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57)
董伯年因着白日里早就睡够了,此刻也不着急做什么,只是暗暗地盯着岑嫣看,岑嫣似乎已经习惯他的目光了,也就不再管对方。
“娘子,你真好看。”董伯年和熙地笑。
“你生病了竟还不好好休息,快躺下,若是让娘看到了,指定要说你。”岑嫣嗔道。
董伯年却淡定道:“这么晚了,娘才不会来管咱们小夫妻的事情。”
“那我能管吗?你身上还有伤呢,快些把伤养好,咱们也能快些赶路。”
说着,岑嫣走上前想要把倚靠在床头的董伯年扶着躺下,却被董伯年反手握住柔胰。
“娘子,你不陪着,我睡不着。”董伯年忽的调侃起岑嫣来。
“我这头发还没干呢,等头发干了我再睡,要不然啊,湿头发可能带来许多不好的病。”岑嫣顿了顿,又继续盯着董伯年看,“倒是你,如今这境况,莫不是烧了?”
说完话,岑嫣觉得面颊微红,又往别处看去。
董伯年极喜欢小妻子这害羞的模样,他道:“把帕子拿过来,我给你擦头发吧。”
岑嫣却摇头:“不用,我看会儿书,让这头发自个晾一会,这头发就干了。”
“没事,我今日睡的足,你就在那看书,我给你擦头发。这头发早些干,你也能早些休息。”
岑嫣还想拒绝,但拗不过董伯年的坚持,也只好随他去。
她看着那本书中记载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法子,例如种地法,例如消毒法,杀虫法,还有造纸法......总之这书中记载了日常能用到的大部分法子,她没真正下地去干过活,到底不明白地里庄稼的事情。
想着董伯年之前跟着家里人种过地,她头也不回地问了董伯年一些种地的细节,发现书中说的很多种地的法子都能跟董伯年说的东西对得上,只是有一部分东西董伯年也没听说过。
她想,若是到时候有机会,能够试着验证一番也是好的。
最重要的是,这书中记载的造纸法,若是真的能用得起来,那倒是一件很大的好事。
当下书铺中卖的纸张书籍都是十分昂贵的,若是真的能通过自己造出纸张,甚至能够达到纸张量产,那些普通家庭读书也就没有那么艰难,至少在读书习字上的用度会减少许多。
想到这里,岑嫣一脸喜色地同董伯年分享。董伯年听了,却只是笑。
“娘子,你忘了?咱们现在可是逃难,而且咱们要去的目的地可是山里,以后咱们也是要住在山里的,哪里来那么多孩子读书识字?”似乎觉得自己说话有些重,董伯年又继续道,“不过,以后给二郎、枝娘还有咱们的孩子用倒是不错,反正你我也识字,以后就好好教导咱们的孩子。”
“哼。”
岑嫣也听出了董伯年说的现实,现在天下大乱,那些读书人大都是为了获取功名才读书识字,若是没有朝廷,他们去哪里考取功名?
估计到时候读书的人都没有多少了,毕竟乱世中的生存问题都是十分严峻的。
不过她相信这书上记载的东西总还是有用的,她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就这样,董家人在青州城内住了大半个月,董伯年的伤也在一天天地好起来,等到半个月之后,董伯年已经能够下地走动,行动自如了。
只是在这里住的这段时日,隔壁的陈大花经常来串门,许慧虽然有意避开,但架不住对方热情。
“我找到我闺女了,她被辗转卖到青州城,最后被卖进陆大人府上。”
岑嫣听了这消息,心中陡然一惊,表面上默不作声,其实内心早就激起惊涛骇浪。她把豆角拿到太阳底下晒,预备到时候逃难的时候能够吃些菜干。
“那你的这两个月的辛苦也不算白费,最后还能找到自家闺女的踪迹。”许慧自从知道陈大花的事情之后,跟她说话都带了几分小心翼翼,而她这份小心翼翼在陈大花看来却是尊重。
陈大花觉得自己以前在花溪村里跟个透明人似的。当初她离开丈夫寻找女儿,一方面是看清了罗老实的本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闺女。哪怕路上遭难,她却通过这些苦难认清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这样的她能够得到‘熟人’许慧的夸赞和尊重,她就愈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值得的。
再加上她最近这段时日找到了闺女,她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
“可不是嘛,二丫现在过得很好,还被选到陆夫人院子里去伺候,每个月的月银都有不少呢。”
说着,她就对着许慧比了一个数字。
“这么多?”许慧有些惊讶,怪不得那么多人想要做人奴才,原来每个月能领这么多银钱,倒是比寻常人家的日子过得好。
“可不是嘛,听说这守城的大将军就是这陆夫人的夫君。”陈大花有些得意,她闺女知道她去,还特地给了她一大袋银子。
“呀,那可不得了呢!你现在常去看闺女?”
“也不是经常去,她不是陆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所以没那么忙,前些日子我还能时常去看她。只是最近这几日,陆夫人好像要回娘家,她们都有些忙,这几日也没托人带消息了。”
说起这个,陈大花就有些遗憾,如今闺女给别人做丫鬟。虽说是过富贵生活,但她却不能时常看到闺女,心中其实也有几分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