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182)+番外

作者: 梅子留酸 阅读记录

看来这井陉之地,经济作物还不少呢。

赵瑶君看向胡柴:“胡巫医,这黄花,应该还叫连翘,据说它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甚至还能治疗风热、丹毒、疮疖可是如此?”

胡柴闻言,神色茫然又尴尬:“殿下,我只知此物能清热去火,我们胡家滩漫山遍野都是此物,有些人家春日摘下晾干,拿来泡水喝。我不知它有如此多的功效。其实小老儿只是一巫医,更擅长祝由、祈祷神明赐福、驱邪的治病法子,不擅长药理、经脉方面之事。”

赵瑶君哽了一下:“我看出来了。”

【你那神神叨叨,见到病人就熟门熟路的开始祈祷的样子,没有几年多年经验可做不出来。可惜这种巫医,确实耽误了治病救人,但又不能说他们有罪,毕竟现在医学的发展,还和神学绑定在一块儿。】

赵瑶君喝了一口有些淡淡苦涩的连翘花茶,看了眼胡柴,回忆自己在系统里得的奖励,那本改良过的《赤脚医生手册》的内容一一道:“说起来这连翘,我记得还有个传说呢。”

胡柴本就是巫医的身份,虽然局限于山野之间学不到复杂的药理、辩脉之术,但他对这些还是格外感兴趣,便立即问道:“不知是什么传说?”

赵瑶君拿了桑葚吃,一边吃一边说:“你是巫医,肯定听说过岐黄之术。”

胡柴点头:“自然,这小老儿还是知道的。相传《素问》是黄帝和岐伯一问一答,做出来的。所以医术又叫岐黄之术,岐伯乃是医圣。”

赵瑶君吃得嘴唇有点黑,桑葚香甜味道,让她忍不住笑了笑,随即道:“这连翘便和岐伯有关。相传上古时,岐伯有个孙女便叫连翘。他带着连翘,在大多在大臣沟采药、种药、亲尝百草。有一次,他尝了一种草药后,不行中毒,口吐白沫,双目呆滞,只知道喊孙女连翘的名字。”

她娓娓道来,说着上古的传说,此事若非是医者,知之者也甚少。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连一直吃桑葚的榆钱儿都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仰头听她讲述传说。

赵瑶君:“连翘见到自家阿翁中毒,心急之下却毫无办法,可她又无法眼睁睁看着自家阿翁离去,此时她心中万分焦急心痛,生怕岐伯没了。。”

众人屏住呼吸,扶苏忍不住问出众人好奇的问题:“那后来呢?”

赵瑶君:“后来岐伯的孙女急中生智,顺手将自己身边的绿叶塞到岐伯嘴里。没一会儿,岐伯就醒了过来。”

“这绿叶长着四瓣稍长的花瓣,后来岐伯经过多次研究,终于确定这药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甚至还能治疗风热、丹毒、疮疖。他用自家孙女的名字来给这草药命名,所以你们口中的黄花茶,其实就是连翘。”

她说完看向意犹未尽的胡柴,意味深长道:“你说这连翘满上遍野都是,看不出来,你们井陉城还是个宝地,可以好好种植的东西还不少。说起来,若是有机会让乡野之中的黔首学习药理,不知他们愿不愿意?”

胡柴神色激动起来,他正想开口说愿意。

赵瑶君就站了起来:“好了,我要去用花椒做菜去了。”

【出来一转,就发现了粮种井陉极为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今天出来太值得了!】

第92章

赵瑶君去了膳房,榆钱儿就跟小尾巴一样,在她身后缀着。

进到简陋的膳房,果然见胡春一脸为难的站在简易火塘边,不知要如何下手。

“殿下。”见了赵瑶君来,胡春立即退了两步,有些无措道,“您说的用花椒做菜,我实在想象不出来怎么做,故而也不敢下手。”

赵瑶君看那不高的火堆,以及已经处理好的肉和蔬菜,笑道:“我动手能力不太行,但做法我确实知道,可能要麻烦胡姨动手了。”

胡春听到这称呼,心口就颤了颤,她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殿下只管吩咐就是。”

赵瑶君点头:“那先做菜羹,这个好做,只需要清水煮,加点盐便是了。”

胡春连忙在陶罐里加水,等水沸腾之后将蔬菜煮上,动作麻利无比。

赵瑶君看了眼成林买的鸡肉,这个时候的鸡不像后世那些速成鸡,不过两三个月就能出栏,吃起来没什么鸡肉味,只有一股子嫩嫩的感觉。现在的鸡味道香浓,较有嚼劲儿,吃起来倒是另一种纯粹风味。

赵瑶君看了一眼,这只鸡还有些黄黄的鸡油脂,可以提炼出鸡油来。这个时候油脂难得,胡老三家在胡家滩还算好过,但是家中也是没有油脂储存的。

“胡姨可以将这些油脂先取下来,一会儿放在陶罐里稍微炼制一点。”

胡春闻言,也一一照做。

鸡肉太劲道,胡家又有胡老三这个牙齿松动的老人和正要换牙的榆钱儿,这鸡便只适合炖了吃,不适合拿来炒吃。等蔬菜煮熟,胡春根据赵瑶君的口述,开始慢火炖鸡。

赵瑶君抬眼,看到扶苏正走到门口观看,不由瞄了眼他腰侧的荷包,眼神一亮:“阿兄,将你荷包解下来给我用用。”

扶苏愣了愣了,还是依言解下自己荷包递给她,十分好奇道:“你要这个做什么?”

“我拿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调味的。”赵瑶君打开他的荷包,果然看见他佩戴的荷包里有干的香料,仔细辨别,发现其中有八角两颗、桂皮两段、干燥的兰花若干,还有辛夷若干、干姜片三片,还有跟晒干的花椒混在其中。

赵瑶君看得连连惊叹:“不错不错,调味料还算齐全,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