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213)+番外
赵瑶君将羊肉面裹紧薄薄的麦饼之中,放上调料,美滋滋尝着美味时,心道:【魏国啊,自从魏王增即位便一年年的割让国土给我大秦,如今都快要割让三十座城池了!依我看魏国不如直接归大秦顺得了省得瞎折腾。】
【不然等王贲率领秦军,修改河道,使得黄河、大沟之水直扑大梁而来。让大梁成为一座孤岛,整座城泡在水里三月坍塌之时,那惨状可真是水火无情啊!】
嬴政和秦国众臣听着,不由自主看了眼王贲。
好家伙!没想到你未来路数和武安君白起有一样的时候啊!黄河水淹高城大梁,那可是黄河的水!
你可真敢想啊,要是黄河水改道没控制好,那水横冲直撞,不知要淹到哪里去!人间活阎王二代啊你!
王贲嘻嘻一笑,未来自己路数竟然同威猛无边的武安君一样,他心里不由有些得意。
张良坐在其中,看着秦国君臣不着痕迹的眼神勾连对视,心里再次感觉诡异。
为什么这秦国君臣,他们一句话都不说,却好像已经明白周围人要说什么了?难道秦国君臣默契至此吗?简直不可思议!
燕国使者咬牙切齿,心里唾弃这两国使臣没有什么骨气,不似他燕国贞烈,他是万万不肯低头的,只是想到大王殷殷吩咐,燕国使臣只能恨恨低头,不着痕迹的掐着虎口,违心开口。
“大王,您知晓的,我燕国之地最是爱交朋友,燕人豪爽禀直。我王不过被楚王费尽心思的哄骗了,这才冒犯了秦王。”
“否则,我燕国太子与大王年幼时也是好友,我秦燕两国如何也不能为敌啊!这一切,都是楚国的错,请大王、神使殿下,千万不要殃及池鱼啊!”
听到魏太子丹此人,嬴政合上书,眸中毫无波澜的看了燕国使臣一眼,依旧未曾说话。
魏国、齐国使臣见状,两国使臣连忙附和:“是啊,这一切都是楚国的错啊,望大王您能明察秋毫啊!”
嬴政这才看向楚国使臣,沉声道:“看来这一切都是楚国之错,其余三国虽有错,不过是小错罢了。楚国使者,你说可是如此?”
楚国使臣冷汗流了下来,面忙跪倒道:“大秦王上明察,这都是昌平君的自作主张啊!我楚国王上与大秦乃是姻亲,哪能做此不仁不义之事,王上也未曾让昌平君行下此等恶事,全是他在朝中结党营私,窃取大王权柄,自作主张掳走扶苏公子,结下盟军攻秦的啊!”
他一股脑将错全推到昌平君头上,并且让人送上一个函封好的匣子:“王上权柄被窃,知晓昌平君做下此不忠不义之事时,已经来不及阻止。好在后面昌平君兵败,王上重夺兵权,亲自枭首,献昌平首恶之头颅给大秦王上解气啊!”
赵瑶君擦擦手,坐直了身子,朝那盒子看去。
【不会吧,不会吧,出了错就推出替罪羊。你们楚国不会以为光凭昌平君的一个人头,我们秦国就能解气了?就不要太多赔偿了,你想得美啊!】
嬴政赞同的颔首,淡声道:“你呈上来。”
楚国使臣亲自捧着匣子,当众膝行靠近王座,心中的耻辱让他身子有些发颤。
怕提前出现荆轲、秦武阳送人头刺秦之事,赵瑶君起身,不着痕迹站在了嬴政身前:【我要时时刻刻保护好我阿父!】
公主殿下真孝顺,同王上感情真好啊!众臣闻言,不由艳羡的看向嬴政和赵瑶君。
嬴政眉眼舒展了些,他不是率性而为之人,此刻却控制不住的心里发暖发软,甚至让了一半王座,自然而然牵住赵瑶君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楚国使臣膝行至王座前,他不着痕迹摸了摸匣子,心里的悲痛险些抑制不住:“大王,此盒中正是昌平君人头。”
昌平君呐!
您为国而死,却还要背负此骂名!真是让人肝肠具断,哀痛至极啊!若是您泉下有知,便重让上天睁眼,使暴秦不能吞并楚国,让嬴政不得好死!让这所谓的神使......
到底不敢诅咒神使,怕她有别的手段知晓自己在想什么,让楚国处境越发不好,楚国使臣低下头,一滴无可奈何的清泪不着痕迹的落到了地上,细微得无人察觉。
赵瑶君习惯了同嬴政的亲近,她蹭了蹭他的手,看似放松的抓着他腰侧的玉佩玩,实则身子有些紧绷,随时能够一把扼住楚国使臣的命脉。
嬴政安抚的拍了拍她稍微有些紧绷的脊背,看向故作嫉恶如仇,实则眼眶发红的楚国使臣,淡淡道:“你将此匣打开。”
楚国使臣平复心情,讨好一笑,打开匣子:“您看,这便是那反贼的头颅,他死不瞑目,想来是对自己所做所为也觉得羞耻。”
嬴政往匣子里看了一眼,果真见到昌平君双目睁开的头颅,静静放置在盒子中央。虽然楚国做了一些防腐手段,但天气炎热,匣子一打开之时,还是有腐烂恶臭尸味飘散出来。
嬴政见惯了人世惨状,他面色不变,却怕小女儿嫌臭,下意识一手掩住赵瑶君的口鼻,对楚国使臣道:“确实是首恶头颅,来人收起来吧,省得见到便心生不悦。”
可他的手太大了,一只手就将赵瑶君软软嫩嫩的小脸全部包在手掌之中,还弄得她脑袋往后仰了一下,让她瞬间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赵瑶君陷入黑暗之中,只能闻到嬴政手上袖子上的淡淡龙涎香,她忍不住眨眨眼睛:【阿父,我不怕死人头颅的呀。】
她看似放松,身子依旧在警惕着。
侍从立即收走那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