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260)+番外

作者: 梅子留酸 阅读记录

他眸色淬了冰:“因为在他们眼中,是看不见蝼蚁的。”

萧何笑了笑:“原先我也是蝼蚁,说起来只有公主殿下眼中,才有我们这些蝼蚁。”

吴牙沉默,感觉自己被点到了。

因为原先他就是这样的权贵。

第127章

东郡、砀郡的壮年黔首,在家人担忧惊惧的目光之中,午时迎着寒风出门劳役做工。

等他们回来时,却不似家人想象中的那般奄奄一息,或发了高热,或冻得神志不清。

他们神采奕奕,脸色红润的回家,脚步轻快,脸上含笑,令人觉得奇异。

他们每个人洗干净的手上,都小心翼翼的捧了一件干净柔软的崭新麻衣,然后敲开了家门,回到家中,说起了一天的经历。

他们的家人一边听,一边也洗干净手,将自家孩子带回来的新衣裳摸了又摸,最后才依依不舍的放下。

面对家人不敢置信的表情,这些壮年的黔首都像是何家堆的何天一样,手脚并用,连比带划,面红耳赤的描述起这奇异的经历。

“阿父阿母你们是不知道!那秦国公主,她不止给我们发了新衣。她还给我们用姜、花椒、红糖煮了热饮,我们出发时喝上一碗,做活冷了也能喝!”

“那汤一喝下去,浑身就热腾腾的,半点也不冷了!我本来还很饿,喝了那汤也觉得不是很饿了,我就感觉浑身都是就劲儿!”

又暖又能不饿肚子的热饮子,何天的阿父听得连连咂嘴:“那姜、花椒,此等香料类都昂贵得很!还有那糖,老子都没吃过,不知到底是什么滋味!这秦国公主,实在是大手笔啊,不如我也跟着你们去做活,喝一喝那热饮子?”

何天的阿母在一旁煮着一锅稀稀的豆粥,听得一脸艳羡:“我力气大,自认为不差你们这些男子什么。你阿父若是能去,那我也能去。”

何地笑了笑:“阿父阿母,你们年龄都过了,人家不要的。”

何父遗憾的叹了叹气,又嘱咐这兄弟两:“既然人家公主、群守、队长对你们都好,你们就要老老实实,好好干活,不要有别的小心思。”

何母瞥了一眼那件好衣裳,也道:“我们要对得起人家给咱们的喝的、穿的,你们可不要混在其中偷懒啊。”

何天连声道:“阿父阿母不说,我也明白这道理!更何况郡守大人说了,我们打的泥胚子,晒干了,是给郡中每家盘炕用的。这火炕烧起来我们就不怕冷了,我们是在为自家做工,为父老乡亲们做工,那怎能不上心?”

何母给每个人分完稀薄的豆粥,端着粥一边喝,一边好奇的追问什么叫做火炕。

何天和何地都兴冲冲的抢着说什么是火炕。

他们脸上麻木漠然早已褪去,只剩下对火炕盘好的期盼,以及未来日子的畅想。

这相似的一幕也发生在砀郡之中。

东郡、砀郡,两郡人对秦人积久的怨言,不过一日,竟然消散了大半。

郊外如此过了三日,而赵瑶君日日都在魏王宫中看魏国关于人口、地形、各地赋税等卷宗,看得差不多了,她心里有数后,才外出放松眼睛。

天气冷,她又惹眼,便没有骑马。

赵瑶君坐着马车,只带了吕雉、韩信,三人到了正热火朝天做工的东郡郊外。

劳役们挖泥的挖泥,运土的运土,打泥胚的打泥胚子,无人暗中偷懒,到处井然有序。那打好的泥胚子,又被人专门放在一大块空地上,让干燥寒冷的大风风干。

那空旷的地上,打眼看去,已经放了许许多多规格一致的泥胚子,看过去密密麻麻的,多不胜数。

赵瑶君没有下马车,只掀开车帘观察了一番,叫人前去唤来萧何。

萧何交待了众人一番,亲自用干净的碗乘了一大碗姜汤上了马车:“殿下,大冷天的,您怎么还亲自来这地方了?若是您想知道进度,唤臣来问问,不就好了?我给你们带了姜汤热饮,快分了喝一些暖身子。”

吕雉将大海碗的姜汤分成三碗,一碗给赵瑶君、一碗给韩信、一碗给自己。

三人端着喝了,都感觉身子热了起来。

赵瑶君掀开帘子,她看着外边一派忙碌的景象,悠然笑道:“王宫里看卷宗闷得很,我出来透透气,放松眼睛,顺道瞧瞧你们的做工进度。”

萧何也往外瞧去,唇边有淡淡的自得:“那殿下可满意这进度?”

赵瑶君心里估算一下东郡户籍数,以及一个火炕需要的泥胚子数量,发现不出半月,东郡全郡的泥胚子就打得差不多,劳役们能带着它们去各家盘炕了!

这萧何在统筹安排上,果然有几分本事。

赵瑶君满意,双目盈盈含水,一脸感动的看向萧何,语气满是真诚道:“我实在是太满意了,只是辛苦了你和周勃,堂堂郡守在这大冷天的,还要亲自监工,督促劳役。”

赵瑶君:“我看在眼中,感动在心里,待我回了咸阳,我定将两位郡守的劳苦功高,向阿父一一禀告,让阿父好好赏赐你们,让百官知道你们的辛苦,让黔首歌颂你们的勤勉。”

这话简直太熟了,她为好多臣子这样打过鸡血!

赵瑶君在吕雉含笑不语,韩信有些嫉妒的眼神中,伸手拍了拍萧何的手,动情的赞道:“君真乃我之心腹啊!若是此行我离开了萧郡守,就像鱼离开了水,我怎么可能会如此顺利呢?我身侧有萧君相伴,真乃我之大幸啊!”

当臣子的,何曾能被人如此真诚而直接的褒扬呢?

萧何听得越发感动起来,他心里暖洋洋的,甚至被夸的有些羞愧,连声对赵瑶君道:“这都是臣该做的,臣哪有殿下说的这般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