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253)+番外

作者: 梅子留酸 阅读记录

监郡听着这话,他忍不住看了眼面容娇美精致,却一脸杀气腾腾的公主,心肝都颤了颤。

好个杀神阿!

不过这可真有我老秦人的样子,我大秦未来君主,就该如此杀伐果断。

第124章

魏王同嬴政谈过之后,他也愿意将魏国送给大秦。

但他唯独有两个要求,第一个是他到秦国之后,须用公侯之家的规格对他及其子嗣进行敕封。

第二个要求是希望赵瑶君能够到魏国国都大梁坐镇,等冬日过去,可以春种时她才归秦。

魏国虽然国小力弱,但魏王对黔首却也是尽了心力了。

他这两个要求,一个是为自己的私心,一个便是送魏国黔首一个过好日的机会。

魏国黔首今岁的大豆,只有往日一半的收成。魏王心里算了一笔账,就算魏国的黔首再省吃俭用,他们也绝对熬不到春种。

因为他们饿极了,种子在深冬时候肯定会被吃完。没有种子,黔首就无法春种,无法春日播种,黔首依然还是会饿死。

魏王自己人知道自己事,他没本事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听闻秦国神使,是个爱民如子的人。

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冷眼看着黔首陷入饿殍满地的场面而无动于衷。神使自然有自己的特殊手段,让魏国黔首们度过难关。

魏王心道,这样他和魏国就算好聚好散了。

他这个没有本事的大王,最后为魏国做了这件事情,他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日后史书上无论是褒是贬,他能做的已经做了,就可以问心无愧。

嬴政自然答应了此事,他收了魏王的大印,大笔一挥,将魏国周围之地设置东郡,将魏国东部设置为砀郡。

令蒙恬带兵先行守卫魏国,擢萧何为东郡郡守,周勃为砀郡郡守,赵瑶君坐镇东郡大梁城魏王宫,总理两郡事宜。

三人在蒙恬之后,一道走马上任。

出发之时,乃是初冬。

人说大旱之年,必有冷冬。

此话一点不错,刚刚初冬,依然一场雨没下,天气却冷得人牙齿打架。

不是湿冷,是直面干燥冷风的冷。一切都被冻的僵硬,连人的动作都迟钝几分。

赵瑶君不太怕冷,却也感觉到了寒气。

萧何、周勃两个人已经被冻得嘴唇发白,说话都颤颤发抖,控制不住的在嬴政面前失仪。

嬴政携带朝臣送赵瑶君上了马车,他自己在寒风中打了个冷噤。

朝中臣子,特别是身子不好的,已经告了病假,没告病假的都被冻得嘴唇发紫,脸色惨白,缩成了一团团鹌鹑。

赵瑶君掀开车帘,朝嬴政和扶苏看去:“阿父,阿兄,瑶君要走了。冬日寒冷,你们一定要记得保暖。”

她脖子上围着围脖,雪白的一圈毛茸茸衬着她娇嫩明艳的容颜,显得无比可爱。

嬴政见状,冷硬的心都化成了水,他都顾不得失了严父的架子。

大步走到车窗边,垂眸看瑶君的明亮不解的眼睛。

大掌摁住她的脑袋,将她推进马车里,用将车帘放下。

赵瑶君只听见嬴政用一贯温和正气的语气嘱咐自己。

“这天气极冷,外边不比家里。你虽然生来不凡,有许多奇异的本事,但你如今到底是肉。体凡胎,受冻伤寒了,那也不是好受的。”

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群臣,听着自家大王隔着车帘,如此温情又絮叨的交代着女儿,温柔的模样简直和平常判若两人。

真是活得久了,就什么都能见到了。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的大王啊!简直是奇观!

许多朝臣揉了揉眼睛,再去看大王。

嬴政依旧隔着车帘说话,里面的女儿动了动,车帘摇晃了一下,他甚至抬手将车帘压紧了些,避免风透入。

“你是我大秦公主,如今东郡、砀郡都是你的治下。我儿应该学会会用人,而不需事事亲力亲为,劳心劳神。有事情,你有想法,你只管吩咐萧何、周勃为你去办,你不需如此辛苦。”

赵瑶君听得感动,在车帘后应了一声:“我知道了,天气冷,阿父快回去吧。”

“寡人这就走了。”

嬴政说着要走,却没有走。

他想起,之前大热天的,瑶君外出回来。她弄得自己脏兮兮、乱蓬蓬的,看着狼狈又疲倦。宫中的元嫚、阴嫚,包括将闾他们锦衣玉食,半点苦都没吃过。

如今天大寒,又要让她一个人去坐镇两郡。这一路上不知还要如何受冻受苦,可嬴政不曾听她说过一句苦,一句累,她也没有拒绝不去。

嬴政难道不心疼吗?

瑶君是他最喜爱的孩子,这些喜爱,纵然有她是神使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真正将自己当成了父亲。

嬴政确实心疼,但他又明白,瑶君有自己的责任要承担。

他纵使有万分不舍和心疼,此刻也要放手。

赵瑶君心里疑惑,却听嬴政沉默半晌,而后低声道:“我儿莫怪阿父总让你外出吃苦,你肩上担子重。你有你的天命,阿父有时也无可奈何。”

如果可能,他也希望女儿无忧无虑,不用奔波劳苦,只用承欢膝下

赵瑶君听得鼻尖发酸,眼泪差点要掉下来。

“阿父放心吧,瑶君知道的。”

千言万语,嬴政只化作一句温和平静的话:“知道就好,你去吧,早些回家,阿父在咸阳等你。”

“好,阿父多多保重。”赵瑶君隔着帘子吸了吸鼻子,对驾车的士兵道:“出发!”

队伍开始行走,嬴政看了片刻,才转身对朝臣道:“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