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冠六宫(清穿)(232)

作者: 春风序 阅读记录

圆团儿亦是连忙跑到屏风后去报喜:“皇上皇上,主子醒了!主子醒了!”

宁欢浑身都难受,蹙着眉正想说什么,便蓦地听见“砰”的一声,似是有什么有什么落地的声响。

再抬眸便看见皇帝急急朝着她走来。

皇帝连忙坐到宁欢身侧,紧紧握住她的手,又是高兴又是担忧地问道:“怎么样,还难受吗?”

看见他,听见他的声音,宁欢才仿佛真正清醒过来,感受到脑袋传来的不适,她霎时委屈地不行,一瞬便眼泪汪汪的了:“难受……头昏……还疼。”

皇帝见她这般虚弱又委屈的模样,心疼得不行,连忙为她拭去眼角的泪花,又柔声哄道:“乖,不哭不哭。”

一边哄,他一边为宁欢把脉。

确定是如外头那帮太医所说的症候后,皇帝一直凝着的眉才稍稍放松些。

好歹先将她的风寒治好再谈其他。

他扶着宁欢坐起来,让她靠在自己怀中,一面为她拭泪,一面柔声哄道:“乖宝儿,不哭了,咱们喝完药就不难受了。”

谁知宁欢更委屈了,呜呜咽咽地:“不要,不想喝药,苦。”

皇帝虽心疼她,却更希望她身子快些好起来,便耐心哄道:“宝儿听话,不喝药会更难受,喝了药一会儿头就不难受了,好不好?”

宁欢在他怀里默默委屈了一会儿,才哑声问他:“我这是怎么了?”

皇帝顿了顿,抱着她道:“风寒,在热河就埋下病根,到草原你身子弱受不了这样燥郁多变的气候,便病倒了。”

宁欢委屈:“我都多久没得过风寒了。”

皇帝心疼地抱紧她:“是啊,所以一下就病得这般严重。”

宁欢哼唧着接受了这个说法,却不知从背后抱着自己的皇帝,眸色压抑地暗了几分。

皇帝百般哄着宁欢服了药,没多久她便又昏昏沉沉地睡过去。

皇帝坐在床边,看着宁欢苍白无血色的脸和唇,眉间的郁色浓得化不开。

确定宁欢睡熟后,皇帝才从内间走出来。

宫人和太医们跪了一地。

皇帝面色疏冷而威严,冷声道:“娘娘自热河以来吃过的用过的东西全部给朕好好查一遍,若有瞒报者,杀无赦!”

他不相信一个小小的风寒能将宁欢折腾成这般模样,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要为宁欢清除隐患。

宫人和太医们连连叩首应是,盛怒之下的帝王,威压令人胆寒。

皇帝无意间瞧见帐子里摆放着的草原特有的花草,他本想随手抽一枝出来,又想起里面的小姑娘是如何宝贝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便顿了顿,只是轻轻碰了碰宝瓶中的鲜花。

他想了想,又道:“再去给朕找几个蒙医来,协同太医院的太医一同查探。”

太医们学的都是正统的汉家医药,此地又处蒙古,若是混了蒙古草药进来太医们不一定能分辨出来,还是让蒙医一同查探更让人放心些。

皇帝转念又想,既然都叫了蒙医,再叫几个满医也无妨:“再去寻几个满医,最好是了解关外药材的老满医,与太医还有蒙医一同给朕查。”

李玉额间的汗哗哗的流,自小主子病倒,就没见皇上的脸色好看过,那低沉疏冷的气压活活能将人冻死。

他忙不迭应了:“嗻。”

只盼这些蒙医满医能发挥作用,让小主子快些好起来,他们也少受些罪。

面对盛怒冷面的皇上,他们真是没几个脑袋够砍啊。

皇帝扫了一眼帐中跪了一地的宫人和太医:“查探令嫔娘娘一切吃穿用度之事一律秘密进行,若是让朕知道你们走漏了消息,小心你们的脑袋。”

他的声音淡漠甚至是平和,但就是这样轻淡的一句话却让跪在地上的宫人和太医们止不住地颤栗。

帝王之威,哪怕他只是云淡风轻地说一句话,也足以让多数人颤栗畏惧。

跪地的众人连连战战兢兢地叩首:“微臣(奴才)遵旨!”

他们知道,皇上的话不是说出来吓唬他们,作为掌握天下人生杀的帝王,皇上是真的能要了他们的命。

*

时间一日日过去,宁欢连着喝了好些天药也不见明显的好转,依然是每日昏昏沉沉地,大半日都在睡着,就算有清醒的时候也是恹恹的,半点精神都没有。

皇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知她这是许久不生病,一病又是在草原这样不适合养病的环境中才一直拖着不容易好。

奈何别说回宫了,就是从坝上草原回热河行宫的路程都漫长崎岖,一路颠簸更不利于宁欢养病,无法,皇帝只能让宁欢在草原养病。

皇帝心中担忧着急,更是没什么心情围猎,奈何祖宗规矩又在那儿,他便每日匆匆完成任务而后迅速折返去看顾宁欢。

这日天气好,娴贵妃从帐中出来准备在草原上散散步,便见皇帝面色冷峻地骑着马从围场出来。

娴贵妃抬头望了望天色,奇道:“还这般早,皇上怎么回来了?”

翡翠抿了抿唇,提示娴贵妃看皇上离去的方向。

娴贵妃顺着看去,只瞧见皇帝匆匆往大营去的背影,没一会儿甚至连皇帝的背影都看不见了,可见其急迫。

想着方才瞧着皇帝疏冷的面色和周围人如履薄冰的模样,娴贵妃面色沉下来,不禁撇了撇嘴:“不就是个小小的风寒嘛,瞧皇上急得。”

如今整个围场谁人不知,自令嫔病了,皇上便着急上火得跟什么似的。令嫔这一病又来势汹汹,迟迟不见好,皇上的心情也愈发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