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283)
走在后头的董伯年瞧见岑嫣在沉思,前头有一块大石头,若是不注意,恐怕要摔一跤,他上前用手扶着她,开口询问道:“娘子,你在想什么呢?”
“啊?”
她回过神,瞧见前头的大石头,才开口道:“没什么,就是觉得山里的这些人家可真热闹。”
董伯年回头看了一眼,点头道:“确实,山寨里的人只要得了一些好吃食,必定会招呼人吃饭,几乎是三两日就会有一个席面。”
前头走着的董仲清听到董伯年的话,若有所思。
之前在山下时,有人说天子开恩,可以让人办户籍,当时他还激动了许久。
如今对比山寨里的生活和山下的生活,他倒是有些明白兄长的意思了。
人生在世,不就是吃吃喝喝,好好地过完一生么?
当初在花溪村的时候,村里人可不会像山寨里的人一般,除去平时往上交粮税打点官爷,普通百姓根本就剩不下多少吃食。
哪里想山寨里的人靠山吃山?
春夏秋冬都有各种各样的吃食,除去买日用品不方便,山里可真是太好了,就好像书里说的那什么?
桃花源。
第151章 牛瘪火锅
来到吴三叔公家,首先就闻到一股草药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附近,当走近厨房时,草药的清香也会变得愈发浓郁。
屋门口放置一桶干巴发绿的草料,似乎是被拧过的。
这时,屋内的吴寒蝉见董家人到了,便招呼几人进屋坐下。
“师父,你们来的正好,这牛瘪汤刚刚烧滚。”
说话间,几人已经围着火炉坐下,火炉上立着一个铁制的三角撑架,一口黑色的铁制小锅内熬煮着一大锅绿色的汤。
随着汤的不断翻滚,早就下到里头的牛肉、牛杂、辣椒、沙姜、花椒之类的香料也在不断地翻滚,泛出一股诱人的香气。
吴家今日的客人不少,吴寒蝉招呼着几人坐下,给几人递了饭,才去别处帮忙端碗添饭送酒水。
看见碗里热腾腾的米饭,几人肚里的馋虫被勾了起来,开始夹着炉子上滚开的肉菜。
“今日咱们可得多吃些,汤底的百草可都是昨日去山上割回家的新鲜草药,这牛也是今早现杀的,可好吃了。”
“哎。”
众人应声,忙将肉放到嘴里,这牛肉似乎提前炖过一遍了,入口的柔韧度刚好,再配上鲜草汁的味道,味道也是一绝。
围炉不远处放置了一盆新鲜的蔬菜,鲜嫩水灵,岑嫣吃过几口肉菜填了肚子,才用木盆内的筷子夹了些新鲜的蔬菜放到滚开的锅里煮。
当带着水珠的菜放入锅中,锅内绿色的汤汁也平静下来。
众人跟着用筷子压了压,菜叶才完全浸入绿色的汤水中。
轻嗅着牛瘪汤的味道,岑嫣想起刚才在门口瞧见的一大桶碎草料,忍不住开口询问:“这是草药捣碎做成的汤吗?”
“师母,这的确是草药捣碎挤出来的汁水,只是这汁水不是咱们人捣碎的,是牛胃里的碎草料。”
此时,吴寒蝉已经忙乎好,端着一碗饭坐到凳子上。
接着,他夹住一筷子肉,小心地放入口中,那块肉似乎有些烫,他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而这边的岑嫣已经有些呆住了,牛胃里的草料?这也能拿来做菜?
她属实有些震惊,但刚才她也的确尝过味道,这东西确实不错。
其余人也愣了一会儿,似乎是有些不可置信。
吴文兰看出几人的窘迫和担心,才道:“这牛啊,有四个胃,按照消化的顺序,分别是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牛瘪汤是利用瘤胃到重瓣胃里头没有被消化完全的草料清洗出来的,这种草料只是经过牛胃的发酵,没有被完全消化,咱们也能吃到更加正宗有效的百草汤。”
牛胃和人胃不一样,牛胃能消化分解出来的草药,人胃分解消化不出来。
昨日喂给牛吃的草药都是挑选最嫩的好几种草药,这种从牛胃里发酵过的草药汤,对于延年益寿都有很好的效果。
听完吴文兰的解释,几人这才放下心继续吃。
“这百草汤似乎还有些苦涩,不过,确实很香!”董仲清听完了吴文兰的解释,忍不住又夹了些牛肉,还舀了一些百草汤浇到饭里。
听到夸赞,吴寒蝉便道:“这百草汤加了胆汁熬了一早上,自然会带些苦味。但吃了能治病,每次吃这个牛瘪汤,我爷爷都会让我们喝一小碗百草汤。”
从前岑嫣就听人说起过,药铺里的某些药材是用特殊的东西制成的,比如老鼠屎、人黄......
这东西估计跟那些东西类似。
她笑眯眯地道:“既然是草药熬制的汤,咱们自然要多吃些。”
这时,锅里的绿色汤底又沸腾起来,锅里的菜也熟了,每人都夹了一筷子,锅里的菜也被清空,岑嫣才又往里头加了些新鲜的菜。
“呀,董老哥,你怎么在这里?”吴世围的脸色似乎有些红,似乎是喝了不少酒。
也不等董承志回答,他又道:“走,跟我换个桌喝酒去。”
说罢,他便不管不顾地拉着董承志去了另外一桌。
两人拉扯间,吴世围还趔趄了一下,坐在旁边的董伯年伸手扶了一下,也被对方顺手拉走。
岑嫣等人看到这一幕有些哭笑不得,可没一会儿,吴竹蝉就往她们这一桌送了些酒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