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116)
她沉吟了一会儿,作思考状,又扭头问:“这玩意儿是什么啊?看着像谷子又不是谷子,中间还有一粒稻谷。”
坐在凳子上修整陷阱的董伯年道:“那东西是猫屎,应当是一种稻谷病,在田里稻穗还青时就好生出黄色的块状物附着在稻谷上,之后不断蔓延在其他的稻穗上,使稻谷减产。”
董伯年才说完这句话时,岑嫣查看刚才圆球内的稻谷,果然是空的,里面没有米。
她低头查看晒垫上的稻谷,果然发现地上三三两两的稻谷都混杂得有这些小圆球,若是将这些黑球聚集到一起,估计也能攒上几斤。
她微微叹气,心道这种粮食也太不容易了,稻子本就是看天吃饭,平日里董承志要时常去田地里看田里的水,若是稍微水位不对劲,就愁的茶饭不思。
今日看了这些收获的稻谷,也避免不了因着这病减产的问题,才切身体会到禾苗能生出这么多粮食有多么的不容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其中的农人到底付出了多少的心力?(引用1)
她记得,董承志每日都快住在田地里了。
当谷子晒好了之后,几人也都去忙自己的事情。
许慧拿着前几日在吴家人那边得到的菜种到家门口的地上挖坑撒种,经过这段时日的收拾,董家附近的田地早就被收拾的变了模样,如今种上些东西倒是正好。
岑嫣这边则是将昨日烘过的核桃仁放在簸箕里,簸箕拿着簸箕到太阳底下晾晒。
小黄在她屁股后头跟着,以为是什么好吃的,突然窜到她面前,端着簸箕的她没看到,被绊了一下,幸好只是趔趄(lièqie)了一下,没有摔倒。
“小黄,这个现在不能吃,你可别打歪主意!”
因着刚才的事,她现在的步子也放平稳了许多,小心地看着脚下,生怕小黄再绊她。
待将簸箕放到柴堆上时,她想回头去教训小黄,哪知小黄早就跑了个没影。
她有些哭笑不得,昨日小黄做错事她都没找小黄的麻烦呢,今日又来捣蛋。
不过她有的是机会,不差这一时半刻,等到午饭时再好好教育小黄。
明日就是中秋,得早点把东西准备出来才行,现下要找一个大一点的方形模具才行,到时候连着模具一起放到锅里蒸。
可这方形的模具可不好找,想了许久,她不知道怎么办,看着不远处削竹篾的董承志,她立马就有了一个主意,或许可以让董承志帮忙编一个简单的小竹筐。
她立马走过去把这事同董承志说了,还顺手比了一下。
董承志听了,哈哈笑道:“行,编这东西可简单了,不过顺手的事情,我一小会儿就能编好,你待会儿过来找我拿就成。”
“谢谢爹!”岑嫣一脸喜色。
“说什么谢,都是一家人。再说了,你做的糕点是做给咱们吃的,那我到时候也要谢谢你不成?”
董承志的这话倒是让岑嫣给难住了,她内心确实没有完全习惯董家,把自己当董家人,所以才会下意识地道谢。可她已经嫁入了董家,就是董家的人了,怎么还能如此见外呢?
她出神地走着,想着现在要去割猪草,得回屋子拿篓子,抬头就看到董伯年背着打猎工具,手上提着捕兽夹出门。
“娘子,我出门了!”
岑嫣眨巴着眼睛,应了一声,随后又红着脸快速低下头。
董伯年的心情更好,步履踏的更加轻快。小黄紧随其后,踢踏着步子,看着十分欢喜,他似乎很喜欢跟着上山打猎。
董仲清跟在身后牵着驴,一脸笑意地对着岑嫣问好,他刚才可是看得分明,自家哥哥似乎在用眼神逗弄嫂嫂。
真坏,嫂嫂都脸红了。
“嫂嫂,今日那糕点能做出来吗?我想吃!”董仲清走到岑嫣身边时,笑嘻嘻地问了这么一句。
这时的岑嫣缓缓抬起头,朝董伯年那边望了一眼,见他已经走到坎子下头了,才道:“着什么急?还早呢,明日才是中秋,你且等着吧,明日必定让你吃到。”
“好吧。”今日能吃到跟明日吃到的感觉还是有些不一样,他遗憾地应下。
“对了,今日若在山上可得留心些,若是还有栗子之类的果子,多采些回来,咱们拿来做糕。”
“这还用嫂子说,我若是遇着了,定是要采回来给嫂嫂的。”
其实在山上很容易遇到这些东西,但前提是要多上些心,否则就错过了。
到了坎子下头的董伯年见弟弟还不跟上,遥遥地喊了一声,董仲清立马就拉着驴快步跟上。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岑嫣才扭头去看兔子,自从小黄抓回来第一只兔子之后,后面又陆续抓到三只活兔子。养到今日也有一段时日了,如今这大笼子里的四只兔子似乎有些大了,也不怎么怕生。
她丢了一大把草和野菜,兔子欢快地吃着,那三瓣嘴快速的颤动,时不时地侧眼打量岑嫣,双方虽然见过一段时间,但还是不算太熟稔。
“这兔子似乎更喜欢吃这几样菜,咱们回头多采些回来晾着,等到冬日就拿出来喂,省得咱们到了冬日还忧心兔子没菜吃。”
许慧的声音出现在上方,她已经将菜地里的活儿给干完了,在菜地里撒好了种子,待会儿再浇上些水就好了。
“哎,明日我就开始把兔子吃的草料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