行。就现在,我和阿父的父女情岌岌可危!还好聪明机智的我,用这专心致志,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端正作业态度,维系住了我们岌岌可危的父女感情。】

李城磨墨的手抖了两下。

嬴政依旧在吃自己的夕食,只是时不时看她一眼,面上的淡笑随着她的心声又恢复了冷峻模样。

他语气淡淡的:“东张西望,胡思乱想的。我儿,若是寡人吃完之后,你没能写完,寡人就只好再罚你再来一篇了。”

【怎么回事啊啊啊,算了,我要写快点了!】

赵瑶君立即坐得更加端坐,再也不敢分神,埋头就是一顿苦写。

终于,她在嬴政用完夕食之前争分夺秒将第一篇作业完成了。

章台宫之中不知何时已经掌好了灯,赵瑶君将自己的作业双手捧到嬴政面前,笑道:“阿父,这是第一篇。原先抗旱救灾我是写过一篇的,但是那篇过于潦草,这篇我又重写了一遍。”

嬴政点点头,拿起那篇文章,就着章台宫的灯火细细读了起来。

赵瑶君乖乖站在一边,悄悄打了个呵欠:【这种抗旱救灾,蝗虫防治的举措,后世真是不胜枚举了。】

【我结合了大秦的情况,又古现结合了一番,应该写得还行吧。过了的话,我明天早晨上朝的时候,再去抄书练字得了,今天太困了。】

嬴政越看赵瑶君的这一篇课业,越有种其中措施十分靠谱有用的感觉。

他满意的看了眼赵瑶君,心道真不愧是我女儿,当真不错。

又伸出手来揉了揉她的头:“累了就去睡,阿父一向好说话的。我儿今日上朝后去上课,又帮阿父去劝说韩非,还带他体察了一日民情。回来还写了这课业,是该好好歇息的。”

嬴政忽然温柔下来。

赵瑶君一脸感动,恍恍惚惚就被青女带去洗漱了。

第55章

沉沉的睡了一晚,第二日青女来叫赵瑶君早朝时,她精神饱满的起床,却得知赵国赵王偃已经薨了,如今即位的是赵王迁。

洗漱后跟在嬴政身后,一道去了麒麟殿。

她还挺惊讶的,虽然赵瑶君知道,赵王偃差不多就是秦王十一年薨逝去的,但没想到如此突然。

赵瑶君端坐在自己的桌案上,将桌上嬴政找来的写赵国的书册翻开,一边读,一边分神听大臣们说着各种政事。

先是治粟内使说明冬小麦的生长状况,再有内府说税收之事。

说完了别的,众臣开始热议赵王偃薨逝,赵王迁即位之事,如何有益于秦国。

蒙武虎目满是喜意,声如洪钟:“大王,如今即位的是赵王迁!这对我大秦而言,真是个大好消息!本来臣还忧心,若是先赵太子嘉登位,定然会是我大秦又一对手。果然是上苍眷顾,神祗青睐我大秦,令这迁顺顺利利的成了赵王!如此一来,我大秦统一六国,降伏四海的雄愿,越发触手可及了!”

他说着,还用十分高兴的眼神看了眼赵瑶君。

幸好神使降生在大秦,真是天佑大秦啊!

赵瑶君:“?”

【这和我真的没关系啊!历史上赵王就是这个时间点没的,要是把这个都压在我头上,那可真是离了大谱了】

蒙武还继续道:“若是大王意欲伐赵,臣愿为王上效犬马之劳!”

嬴政面上含笑,一大早听了这样的消息,他确实十分高兴:“蒙爱卿一向为寡人分忧,寡人心里清楚。如今赵国正是自顾不暇之时,倒真的是一个出兵的好时机。”

想起秦赵之世仇,嬴政难免嘲笑了一句:“赵国本为强国,早年我国打了败仗,先王去秦赴赵为质,寡人幼年亦在赵国受屈。如今不过一二十载罢了,昔日强赵,如今也衰颓了许多。究其缘由,便是赵王昏聩无道。”

这话赵瑶君听得连连点头。

【没错,没错,我阿父说得一点儿错都没有!赵国什么都好,就是这赵王当政,前面还好好的,后面就昏头了!】

【自己识人不清,娶个倡后算了,还把自己原先和先王后生的品行不错的赵嘉给废了,立了倡后的儿子赵迁。赵迁也不行啊,他爹用郭开,搞得廉颇抑郁而终了,这精彩的一击!好家伙,他儿子还听郭开的,把赵国的军神李牧给冤杀了,这关键的二击!就是这一击啊,把赵国玩没了。】

【可惜了堂堂四大名将中的两大名将,没死在战场上,都死在了郭开说的坏话里。这郭开的嘴巴,还真是有用。】

众人静默了一瞬。

赵瑶君漫不经心的听着,随意看了半篇文章,便从彩雀给她缝的香囊里面偷偷拿出一块儿豆糕来,手放在桌案下边。

她左右瞄了几眼端坐的嬴政,再不动声色瞄了眼大臣们。

【饿了,馋了,开小差吃点东西,应该没人能发现吧?】

赵瑶君手心捏着豆糕,快速将豆糕拿到嘴边咬了一小块,然后轻轻咀嚼起来。

嬴政身子一僵。

群臣再次开始热议。

“赵国虽有强军悍将,如廉颇、庞煖、李牧等大将,军民也熟知军事,赵国乃我大秦心腹大患。”正在说话的王绾语气停顿了两息,他立即侧目,定定看了眼赵瑶君。

赵瑶君坐得更加端正,十分冷静的翻了一页书。

【先生眼睛很尖的,希望他没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