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306)+番外
“神使有令,降者后退不杀!”
乱石翻滚,山顶上,一个个在草木掩护下的投石机被推了出来,巨大的床。弩射程又远威力又大!
半山腰投掷炸。药的好位置上,一个个竹管、陶瓷做成的炸。弹,炸裂之声惊得楚军乱了阵脚。
他们大喊着:“有埋伏了!我们中埋伏了!”
“有天雷,我们必死无疑了!”
秦国玄色的旗帜飞扬,乱世翻滚声、床。弩乱箭的光亮、半生阵阵雷鸣般的轰响,山谷也不断在回声秦军说的话。
“神使有令,降者后退不杀——”
这话好似十字真言,一下子让军心不是很稳固的一些楚国小兵,开始放下武器,纷纷往羊肠小道外窜逃。
“神使殿下说了,投降后退者不杀。我投降,我不想死!”
只要一人后退成功,众人纷纷效仿。
楚军立即乱成了一锅粥。
军心大散,躲避不及的谋士和楚兵被巨石砸成肉饼,被床。弩。射出来的利剑射穿身体,被火。药炸得肢体横飞。
项燕目眦欲裂,他顺手杀了自己身边的一个逃窜的谋士,举起他的头颅,高声叫道:“不准逃,后退投降者,犹如此人!”
他本想震慑军中后退投降之人,谁知这往常好用的震慑手段,在秦军神使殿下名头下,再过于强悍的巨石、床。弩、天雷之下,竟然毫无用处!
项燕忽然心生悲凉。
他往日带兵,军中人对他必然是心悦诚服,军心凝成一股绳子。如今出了一个秦国的神使,竟然轻易超过了他军中的威名。
项燕只觉得自己为楚国几十年的南征北战,在楚国黔首心中战神的名号一戳就破,虚弱得很。
他脸上深刻的皱纹和风霜越发明显了。
众人越发疯狂的往外逃窜。
兵败投降的形势根本控制不住,剩下的少部分的忠心谋士和兵将护住项燕,大叫道:“将军,我们快速往外撤退吧!我等掩护将军先走!将军回到大楚,日后再替我等报仇!”
项燕打起精神,飞快冲向百尺崖的出口。
这一路上,忠心耿耿护着他的谋士、亲卫,不是为他挡住巨石,就是为他挡住利箭、天雷。他们生生用鲜血,护送他出了百尺崖。
项燕回首一看,身后到处是染红泥土的鲜血。
将近过半的楚军早已投降,其余人死的死,伤的伤。最后跟他走出百尺崖的兵马,不过三五万人。
项燕沧桑的眼中除了悲凉无力,还有浓重的恨意。
这是他打过的没有几乎没有军心,楚军投降人数最多最干脆的一次仗。可事已至此,只能先回去再说。
出了百尺崖,约莫行了两百里。
项燕就看到一队黑压压的秦国兵马站在前方,正对他们拉紧了弓弦!
为首指挥的将军,竟然是一个极其年少的少年。
他身着盔甲,浅褐色的肤色让他显得俊美锋锐。他高眉深目,眼窝微陷,一双狭长上挑的眼睛里是满满的杀气和蒸腾的兴奋。
薄红的嘴唇也微微勾起,漫不经心的语气中含着一抹急切夺取项燕人头,前去赵瑶君那儿邀功的渴望:“项大将军,小子韩信,在此恭候多时了。”
他比起项燕这闻名诸国的大将来说,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将,但姿态却是势在必得的。
项燕瞧见这少年不惧怕他的威势,他头上两股红缨似血,手上提着一把锋利的剑,脸上带笑的模样,不由想到自己稚嫩年幼,却说自己想要当大将军的孙子项籍。
若是少年将军,风采也只怕如眼前之人一般了。
韩信朝默默不语的项燕拱了拱手,道了一声得罪后,二话不说,立即弓兵放箭。
一阵阵箭雨飞射而来,一连来了三波。
三波之后,韩信率先催动胯下战马,带着身后的秦兵冲锋。
韩信的剑锋利无比,他眼中杀气腾腾却又冷静至极。一次次劈砍划刺,那一把长剑好似神兵利器一般,轻轻松松破开楚军的防护,深深刺进他们的心脏、咽喉,砍下他们的头颅。
杀着杀着,年仅十五,锋芒毕露的韩信,对上了身经百战的老将项燕。
两人来来回回拼杀,项燕经验丰富,敌对之时,最会找对方漏洞,最会避让,也最会等待时机让对方毙命。
韩信却身强力壮,跟随王贲将近十年习武下来,刚劲勇猛得无人能敌,关键是他杀得再疯,还能保持理智。
他不仅有武将的勇猛,更有文臣的谋略,年岁虽小,却已经打了许多胜仗。
韩信今日格外兴奋,满心只想将这名满天下,楚国战胜的头颅,亲自捧到太女殿下面前,好得到她赞赏的笑容和几分垂青。
两刻后,项燕手中的长剑被韩信猛力砍断。他年纪已经大了,终究力有不逮,再坚持抵抗了片刻,便被韩信斩下了头颅。
鲜血溅了几滴在韩信脸上,他浑不在意,只心满意足的举起项燕的头颅,兴奋扬声道:“项将军已经枭首。”
他随手抓着项燕的头颅,看着快全胜的秦军,如同餍足的年轻猛兽,将其余猎物军功让给了手下。
韩信渐渐退出战场。
他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精美的盒子,将项燕的头装了进去,函封好后,沾血的唇角才微微一弯,对拼杀的秦军道:“剩余楚兵,杀无赦!”
第149章
赵瑶君接到战报,实在没有想到韩信竟然这么勇猛,这样聪明。
他不仅杀了楚国的大将军项燕,当夜更是犒赏三军,之后带着收拢的楚兵占领了巨阳、城父,直接同楚国国都寿春对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