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152)+番外
司马尚忍不住出声:“盗贼之语,这话从何说起啊?”
不了解这些事的官员忍不住竖起耳朵听。
王绾冷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祭祀大典之上,立国者熊绎无牛祭祀,竟从邻国鄀国盗窃牛犊祭天。由此可见,楚国男盗女娼,不正之风自其祖传承,如今更是令人唾弃!”
赵瑶君听得连连点头。
【啊,我家先生记性真好,我家先生嘴巴真强,我家先生还思路清晰,文采丰富,我家先生吵架、讽刺天下第一!】
王绾顿了顿,继续说话,说的话比上朝一年说的还多:“至于那齐国、燕国,一个为太公吕尚(姜子牙)之封国,一个为周天子之支脉燕兆公封国,两国来历悠长,底蕴深厚。两位初代国军智珠在握,品行高洁,不与奸人同流合污!可看现今齐国、燕国君主,竟然联合楚、魏两国的做派,不过狼狈为奸耳!”
他昂首冷笑:“若这世上当有灵魂,昔日太公与召公之英魂见到后人如此,定会显灵,指着如今齐王、燕王的脊梁骨唾骂不休!说不得两位贤圣,都要羞于面对世人了!”
出身他国的臣子,脸色一阵白一阵红的。虽然自己投了秦,但到底出身不在秦,听到这些话,还是有些不舒服。
“不过殿上来秦的他国客卿、各位大人,你们又跟这些不分青红皂白,行事龌龊之人自然不同。你们自是眼明心正,心系天下之人,我王绾心中佩服!你们对大秦,对天下呕心沥血的付出,当得王绾一礼!”
王绾说着,真就转身拱手拜了拜。
出身他国的臣子脸色立即好看了,连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王绾虽然年迈,但因常年习武,嗓音不似平日温和,今日反而如武官一般发音声若洪钟,吐字铿锵有力,字字句句又将四国联军贬低、刻薄到了至极,偏偏他所言之事,都是实施,无一编造。
大殿之上,一句话后,所有人都静默了下来。
这还说什么了,丞相大人已经开大了,这一波啊,这一波除了秦国还在地面,其他几国全被踩到脚底下去了,王丞相还觉得不够,还要在上边用力踩实,帮这几国压一压土。
他们没什么能说的。
只有王绾少见含笑的看着赵瑶君,嗓音温和含笑,如同春风拂面,同刚才唇枪舌剑之人大相径庭:“所以殿下,您这尊为国为民,心系民间疾苦,为我大秦所有人喜爱的‘小喜神’实在不必为这些小人伤怀,因为他们实在不配。”
众臣沉浸在方才的激情飞扬之中,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赵瑶君心头一颤,迎着自家先生格外慈爱和蔼的眼神,立即坐直了身子,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是是是,对对对,先生说得都对。”
【都这样了,我真的一点不气了。这情绪价值提供能力,我家先生堪称第一啊!】
【我家先生,我先生果然嘴炮天下第一啊!他不仅有理有据,文学历史底蕴丰富,能把你家几辈子以前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关键他这年纪竟然还能提枪上马,简直绝了呜呜呜!真是厉害,不愧是我先生!】
嬴政和朝臣酸溜溜看了他一眼。
王绾胡须颤了颤,他挺直了身子,他淡淡扫过众人,唇角勾起一抹稍纵即逝,得意的淡笑。
第76章
王绾一阵贴脸输出之后,众人低落的情绪平缓了一些。
嬴政和众人开始考虑、讨论反击四国联军之事。
四国共同结成同盟之事,合纵连横之术,如今已经不如父辈那般普遍。
虽然王绾在言辞上鄙视、不屑魏、楚、燕、齐四国,但是真要对上他们,所有人,包括赵瑶君都很清楚,他们需要谨慎再谨慎。
毕竟大秦再强,也只是一国之力。纵然吞并韩国了,但比起齐国、楚国这样的大国,韩国实在不足一提。
秦国如今并无抵抗四国联军的实力,所以一切行事当以保守谨慎为要。这也意味着,秦国反攻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今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四国联军,正驻扎在井陉之上,叫嚣着要李牧和王翦投降,扫清秦国妖孽,以及报同秦国掠土夺疆之仇。
李斯叹气:“四国联军来势汹汹,虽我大秦没有把握将其一网打尽。但我大秦将帅能臣众多,兵强马壮,如今为诸国最强者。四国联盟军若是想要吞我大秦,也不可能。”
尉缭子一脸赞同:“客卿说得不错,联盟军看似是个庞然大物,但其弱点便是人心如同散沙,人心不能时刻凝聚在一处,力气也不能统一往一处尽力使。”
赵瑶君:【正是如此啊!联盟军就是这样,他们看似联合成统一体,实则各国有各国的立场,各国各自有其顾及的利益。】
【若是有一国在其中出力太多,兵力、粮草物资耗费太大,又怎能保证其他几国最后不会回头将它吞了呢?】
冕旒之下嬴政漆黑的眼越发暗沉:“这般说来,其实两方谈和,方是良策?”
先提谈和者定然处于劣势,况且四国联盟军如此侮辱秦国,嬴政实在忍不了。
众臣没有说话。
赵瑶君也一下子没忍不住,立即起身反驳:“不能谈和!”
当然不能谈和。
嬴政表情并无半分变化,他存心要听一听小女儿的想法:“哦,瑶君这般坚决的不谈和,那是否有了别的计策呢?”
群臣也看着赵瑶君,心存考较之意。
赵瑶君半点也不怯场,朗声道:“俗话说先手者输,又有一静不如一动之语。虽然四国联盟军在井陉盘踞,虎视眈眈,但他们现在并不敢真的动手,也不会动手。最多在上党郡城门口讨些口舌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