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三岁小奶团,她是阎王的亲闺女!(176)
三宝更是大言不惭,“我当然是为了保护妹妹,我妹妹不上,我就不上。”
里正老婶听了,哈哈大笑。
“对对对,不着急,以后再上,咱们小元宝还小呢。三宝你保护妹妹也是对的,你们兄弟三人,有哥哥们上学考功名就行了,用不着个个都当秀才。”
“里正奶奶,您真通透,说得太有道理啦。”
这时候里正老叔拿着大烟丝袋子从里屋走出来咳嗽一声,院子里说笑的人都看了过来。
蔡氏忙把来意简单地说了一番。
里正老叔让他们进堂屋说话,给她们上了茶,点心,果子。
“你们家田地的事情,我这两天就一直在考虑,马上准备春耕了,你们家这种情况,没人能种,只能请佃户,我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认识的适合的人,正准备问你们娘几个……”
“没有,没有,想请老叔您帮忙找个靠谱的人。”蔡氏忙道。
“嗯,靠谱的自然是找我们本村的人,汤家村几百户人家,有田地的不多,好多都是给附近的地主家里做长工或者短工的,有种地经验的人不少,老实本分的也有,家里人口也不能少,最好是包给一家人,你们这二十亩田地可不少,人少了种不了,你们分包出去又麻烦,还有往年这二十亩田地都是种的什么农作物,你们现在想种什么?都要考虑进去……”里正老叔抽一口烟,不疾不徐道。
蔡氏感激,“多谢里正老叔帮忙考虑周到,我们都不懂,就年前种了一些萝卜,现在萝卜都收获了,因为是上好的水田,所以,要种水稻,之前也是种的水稻。”
里正老叔说起种田来,头头是道,“种水稻的话,更需要经验了,水稻难以伺候,容易长杂草,生虫,水多了烂根,水少了,影响产量,水里头还容易长东西吃秧苗,什么时候该大水种植,什么时候该小水种植,什么时候晒田……”
说这些种田的事情,小元宝都听不懂。
但她知道,大人们在说正事儿。
于是,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喝茶水。
两条羊角小辫子,水灵灵的大眼睛,圆乎乎的小脸,白嫩嫩的皮肤,超级可爱。
让人怎么看,怎么爱。
蔡氏道,“这些我们都不懂,老叔帮我们看着办!”
里正老叔道,“那行,我去帮你问问,村里好几户人家,都适合种你们家的田,我看看他们哪家愿意,佃金一年是多少?心里有谱吗?”
“全凭老叔帮忙做主。全权委托,老叔您见多识广,肯定不会让我们吃亏,也不会让佃户吃亏的。”
“那行,我知道了。”里正老叔点头。
确实,他不会让小元宝家里吃亏,同样也不会让村里的佃户吃亏。
他自会衡量,公平公正,他也不会拿一个铜板,这本来就是属于村里,他该管的事情。
第153章 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说完正事儿,三宝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里正爷爷,最近有风声,咱们百里镇附近有强盗出没,不知道会不会来咱们村里……”
这是大宝二宝交代他的,一定要在里正爷爷的面前提一嘴。
看看里正爷爷如何的反应。
“强盗?最近几年,咱们百里镇周边都很太平,没听说附近有什么出名的强盗窝啊!再说了,咱们百里镇不是特别富有的镇子,四处都是荒山野郊的,会有强盗来吗?你们是从哪里听说来的?”
蔡氏赔笑道,“就是昨天去镇上买鱼苗,听人闲话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正说着,外面儿子汤大江回来了。
“爹,知书学堂下来了老夫子,来咱们村学里选人了!要不要去看看?看看咱们家柱子能不能选的上。”
进屋,发现屋内还有蔡氏母女几人,顿时腾得脸色一红。
有些尴尬道,“小元宝也在啊!小元宝今天咋没有去上学……”
小元宝从椅子上,哧溜就往下面跑。
“现在就去上学,去村学看老夫子去喽!”
她哪里是去上学,分明就是想去看热闹。
三宝第一个响应。
两个小家伙急冲冲的就往村学里跑。
后面几个大人也会心一笑,跟上去。
都有孩子在村学里上学,都想去关心关心。
知书学堂下来,选学生可是大事儿。
一年一次的。
去年汤家村都没有选上一个娃。
王家村倒是选上了好几个,王天狗就是其中一个。
去年汤家村没有面子了。
“走,去看看。”里正老叔不管是自家柱儿,还是村里的其他孩子们能选上,他都高兴。
里正老婶亲热地挽起蔡氏的胳膊,“你们家大宝与二宝也在村学里,兴许能选上一个呢。”
蔡氏失笑,“您这话太不靠谱了,柱儿选上有可能,柱儿毕竟在村学里打了好几年基础了,我们家大宝二宝是初六才去上村学的,拢共没两个月的,哪能选得上呢,我倒是看好柱儿。”
里正老婶心里对自家大孙子没有底,“柱儿估计不行,以前念书就是一般般,去年出了那档子事,又影响到他了,不过,能不能选得上,都无所谓,咱们家现在不求柱儿高名大利的了,只求他平平安安,健康长大就成了。”
“可不是嘛,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福气。”蔡氏顺着她的话说。
里正老婶瞅了一眼,最前面蹦蹦跳跳的小元宝,探口风道,“对的,平安就是最大的福气,以后再娶个旺家的好媳妇就好了,像小元宝这样的,对了,小元宝是不是与王家村的王天狗定了亲还是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