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176)+番外
赵瑶君忽然想起了这事儿,她看向十几个陶匠人,语速极快道:“对了,这留影石中保存了一抹女娲娘娘抟土造人的虚影,若是你们看到了无需大惊小怪。我有事先行离开,徐护卫在一旁,有需求可以寻他。”
徐长龄神色越发严肃了:“是,殿下,长龄会拼死守护在一旁!没有殿下应允,决不让屋外之人看到女娲娘娘的仙影!”
那可是女娲娘娘!纵然只是虚影,但也不能不严阵以待,恭敬以对!
赵瑶君绷着笑朝徐长龄尴尬的颔首,快速点了播放键后,放心去午睡,不顾一脸茫然,不敢置信的十多个陶匠人。
她走了之后,投影的致词纪录片开始播放。
陶长春如同傻了一般,呆呆的问徐长龄:“方才殿下何大人说的女娲娘娘是何意?”
十几个陶匠人也立即朝徐长龄看去。
徐长龄比之前和气的样子,显得反常的冷酷:“尔等只需知道,此神器留影石中保留了娘娘抟土造人的虚影便够了,旁的不许多言。”
正好此时,一道低沉磁性的嗓音,已经伴着神话历史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的场面,以及那阵阵悠扬的古乐声缓缓流淌。
“世界上创造性的事物,总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智慧灵感的碰撞。就好像昔日女娲抟土造人,水与泥的混合形成了奇妙的变化,水与泥的混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造物......”
稳重无比的陶长春,看着眼前人首蛇身,充满神性的女神,老脸激动得通红!
天啊,他竟然见到了女娲娘娘。
十几个陶匠人简直呆住,随即朝着屏幕疯狂跪拜磕头:“见过女娲娘娘!”
陶长春跪在地上,他看着屏幕,双目瞪得快要鼓出来。
他喘了一口气,但因为激动得一口气没喘上来,陶长春双眼一翻,便晕了过去。
第89章
一队千人轻骑,自井陉秘密护卫着红薯,如同一道黑色旋风,日夜不停歇,呼啸席卷着朝咸阳城极速奔去。
正值夜晚,天上一轮明月高悬,
没多久,咸阳城便发现了这一队玄裳轻甲的骑兵。
这队骑兵是传说中的黑骑轻甲,如同呼啸而来的黑云,伴着踏碎的马蹄,飞跃而至,而后在夜风呼啸中席卷而至,整整齐齐停在城楼下。
那城头上的小兵打眼一看,眼睛一亮,神色有些崇拜:“于校尉,您回来了?”
于目温和点头,满是风霜的脸上有这喜悦。
他解下自己急事直奏的腰牌:“我有十万火急之事返回咸阳城,面见大王,请小兄弟开城门。”
城头上的小兵看了那牌子,大声道:“此事小的做不了主,需要去伍长。”
于目点头:“应该的,请小兄弟快些!”
小兵连忙跑向了另一个方向,不一会儿有个魁梧的男子,急匆匆走来,朝于目拱了拱手,便立即下令:“开城门!”
城门大开,于目朝伍长颔首:“多谢,我们进城!”
“是!”
一声令下,玄甲轻骑就如同呼啸的狂风,长驱直入,进了城又直直进了咸阳宫。
章台宫中,原本漆黑的宫殿之中,急匆匆点起了烛火,周围掌灯的宫女利索的点完灯后便告退。
李城站在光影之中,看侍女给嬴政整理衣裳,一边道:“于目带了千人轻骑自井陉直奔进宫中,说自己本不想打扰王上,但无奈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要禀报。”
嬴政穿好衣裳,稍微洗漱了一下,坐到桌案旁:“寡人知道了。于目是个稳重之人,若无大事,他不会深夜进宫。”
他端起茶羹,对李城道:“去宣他进来。”
李城恭敬应诺。
嬴政吃完茶羹,只觉得精神百倍,恰好于目也进殿,笑着朝他拜下:“臣见过王上,深夜打扰王上休息,实乃臣之错。只是臣有天大的喜事,想要禀告王上,不敢耽误片刻!”
嬴政坐直了身子,笑道:“到底是何事?难道此事是同四公主有关的吗?”
于目朗笑出声:“确是!王上,四公主殿下为井陉城百姓祈福,神明降下深厚福祉,赐予殿下六百一十六颗优质高产粮种红薯!殿下思虑之后索性为了井陉城百姓,留了百颗红薯,余下566命臣尽数送进王宫之中,交付给王上!
“涉及这神粮之事,臣不敢怠慢!一到咸阳城,便立即前来面见王上。”
嬴政越听越精神,听到那566颗红薯之后,他克制不住的站了起来,朗笑几声。
这可是566颗红薯啊!再加上之前的十颗,也够种上一亩地了!这可是一亩能有3000~5000斤的红薯啊!
这得到红薯的时节也对,瑶君之前说过,四月底育苗完毕,五月初将红薯苗种下,便是好时机!
嬴政越想越发高兴,唇边的笑意加深:“快赐坐,爱卿无需多礼,你做得极好!这等神粮,自然要重要,需要送回宫中。如今红薯在好处呢?”
于目起身坐下道:“玄衣轻骑除了守护的四百余人,其余五百六十六人,每人保护一颗红薯。如今这些人便在宫门口,等待王上召唤。”
“好,轻骑此次去井陉立了大功!待吾家女公子回家,定要论功行赏。”
嬴政话音一落,于目立即激动的谢恩:“臣替这些弟兄多谢王上的赏赐!”
嬴政冷峻的脸上含着欣悦之色:“今日一事不劳二主,于校尉去宣令,让轻骑进宫,将红薯全放到章台宫庭院之中。”
于目起身:“臣遵令!”
不多时,五百六十六颗优质红薯,便一颗不少的放在了章台宫庭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