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273)
这时,那绣铺老板便转头到董伯年这里谈起了价钱,吴文兰刚才的布匹价格都谈得有声有色,董伯年索性让吴文兰帮忙谈价。
最后,岑嫣做的两件亮布衣裳以三两银子的价格卖了出去。
之所以能卖上这个价格,自然是因为吴文兰看出对方看上了这两件衣裳的版式,到时候这绣铺老板赚的可就不止今日买布料和衣裳的这些成本。
赚了钱,众人都很开心,又在绣铺内挑选了一些布料和彩色丝线之类的东西,绣铺老板满脸堆笑,她又能赚上一笔钱,自然是一件高兴的事。
等到买好大包小包的东西,众人才出了绣铺,在街边买了一些新鲜热乎的吃食,才往河边的空地走去。
大抵是因为今日时间充足,河边还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小棚子,正好能容下一行人。
为了避嫌,吴文杰等人额外搭建出一个隔间给吴文兰。
这次下山,往山下带亮布的人不少,刚才跟着去绣铺的只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人想着明日拿去早市上试试,如今听说董伯年等人将亮布卖出了三百文的价钱,他们立马就坐不住了,也匆匆拿着亮布赶往那间绣铺。
*
大抵是因为到了镇子附近,众人觉得安全了许多,睡的也格外踏实。
次日清晨,天地都是一片白色,众人走到河边洗漱一遍,才牵着牛驴往早市走。
“今日的雾气可真大,我都有些看不清路。”董仲清擦了擦额前碎发上沾着的露水。
“雾气大,今日的太阳也大,来赶集的人也就多,咱们带来的东西也能早些卖出去。”
“也是!”
若是下雨天,附近的人恐怕都不大愿意出门赶集。有些人赶集,也就是看着天气好,出门走走逛逛,看看热闹,若是遇上合适的东西,也就直接花钱给买了。
果然,当董伯年等人才将东西摆下,就有人开口询问。
那人问的东西正是晒好的各类野生菌和草珊瑚,山里的菌子多,他们家时常去山里捡菌子。
“好,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我如今年纪大了,也不怎么往山里去了,正好这段时日家里缺些茶叶,这些菌子我全要了,这把茶叶也顺带给我拿一把。”
“好嘞,这些一共是一千一百三十文,那三十文就给您抹了。”
“行!”
说着,那人极爽快地给了钱。
见一大袋菌子被人给收走,董家父子也极为高兴,剩下的那些肉又陆续有人询价,其中一人闻到他们的熏肉干上头泛着的清香,才知道他们熏干肉时还会放上一些桂花和花椒,所以那肉也会带着一些香味。
山里的花椒树其实不少,再加上之前去后山的桂花树那里摘了许多桂花存着,获取原材料也并不算复杂。
*
岑嫣这两日有些心不在焉的,时常望着出山的小路和远处的群山。
“嫂嫂,大哥他们会平安归来的。”
董繁枝站在她身后轻声说话。
“嗯,我就是,就是控制不住,总是去想这事。”她有些不好意思。
“今日下的这场雨水可真是冷啊,娘说咱们今日吃热锅子暖身,待会儿配上些小油菜,肯定很好吃。”
她们今日去地里扯了一把脆嫩的油菜苗,油菜本就是可以结出榨油的种子,含油量也比其他的菜要多些,吃起来的滋味也更鲜美,拿来下火锅正好。
“哎,我去拿些辣椒,做热锅子要加些辣椒和花椒才香哩。”说起做菜,岑嫣也被转移了注意力,她立马去专门储存东西的后房拿辣椒。
夏日时,那间房间就格外凉些,如今天气变凉,那间房倒是变得暖和了许多。
拿着辣椒来到厨房,许慧也将一盆洗好的菜放到灶上。
“河里的水也变凉了许多,我今日洗菜都有些不习惯,手指刺疼刺疼的,难受极了。”
“娘,既然这天冷了,咱们就用热水洗菜吧,若是一直用冷水洗,很容易得冻疮的。下次有什么菜,您也别洗了,叫我洗就成。”
说着,岑嫣将下头炉子里的火给烧上,许慧则往锅里加了一大瓢清水。
上头的烟囱里头的炊烟袅袅升起,外头的毛毛细雨和青烟撞上,烟似乎被细雨给洗刷了一遍,颜色也变得浅了许多。
“说起这冻疮,我的确是年年都长,自从去年开始,我手上就没怎么长冻疮了,估计真是这个缘故。行,下次咱们就用热水洗。”
自家从去年开始就用热水洗菜,起初她还觉得有些耗费木柴,如今看来,虽然耗费木柴,但却很有用。
岑嫣莞尔,见锅里的水开了,便将盆里的油菜下到锅里焯水。
这新鲜的油菜带着一些涩味,要焯一遍水才能去除那股子涩味,到时候吃起火锅来也更能入味。
第146章 山寨里有人去世
董伯年一行人走在山间的小道上,身上裹着严实的衣裳,最外层穿着的就黑褐、靛蓝的亮布棉衣,这两日山里下起了小雨,也就格外寒凉些。
“杨胜,这次多亏了你啊!”
吴大青感激地对着杨胜说话,他这次带下山的货物不少,卖货时手忙脚乱的,连个账目都算不清楚,好在旁边卖完货的杨胜帮他,否则他还不知道要忙道什么时候。
“谢什么?不过是顺手的事罢了,我也正好将东西卖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