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118)+番外

作者: 梅子留酸 阅读记录

赵瑶君抱着奶茶喝了一口,一边嚼珍珠,一边看着那五个死士,漫不经心的问:“把你们知道的一切全都说出来。包括你们的身份、哪些人命令你们来绑我,你们绑我要做些什么?所有的事情,你们都说一遍,必须要详尽,不得漏掉分毫。”

那络腮胡依旧先开口:“小人名唤春尽,其余四人分别为夏尽、秋尽、冬尽与岁终。我兄弟四人乃是赵国宗室,赵葱门下死士。王上听闻秦王意欲攻赵,又听闻秦王陛下深深喜爱四公主。”

他顿了顿,爱你爱你爱你看了眼赵瑶君,察言观色道:“主子,赵葱让我们赵国安插在秦国的细作,搜集四公主的消息,传回我赵国。不久后赵葱便和赵王商议,命令我等配合细作将四公主抓到赵国,以威胁秦王陛下,让他到赵国致歉,并将上党、阏于之地还给赵国,若是诚意足够,他们才愿意放了四公主。”

赵瑶君听到这,忍不住笑了起来:“笑死了,就这还威胁我阿父?我阿父他就是个不受威胁的!我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哎,其实我早就想去赵国看一看了,他不需要绑我,我现在自己就去会一会他们。”

【该换一换地图啦,反正军粮的做法已经写给治粟内使了,我这回就先去赵国出国旅游一下。顺带看看能不能搞搞事情,顺手把仇给报了。赵王迁、赵葱,惹了我,你们算踢到铁板啦!】

青女和徐长龄听了这话脸都吓白了。

该,该不会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吧?

第59章

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个意思!

赵瑶君将事事都安排得妥妥贴贴,还让人从澄园送来了马车、行礼细软。

只有青女不甘不愿,脸色发白的拉住她的手,一脸恳求:“殿下,怎么说着说着就要去赵国了呢?您都未曾和王上商议过,擅自离开的话,王上会发怒、担忧的。”

站在马车旁的徐长龄跟着重重的点头,表示赞同。

青女想着想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更何况赵国对您本就不怀好意,您去了万一发生什么事情,这该怎么办呢?”

赵瑶君一脸去意已决:“怕什么,我去到赵国,该是赵国人怕我。”

她拍了拍青女的手,笑嘻嘻道:“你别担心,我都安排好了,你把我给你的信给我阿父看了,他不会拿你怎么样的。我不去多久,约莫小半月我就回来了,到时候给你和彩雀带好看的衣裳首饰。”

青女咬了咬牙:“奴不要那些,要不那您让奴跟着你去吧?徐护卫以及这五个粗人,哪里能够照顾得好殿下。”

四公主殿下身骄肉贵的,这一路上奔波不说,路上还没个女婢跟随,青女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妥。

赵瑶君当机立断:“放心,我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带徐护卫是因为他会说赵语,好了,不多说话了,我们要尽快出城了,青女你跟园子里的人回去便是!”

她不再啰嗦,直接爬上了马车,对徐长龄和那儿五个蔫哒哒的赵国壮汉催促道:“驾车走了,不要耽误了时辰。”

徐长龄见赵瑶君真的要走,无可奈何的架起了马车。

马车后跟着四大车麻料,他们身份是赵国贩卖麻料的小商贩,徐长龄手里有“过所”(秦国通行证),赵瑶君则扮成了他烧坏了嗓子的女儿。

一行人平平稳稳的出了赵国,并不停留,一路向北,不过十多日便进了赵国都城邯郸。

马车一路前行,从从容容的进了邯郸城。

赵瑶君掀开车帘,眺望远处,隐隐能看出“品”字形的赵王城昂然屹立。只是他们进城之时,已经是黄昏,街面上的黔首稀稀疏疏,衣裳破旧,铺设了泥土路面的外城显得风尘仆仆。直到进了内城,路面才干净一些。

徐长龄看着面有菜色,神态萎靡的百姓,想起大秦每隔多远便有茅房,百姓行走匆匆忙忙,不是忙着去做工,就是忙着去看田间的冬小麦,他们精神奕奕的样子,当时觉得平常,这下却觉得格外可贵。

徐长龄不由小声道:“还是我大秦好,连百姓都比赵国的精神。”

赵瑶君放下车帘,小声回应:“这是自然,你也不看看大秦有阿父那样英明神武的君主,我强秦之名可不是浪得虚名。反观他们赵国现在赵王迁,就那昏君样儿,就算没有外敌,迟早他都要把赵国败完。”

络腮胡,也就是春尽,他一脸屈辱,想说些什么,又说不出口。他在秦国常住,知道秦国的变化,他反驳不了赵瑶君什么,只能闷头,一路驾车赶路。

马车停在了一处比较偏僻的小街上,前面的深巷太窄了,马车过不了。

徐长龄抱着“昏睡”不醒的赵瑶君,跟着春尽、夏尽、秋尽、岁终五人往前走,进了一处普通的赵民小院。

院中萧索的梨花树下,站着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身材有些圆润,面白方脸,看上去像那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的中年版,而不像一个经历过风霜的武将。

可这位出身赵国宗室的赵葱,偏偏被封为了将军。

他身后还跟着三个青壮男子,以拱卫之势护着他。

他们见到徐长龄这个陌生的面庞,几人警觉了起来。

春尽等五人立即朝赵葱行礼,一脸激动的邀功:“将军!仆等不辱使命,不负您所托,将秦国的四公主带到这里来了!这位壮士乃是我赵国之人,只是因为上党早年被秦国夺取,他的父母才在秦国安了家。如今他弃暗投明,若非有这些壮士相助,我们也不能成功将秦国四公主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