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292)
山寨里的人们时常聚在一起过节,对于做这些酒席的事情自然格外的麻利,很快就将酒席给办起来。
有些人家趁着这热闹凑了一些糯米,说是要一起做糍粑吃,董家也凑了一点糯米出去,山寨里顺便过了个糍粑节。
春日里吃糍粑是山寨里的传统,捣碎糍粑的大石臼是山里一户人家的,就摆放在鼓楼前的正中央,旁边还生了好几个火盆,人们围在火盆旁边烤肉。
鼓楼附近弥漫着肉的香气,一部分捶出来的糯米早就做成一个个的糍粑,那些糍粑摆放在旁边的长桌上,若是有人想吃,直接去长桌上拿。
另外一部分人则轮流拿着木槌敲击冒热气的糯米,将糯米捣碎成黏乎乎的一团,最后再捏成一个个的小圆球放到长桌上。
旁边的人就在石臼旁鼓舞,喝彩,唱着极其有节奏的歌谣,木槌跟随口号不断地敲击,等到最后敲成白色的一大团,人们欢笑着将糯米捏成糍粑。
岑嫣也跟着参与进去捶了几下,发现做糍粑实在是太耗费力气了,便想着去捏糍粑,没想到刚捶成一团的糍粑极其烫手,她勉强做了一个小巧的糍粑。
“嫣娘,咱们还是去烤糍粑吃吧?将糍粑放在火上烤,等到烤的差不多之后,撕开糍粑最表层的糊香锅巴,配着冒着油的麻香鲜肉,那滋味可不是一般吃食能比的。”
“行!”想着自己的确什么都不会干,在这里也只是添乱,还不如去吃些烤肉。
她推了推旁边的董繁枝:“枝娘,咱们去烤肉吧?”
“好。”董繁枝应了一声,随后将手里的捏着的小糍粑高高举起,“嫂嫂,你看我做的糍粑好看吗?”
董繁枝手上的糍粑被捏成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依稀能瞧见几分小黄的影子。
“捏的真不错。”岑嫣忍不住捏了捏董繁枝的脸,随后拉起她的手,往旁边烤肉的火盆边上走去,董伯年正坐在那边烤着肉。
岑嫣几人坐到他身边,他立马给几人夹了几块刚烤好的肉,那肉正泛着油,滋滋作响。
“快些尝尝,这肉上面加了些野花椒粉,倒是去了些味儿,味道还不错。”
“哎!”
岑嫣自如地将一块糍粑放到火上烤,董伯年则将一些肉上滴着的油刷到糍粑上,糍粑吸取油脂,不断地翻面,最后变成了黄褐色,董伯年才小心地将糍粑上的表皮撕下,递给岑嫣。
“刚才我瞧见许多人都这般吃,可香了,又香又脆,比咱们家饭锅里的锅巴还香。”
“嘿嘿,咱们寨子里的人格外爱吃糍粑,所以也琢磨了许多糍粑的吃法。我最喜欢烤着吃锅巴,其次是将锅巴切成块儿,加上一些春日里切碎的菜苔一起煮,那味道格外美!可惜现在的白菜还没冒苔,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吃。”
吴文兰有些遗憾,觉得嘴里的烤肉也不香了。
岑嫣咬了一大口沾了肉香的糍粑锅巴,当锅巴在口中爆香的那一瞬,她忍不住点了点头,仔细地品味口中的鲜甜。
“真好吃啊。”她不住地夸赞,看了看远山的雪,她安慰吴文兰,“我看着这两日也开始变暖了,再过些日子就能吃,到时候你可得叫我一起吃,我也要跟你学学怎么做糍粑。”
“做糍粑也不算复杂,比如我说的菜苔糍粑,先放入油烧热,再放入切好的菜苔,炒制一会儿便加入水,等到水开之后再下入切成片状的糍粑煮一会儿,便完成了!”
“那这东西也不复杂,到时我在家里试试。”
两人聊起美食,就有说不完的话,在两人不注意的地方,董伯年和董繁枝早就将糍粑剥了一圈又一圈,待到两人回神时,糍粑只剩下一小圈了。
似乎是察觉到两人的眼神古怪,董繁枝又去拿了几个糍粑,两人的面色才恢复了几分,而董伯年一边烤着糍粑,一边乐呵呵地看着几人吃东西。
过了十五,天气果然就越来越暖了,路上的雪也渐渐消失,只有远山上还是一片雪白。
因着冬日里各种各样的耗费,家里的柴也不算多,董承志便带着一家人进山去砍柴。
俗话说的好,正月是一年之中的头一个月,头一个月就进柴,说明家里也能进财。
第156章 以工代学
虽说天上的太阳时不时地从云头探出来,但在山间走着,仍旧能感受到一股冷气从山间吹出来,打在人的脸上,就像有一把刀子似的,不住地往脸上划。
路旁都是一片枯黄灰败的场景,去年残存的芦苇等野草,东倒西歪地在道路的两旁。
因着这些灰败萧条的景,下方的溪水看起来都格外冷冽些,一点儿生气都没有。
黄泥的路上时不时出现一个小石子,若是不注意的话,直接用脚踩在上面,那可是会疼好一会儿的。
岑嫣仔细看着地上的路,生怕一个不注意就踩到石子。
一行人走过横跨溪流的木桥,来到另一片原野,继续走着带着些许坡度的山道。
大抵是走的路确实有些长,岑嫣的额角开始发热,等走到目的地时,额头上的汗水早就打湿了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