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275)
大抵是在旁边看着几人吃饭有些无聊,岑嫣几人便开始将董伯年等人带回家的包袱都给拆开。
“呀,这衣裳料子可真软,还有这个,拿来做被子一定舒服。”
“这包是绢花啊,这里头的绢花可真好看。”说着,董繁枝将里头的绢花拿出来,一朵给许慧戴上,一朵给岑嫣戴上。
此时的岑嫣正在翻找包袱里头的丝线,董伯年下山之前,她就让他带些彩色的丝线回来。
没翻多久,她就看到一个略微大些的包袱,打开一看,果然就是各种颜色的丝线,丝线的色彩繁多,都把旁边的许慧和董繁枝迷得有些挪不开眼。
“这丝线的颜色可真多,真好看。”
“有了这些丝线,我就能绣出更好的衣衫,等回头我就给你们做衣裳,在衣裳上绣花!”
“呀,绣花的衣裳我可舍不得穿呢。”许慧是见过岑嫣的绣功的,那可不是一般的水平,都能去做大师傅了。
“哪里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呢?我也不忍心让我这刺绣的手艺生疏,若是小妹想学,我还能顺便教教。到时候绣出来,娘就只管穿。”
岑嫣始终觉得,做出的好东西就是给人用的,好手艺也是要传下去的,藏着掖着,最后什么都没了。
几人说着话,那边的董伯年也想起在山下卖的那两件衣裳:“说起嫣娘做的衣裳,我这次在山下可是卖了一个好价钱哩。”
董伯年还未说完话董仲清就抢着说话,还在手上比了个三。
“三两,那两件衣裳卖了三两银子!”寻常人做个衣裳也才几百文,如今两件衣裳就能赚一两多的银子,怎么能让人不心动?
“呀,嫣娘的手艺确实不错!”许慧笑的合不拢嘴,家里这是娶了一个好媳妇,这媳妇不仅识字,还会刺绣。
“我那天瞧见嫂嫂做的衣裳了,确实好看!”
岑嫣捏了捏董繁枝的小脸,道:“原先我是想给咱们几个做衣裳的,最后才做了两件,你兄长他们就说要下山,我便让你兄长他们带着下山去卖了,如今也好,赚了钱,咱们也能多些做衣裳的材料。”
“正好,入了冬,咱们每人都要添新衣,就一起给做了,枝娘也能跟着嫂嫂学学刺绣。”这就是一举两得的事。
“你们再翻翻,下头还有吃食呢,我们在山下见着有人卖,就买了些,还有一些能种的绿豆种子之类的,等明年开春咱们就种......”
*
等到第二日,董家不同于以往,早晨静悄悄的,生怕打扰家里的几个男人休息。
岑嫣走路都格外轻些,早起便用陶锅熬上了一锅菌粥,这菌子是今日早晨上山采的,她回来时见父子几人还在睡觉,索性将菌粥给熬上。
这菌子是在松树林里捡的,拿来熬粥格外鲜甜。
等到下午时分,山里似乎传来一阵奇怪的喇叭声,那喇叭的声音似乎有点像是有人去世时吹的喇叭。
大抵是远处传来的声音太吵,再加上父子几人睡的也有些多了,肚子也有些饿,便直接爬起来找吃的。
许慧抱着一堆柴禾进屋,眼睛却盯着山寨里传出声音的方向看。
“这是怎么了?有人去世了?”
“去世?”
之前岑嫣倒是听说过山寨里有老人生病,莫不是那个生病的老人去世了?
“蹬!蹬!蹬!”
董伯年走下楼,岑嫣看着他似乎有些没睡醒的模样,笑道:“睡一天了,这会儿肚子该饿了吧?我早便熬了粥,如今你来的正好,这菌粥熬的软烂,正好喝了垫垫。”
“娘子辛苦,我先去洗漱。”
“行,我给你舀一碗放到桌上。”在火上熬煮的粥热乎,拿去桌子上晾一会儿正好。
大抵是因为这香味太过浓郁,许慧肚里的馋虫被勾起,她忍不住道:“嫣娘,给我舀一碗,我也尝尝。”
岑嫣眉目带笑地应了,多拿了一个碗。
第147章 借猪
屋外下着细密的毛毛雨,似乎将整个山林漂洗成灰败的颜色,山顶上笼罩着乌青的雾气,每吸入一口冷气,身子都忍不住颤抖。
“原来是山寨里的吴夫子去世了,听说他病了有一段日子,最近这天儿冷,年岁稍大些的人确实会受不住。”
岑嫣将背篓放下,背篓里头装着的草都湿漉漉的。
“是啊,天气一冷下来,哪怕是门窗都关着,我还觉得咱们屋子里头有风,老人怎么会受得了?”将背篓里的青草野菜拿到大竹筛子里摊开晾晒。
“外面的雨也不知道要下多久,走在外头,我感觉路旁的那些野草野菜上头都沾了许多的水,刚才还不小心把我的鞋袜沾湿了,黏黏腻腻的,真是难受。”
岑嫣不停地往外头看,因着下雨,今日的光线不大好,屋内比往常昏暗许多,让人的心里有些闷闷的。
“下次再这样,你就别跟着我出门了,不说衣裳鞋袜沾水难受,也容易染上风寒。”
“好。”其实她也不是喜欢出去,就是家里闷闷的,她在家待着也有些难受,还不如跟着出门。
她已经很小心了,哪里知道这雨水还是渗漏到她鞋里去?
“回头天晴了,我一定要多割些草晾着,等到下次再下雨,也不必如此麻烦。”
“家里那么多的兔子,估计存不住多少就又要耗费光。”许慧说着话,将锅内的猪食舀到木盆内,此时大锅里的猪食极烫,得早早地拿出来晾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