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王朝末年炮灰,我靠美食养家(54)

作者: 三只鳄梨 阅读记录

他的话让崔粥倍感欣慰。

还好哥哥主意正,否则爹娘这一劝,只怕是要打退堂鼓了。

“行,你们兄妹俩一向都有主意,决定了就决定了吧,但若是分了家,四牛跟着我们就有些说不过去,所以过几日还是把他送回石泉村吧,至于日后的情况,日后再说。”

崔阿爹提了一句,旁边的崔阿娘也没反对。

“对了,那张家姑娘怎么说?”

“我去问过了,张叔张婶说瞧中的是我这个人,所以亲事不变,成亲后我在石泉村,张家姑娘就在石泉村,我在县城里,她也跟我来就是!”

听到这话,夫妇都放心下来了。

对于张家姑娘这个未来媳妇,他们还是很认可的,手脚勤快不说,人长得也水灵,又是一处地方的,知根知底,所以亲事依旧成行,他们也开心。

“聘礼是早就下了的,这样,等你在城里落脚好了,就接他们家的人看看,总归是嫁姑娘,也要让人家知道姑娘日后落脚在的地方!”

崔阿爹嘱咐的说道,崔大牛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商量出了结果,人人都奔着各自要完成的目标去,崔粥忙着做秋蟹宴的其他菜,因此找铺子的事情就落在了崔大牛的身上。

他虽然耿直,但不傻。

所以前前后后的也跑了不少地方,且还和秦掌柜也处得称兄道弟,那叫一个热情。

与此同时,崔粥又折腾出一道花雕醉熟蟹。

挑着个大膏肥的先给洗净蒸熟,而后就放进陈年的花雕酒里去醉,同时还浸泡着十几种香料。

等醉好后,酒香彻底的融入了蟹肉,鲜味都被激发出来,丝丝回甜不说,还能吃出蟹黄的醇香的口感,那叫一个滋味十足。

一经推出,哪怕价格定在了五百文一份,也依旧是供不应求。

除了送往荣轩园,这小半月的时间,崔家食肆还接到了几个来自其他富商人家的订单,别的不要,就要秋蟹宴。

而这秋蟹宴,崔粥对外卖出了二十两银子一份的天价。

许多食客听到这价钱都纷纷摇头说崔粥怕是有些异想天开了,谁知在中秋节的那日上午,崔家食肆难得的歇业半天,可临近午膳时候,食肆的门口却站着好几波高门小厮。

看衣裳,瞧面容,都是有规矩的人家调教出来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口舌之争,都安静的等在门口。

而崔粥拿出几个特制的六层食盒后,那些小厮皆笑意宴宴的离开了。

人人都好奇,里面有些什么。

可崔粥既然卖的出高价,自然是用足了心思的。

整整十二道菜,里面包括了点心,正餐,汤品,甜点,还有茶羹。

不但卖相精致,且好些都是不对外售卖的单品。

比方说里面的蟹粉小笼汤包,糟卤的姜丝蟹,用蟹肉做好的脆皮卷,还有鲍鱼蟹肉狮子头,和蟹肉酿丝瓜,就都是才研制出来的。

崔粥原本还想做蟹肉流黄面包,可她没有烤炉,试过几次都没成功,干脆就放弃了,转而在汤点上多用心思。

芦笋鲜嫩,蟹肉清甜,煮成汤羹后,鲜得能掉眉毛。

最后才喝上一杯特意调过的姜丝冰糖菊花茶去去寒,既饱了口腹之欲,也不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崔粥做的时候特意留了两份在食肆,因此听着她娓娓道来的叙述着这些吃食的制作和来由,崔家众人都表现出无比的佩服。

而一旁也坐着听的陆道安虽没开口,但透过他眼中的笑意足以明白此刻他的满足。

“乖乖,这么精致的东西,我一辈子都没吃过,都怕筷子伸出去给夹坏了。”

崔阿爹调侃的说了一句,崔大牛和崔四牛哄堂大笑起来。

“吃吧吃吧,吃完了咱们就启程,别耽搁了时间。”

崔家食肆今天要歇业,一则是要全身心的准备这秋蟹宴的东西,二则是要举家回一趟石泉村。

所以看着这些精致的东西,崔家爹娘倒是想带着回去跟家人分享,奈何蟹本寒凉,若是冷了吃进肚子里可是要出问题的,只能自己独享口福了。

罗娘子放了假,还带走了一屉蟹粉小笼汤包。

那东西老少皆宜,所以走的时候她也是咧嘴笑得开心,直跟崔家道谢。

“我们今日去,只怕要明天才能回,陆公子确定不同行吗?”

崔阿爹再三确认,奈何陆道安却肯定摇头。

团圆的日子独自一人过,听着都很凄凉,可他不愿意,崔家众人也没法子,最后走时给他留了些直接就能吃的,生怕他饿着。

等一家人出了县城,往石泉村赶的时候,崔粥回头却看见了一个纵马而来的少年,明艳又昭阳。

崔大牛忙停了牛车,对着来人就喊了一声。

“陆公子往哪儿走啊?”

“我还没去过村庄呢,听说风景甚好,所以打算去看看。”

嘴硬的样子连崔四牛都看出来了,只不过不好当面抖落出来,还是崔阿娘体恤,连忙打圆场的说道。

“那就与我们一道走吧,要说风景好啊,那还得去看看我们石泉村!”

“行,多谢崔婶。”

一行人,乘着光亮就往西边去了。

第43章 石泉村

一路向西走,从兆县到石泉村,要穿过三个地方。

松霜林,赵庄,大石潭村,最后才到的石泉村,这一路折腾下来,等到家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

过了抢收粟米的月份,因此晚风吹过光秃秃的谷田,颇有种秋后风光好的年景。

赶着牛车,穿过村子,在东边靠里些的位置处,便是崔家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