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308)+番外
赵瑶君一路攻城轻轻松松,毫不费力。
等行军将近三月,她已经同王贲王离、蒙恬、韩信、刘邦大军汇合,齐齐包围了寿春。
乌泱泱的玄色大旗插在寿春城门口,篆体的秦字和张扬的玄鸟纹如同催命的符咒,飘荡在国都寿春的上空,令楚王负刍心生绝望。
他原以为秦楚之战,最少也会僵持几年。
没想到这才三四月!才三四月,楚国就要被秦国打下来了!
朝堂之中的百官,甚至有人当场就跪下,态度激烈的劝他投降。
“王上,秦国身负统一六国的天命啊!我们再反抗也是输!”
“若是投降,岂非失了风骨?”
“哼,什么是风骨?人家秦国是神明指定横扫六国,背负天命的国家,你要是不投降,岂不是和神明对着干?同神明作对,可是大罪!等你大限之后,神明要问罪责罚的!”
时人的生死观,将生的荣耀和死的哀荣看得都很重要。一听得罪神明的话,大多楚臣已经默默叹气了。
“楚国大势已去啊!天不佑楚国啊!”
众臣看向王座之上,脸色铁青的楚王负刍,涕泗横流的劝说,甚至带了利诱逼迫。
“王上,我们降了吧。人家原先魏王魏王假,投降后在秦国,依旧过的是让人羡慕的日子啊!王上若是不归顺,那惨死的赵王迁就是前车之鉴啊!”
楚王负刍心里悲凉又愤怒,他沉默半晌,心里依然不甘心。
他自问自自己上位以来,为楚国宵衣旰食,无论是谋划布局,还是批阅奏章,甚至劝农劝桑都是勤勤恳恳,为何神明不肯看他一眼呢?不肯光耀楚国,反而垂青秦国呢?
楚王负刍真的不甘心,他甚至同嬴政一样,身世有人非议过,处境卑弱过,他自问也算勤政,凭什么他们有相似的经历,嬴政就能生出神使的女儿,得神明庇护,而他就是亡国之君的命运?
越想越不甘。
楚王负刍甚至觉得这是神明的偏心。
他恨上了神明。
楚王负刍不顾朝上的众臣挥袖而去。
傍晚,他令宫中神思恍惚的宫人,将宫中佳酿倒得到处都是,又干脆利索的将烛台丢到了地上。
大火瞬间烧了起来。
地板、帷帐、书册,但凡是撒了酒水的,都燃烧得很快。
宫人惊慌失措,一边惊叫,一边大喊:“失火了!失火了!快救火啊,救火!”
熊负刍静静的看着熊熊大火,忽而狂笑:“什么天命,什么神明,我偏偏不信天命,不信神明。让本王给嬴**首称臣,本王做不到!神明让秦军向本王索命又如何,本王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手里!”
寿春城外,赵瑶君看着燃烧起来的王宫,微微皱眉,立即下令道:“这次不用等了,三军听孤号令,立即攻城,直取寿春,纳楚国进我大秦的疆土!”
麾下的王贲、蒙恬、韩信、刘邦、王离纷纷拱手,激动无比道:“诺!”
第150章
没想到仅仅三四个月,楚国这个庞然大物,就成了秦国的掌中之物。
消息传到秦国境内,嬴政大喜,百官庆贺,黔首们奔走相告。如今只剩下齐国、燕国两个国家了,众人感觉统一六国,不过时间问题。
这样一想,大秦境内上至嬴政,下至黔首都感觉欣喜若狂。
赵瑶君令人救下烧得灰扑扑的楚王宫,让人稍作修缮,便住进了王宫,坐镇楚国。
她住进王宫后,立即去信咸阳,向嬴政要人要钱,嬴政当即派出许多秦臣。
秦臣们带着慰劳三军的丰厚赏赐,以及各种粮种,欢天喜地的往楚国赶来。
没多久,齐国率先给赵瑶君来了信,说恭贺她打下楚国,特意派出使臣送来贺礼。燕国知道此事,立即跟风,也派出使臣,赶到楚王宫拜见赵瑶君。
赵瑶君索性在楚王宫举办了庆贺的晚宴。
当夜,她穿上玄衣红裳,坐在梳妆镜前让侍女打扮。
韩信和王离亦步亦趋跟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赵瑶君梳妆。
王离甚至在韩信含着杀意的眼神里,挑衅的看了他一眼,笑嘻嘻拿了梳子凑到赵瑶君身后:“殿下,我也想试试。”
赵瑶君懒洋洋道:“随你,但你只能梳两下,不能将侍女好不容易梳的发型弄乱了。”
梳发之事,过于亲昵了,殿下竟然也应允。
韩信心里发酸,冷嘲道:“师弟与我都是笨手笨脚的行伍之人,我看你不是梳发,你是在为殿下添乱。”
王离最见不得韩信这样,当即笑道:“管我是什么人,殿下愿意让我梳发,那我就替她梳。师兄你一定也想为殿下梳发,可惜被我抢了先,你心里妒忌我,现在还不服气着呢。”
赵瑶君闻言,不由抬头看了韩信,果然见他脸上有些怒气以及被戳穿的恼羞。
她自诩自己在伴读、爱臣面前,是个合格的端水大师。擅长平衡伴读们的关系,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赵瑶君看向韩信,微笑道:“不嫌弃的话,一会儿你歇在侧殿,为我解下发髻梳发如何?”
韩信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点头:“不嫌弃!臣求之不得!”
王离嘟囔:“他哪里会嫌弃,殿下就会奖励他。”
赵瑶君当作没听见,转移了话题:“好了阿离,梳发就好好梳发,万一你一分心就扯疼我呢。”
“殿下你就放心吧,我可小心着呢。”
王离小心翼翼拿着梳子,格外轻柔的顺着侍女梳好的发髻,轻轻梳了梳,一边梳一边问,“力道如何,殿下不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