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218)
山寨里的山民早早地就约着一起去山上找乌饭叶,有些人会去固定长着南烛叶的地方将南烛叶摘回家,但固定位置的南烛叶是有限的,其他人只能去山里的其他地方寻找南烛叶。
作为新来的人家,董家自然也只能自个儿去山里摘南烛叶。
既然是摘乌饭叶,董承志便说去山里把之前砍的柴禾扛回家来,这次去山里找乌饭叶便全家一起出动。
乌饭节对于山里的洞族人来说是一个大日子,这是山民们为了纪念牛儿的辛苦特地用南烛叶将糯米染成黑色,以黑色的糯米替代牛屎,让人们吃下这黑色的“牛屎”,以此作为劳动人民对于牛儿的尊重之情。
这一日山里的牛也不用干活儿,哪家若是敢让牛儿干活,那可是要被山里的老人和族长说道的。
今日的山林也因为这乌饭节格外热闹些,走在山里都能听到山民嘻嘻哈哈的笑闹声和唱山歌的声音。
被这热闹的氛围影响,刚进山的岑嫣忍不住四处张望打量,似乎是到处寻找南烛叶。
她忍不住道:“山里人这么多,咱们今儿是不是找不着南烛叶了?”
“若是这附近的山找不着,咱们再去远些的山就好。”
“哪里需要去远山?附近的山林这么大,南烛叶肯定也多,必定不会让别人给摘光的,咱们只需要耐心找找就成。”
吴文兰轻笑:“你们是不信我吗?亏得我今日不跟我娘她们去摘,来陪着你们,早知道我就不来了,哼!”
说罢,她似模似样地撇嘴作生气状。
岑嫣和董繁枝立马过去哄她,就连许慧也道:“哪里是信不过你?只是今日林子里的人也忒多了,往些时候都没见过这么多的人在山里,倒是有些不习惯哩。”
“就是,咱们从前也没见过南烛叶,怕是比不上那些经验老道的人。”岑嫣也附和道。
吴文兰闻言也就坡下驴道:“你们只管跟着我走,我认得几棵南烛树长的地方,往些年都没人去摘过,咱们走过去的路上许是还能遇上其他的南烛树。”
哪怕是山里时常走动的人,在四月里寻找南烛树也是需要碰运气的才能找到的。
众人一路走走停停,还真跟着吴文兰在山里碰着好几棵南烛树,见着一棵就将南烛树新冒出的嫩叶薅光。
用来制作染色汁水的南烛叶必定要用最嫩的绿叶才好,老了的南烛叶已经榨不出多少汁水,哪怕是摘回家去也没有用。
只是可怜山林里的南烛树,刚开春几个月好不容易发出的嫩绿叶片直接就被山民一次性给薅光,不留一丝一毫。
“哗啦啦,哗啦啦。”
众人合力在一棵南烛树上薅,没多会儿那棵南烛叶就已经变成光秃秃的模样。
“这树以后还能长吗?”董繁枝望眼前的南烛树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这句话。
“咱们不过是这段时日薅些南烛嫩叶,之后这树还要长一年呢,没事的。”
“枝娘,再过些时候,下几场雨,这树很快就能再次发芽长叶,咱们不用担心这事儿。”
“哦~”董繁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这里摘了一些南烛叶,众人又跟着吴文兰去另一处摘南烛叶,恰好在路上遇上聂红英。
“娘,您怎么也往这里来了?我正预备带着董家叔婶他们到前面去摘南烛叶哩。”
那边的聂红英带着山里的一行妇人闻言,立马就笑道:“那正好,咱们就一起去摘呗。”
吴文兰有些踌躇:“那哪里够?咱们这里这么多人?”
“摘过了这处,待会儿咱们再一起找,山里是南烛树多的哩。”
最后两方人一起去摘了不远处的南烛叶,结果能摘到的南烛叶自然是不够他们回家弄乌饭汁水的,吴文兰只能带着一行人在山里到处找乌饭叶。
约莫是想到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还要灵巧许多,岑嫣直接将一串乌饭叶放到小黄的面前让他闻。
“小黄,找这个。”岑嫣小声试探。
察觉到岑嫣的举动,董伯年就笑她:“你倒是聪慧,咱们一时间竟然没想到这个。”
“小黄是个聪慧的,许是还真能带着咱们找到乌饭叶哩。”
让小黄闻了南烛叶之后,他乐颠颠地摇着尾巴往林子里钻,不久之后,两人果然就听到小黄在不远处狂叫。
“汪汪汪!汪汪汪!”
两人立马跑过去,果然就瞧见一株南烛树立在斜坡上,阳光正透过零散的树荫洒在南烛树的叶片上,嫩绿的南烛叶泛着浅浅的红光。
“果然是南烛叶!小黄你干得不错,回家就给你弄肉吃!”
“汪汪!哼唧!”小黄的尾巴摇的很欢快,似乎很高兴。
接下来几人便靠着小黄找到了好几处南烛树,直接摘了慢慢一袋子的南烛叶,众人也因为摘过南烛叶,整个手和身子都泛着一股南烛的清香。
等到下山回家时,众人又遇上一株开得极好的兰花,那株兰花开成好几串,泛着淡雅而又悠远的香。
许是觉得家里种的花草太少,岑嫣和许慧直接就用柴刀把那株兰花连根一块儿拔了回家。
当时吴文兰还嘱咐:“你们要养这花可得仔细些,这花喜欢山里腐烂的木质土,你们要时常弄些木质土肥给这兰花,兰花才能开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