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276)+番外

作者: 梅子留酸 阅读记录

上蔡城已经变成了秦国的城池,纵然它才变成秦国的城池不久,但赵瑶君祈雨,也不能越过这座城池,只要秦国的城池,她都要降一次雨的。

今日,她到了上蔡城,准备为上蔡城祈雨。

上蔡城早早就建立好了玄鸟庙,上蔡城中央,还用陶土烧制了一大座玄鸟陶像,供人祭拜。玄鸟陶像旁边,有一座较高的两层酒楼。

赵瑶君祈雨需要高地,再建高台不仅花费大,而且时间来不及。她每每祈雨食,都是因地制宜的选择高一些的建筑,并不再额外营建高台。

上蔡城今日戒备森严。

赵瑶君坐着马车,从府衙出门,一路上几乎全程的黔首都跟在她的车后,偶尔能听到他们兴高采烈讨论的声音。

她坐在马车中,看到城中布防,不由笑道:“蒙将军倒是准备得好。”

天气炎热,蒙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上蔡城同楚国离得太近,今日还有他国之人来观礼,人员十分混杂。臣怕其中混入暴徒,更怕祈雨过程中有人扰乱渎神,自然要小心布防。”

一旁沉默的韩信道:“殿下放心,秦国黔首和他国观礼之人,所处的位置是提前划分好的。有我们在,无人能打扰殿下祈雨。”

赵瑶君一脸放松:“那就好。”

此时,祈雨的酒楼已经到了。

赵瑶君缓缓下车,在上蔡城黔首或复杂、或怀疑、或期盼的眼神之中,慢慢走上了酒楼的第二层。

酒楼两侧道路,一侧都为秦国黔首,另一侧则为他国黔首。两方人对视之际,都为对方的状态感到惊讶。

他国黔首手中死死抱着各种储水容器,他们瘦骨嶙峋,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面上胆怯害怕、怀疑忧虑,如同从隔绝人世的深山里跑出来的野人。

上蔡城的混居的秦国黔首虽然也瘦,但却没有一人瘦骨嶙峋,他们衣衫虽然破旧,但眼神、神态却格外有精神。

两方人互相观察,心里都不是滋味。

上蔡城黔首看到这些他国之人,就想到了自己以前同他们大差不差的模样,忍不住道:“还是当秦国人好啊,至少咱们有粮吃。大人们也和善威严,不滥杀无辜。”

有人低声符合:“是啊是啊,没来上蔡之前,我们同他们也是一样的。”

是啊那时候,大家是一样的绝望麻木,一样的担心自己日日会饿死渴死。好在如今到了上蔡城定居,日子一日比一日好。

有人道:“秦国人是人,他国黔首却不像人。幸好我家阿翁智慧,提前带我们投奔上蔡城。”

他国黔首之中,大家看着上蔡居民,打量他们不枯瘦的脸和手,打量他们脸上的笑,看他们更加整洁的模样,心里沉甸甸的。

混在人群中的刘邦看了一眼,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如今已经是流民帅了,手下统领四五万多的流民,可是这日子过的,看着还不如人家秦国普通黔首呢。

难道那嬴政背负的天命,他人都违抗不了吗?

此时,赵瑶君已经上了酒楼第二层。

酒楼第二层为了方便观礼,门窗暂时都被拆除,只留下了四处的栏杆。酒楼的桌案已经全部移走,只剩下中间一个大大的祭桌。

桌上供了玄鸟小陶像,墙上同样挂了玄鸟画像或图腾。

赵瑶君先朝画像、桌上的玄鸟陶像拜了拜,才同之前的惯例一般开始祈雨。

第135章

赵瑶君上完三柱清香,开始念祈雨表书。

其实这些环节并非必要,若嫌弃麻烦,她大可以叫系统直接降雨。

但是这个仪式其实好处很多,它不仅能让祈雨仪式看上去显得正规高大上,而且能宣传玄鸟在祈雨中的作用,激发黔首们对玄鸟的感激之情。

这样一来,玄鸟想要的塑身立庙,供奉敬拜,不用她唠叨劝说,黔首们就自发开始做了。

所以赵瑶君每次都认认真真的重复着这个过程,并且保持自己庄重认真的神态,谨慎恭敬的动作。

她在念祈雨表书的时候,天色如同前几次一样暗了下来,地上风沙走石,天上黑云压城,空气闷热湿润。

念完祈雨表书后,赵瑶君在电闪雷鸣之中,轻车熟路的将表书小心放入香炉之中烧尽,呼唤玄鸟配合着开始降雨。

两层酒楼之下,长街两边泾渭分明的黔首,神色肃穆期盼的看着赵瑶君。

无论是上蔡城如今的居民,还是他国观礼的黔首,他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秦国四公主的那些传说。但是眼前这般真实奇幻的神迹,他们却还没有看过。

忽然来了这样一个冲击,传说变成现实,他们所受到的震撼,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酒楼二楼上,他们看到秦国四公主诵读祈雨表书之时,耳旁忽然传来仙音阵阵。

可还来不及震惊,天空中顷刻间阴云密布,电闪雷鸣,这些下雨前的征兆随着表书的朗诵,一一出现。

他们一个个恍如梦中,不敢相信自己看的是真的。

干旱那么久了,今天真的要下雨了?

混迹在各国黔首之中的刘邦,环顾四周一圈。他看完天上的乌云雷电后,又忍不住看向了赵瑶君,见她将表书烧尽。

刘邦神色震惊,他喃喃道:“还真是神了,难道她所有传言都是真的?”

原先还以为她的那些传言,同自己斩白蛇的传言差不多,其中有偶然、夸大的成分。

没想到,人家是真神使啊!

又一阵大风吹来,吹得人衣角纷飞。

他国黔首原本麻木胆怯的脸上也激动起来,他们疯狂的叫着:“起风了!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