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冠六宫(清穿)(310)

作者: 春风序 阅读记录

片刻,他又再度投下一个重磅的消息:“照春投江殉主了,你知道吗?”

孟春霎时惊愕地看向皇帝:“殉、殉主?”

皇帝神色漠然。

他也没想到会有如此之事。皇后崩后,原本他也准备了结了照春这首恶之人,却没想她反倒先一步投江自尽,倒是便宜她了。

照春最后的那一声惊天哭喊让附近的望春和路过的宫人都听见了,虽然也还没找到尸首,但也基本可以确定照春是没了的,毕竟满人并不擅水,基本都是旱鸭子。皇后宫中的人更是如此,连皇后都是,不然皇后也不会因为落水无法自救而在水中呛了许久,最后甚至没了命。

这几日落水的人倒是多,皇帝心中凉凉一笑。

他眉眼动了动,又轻飘飘地问了一句:“那你觉得她究竟是忠心殉主,还是畏罪自尽?”

孟春下意识否认道:“不,奴才从未将这些事说出去过,除了皇上,无人知道她都做过什么,她应当也没有察觉,不至于畏罪自尽。”

皇帝的神色有些意味不明:“是吗?”

“照春对皇后娘娘最是忠心,不然也不会……”孟春顿了顿,苦笑道:“殉主的确是她会做的事。”

皇帝似乎也不意外她的回答。

皇后崩逝,照春这个首恶之人也死了,也该了结了,皇帝神色淡薄。

而后,他便疏淡地开口:“你们都是皇后的陪嫁侍女,既然照春殉主了,那你们三人也一道跟着去伺候皇后罢。”

孟春惊惶地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皇上——”

“不——您,您说了奴才为您办了事,您一定不会亏待奴才的……”她恐慌地膝行过去,努力想去抓皇帝的衣摆。

皇帝轻轻往后一退,李玉和圆盛也飞速地制住孟春。

“背主攀附,死不足惜。”他轻描淡写一句话便定下孟春最后的结局。

“不——”

孟春还欲哭求,李玉眼疾手快地忙拿手帕堵住她的嘴,与圆盛合力将孟春拖下去。

皇上最不喜吵闹。

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殿中,落下斑驳的影子。

顺着望去,看到龙舟外明亮的天光,皇帝微微出神。

又是新的一天了。

第125章

五月初二,还京师,大行皇后梓宫至京,奉安於长春宫。上谕文武百官及内外命妇,皆于于城门前缟服跪迎大行皇后梓宫。

上辍朝九日,服缟二十七日,着令所有妃嫔、皇子、公主为大行皇后穿孝。满朝文武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日内,停嫁娶止作乐;天下军民,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准嫁娶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

这样的丧仪规格,在本朝,在大清入关以来,可以说是空前的。

五月初八,皇帝钦定大行皇后谥号为“孝贤”。帝曰:追思皇后之淑德,惟朕知之为最深,畴咨谥典之隆称,自朕衡之而允协。惟贤与孝,实乃兼优,曰孝且贤,词无溢美。兹以册宝,谥曰孝贤皇后。①

孝贤皇后丧仪过后,宁欢便病倒了。

她这一病很是吓了皇帝一跳,因孝贤皇后崩逝而持续了多日的冷寒狠厉险些变得愈发狠绝。

好在她只是因为太过神伤太过疲累而害了一场风寒,喝药养了几日也就慢慢好了。

于是皇帝除了要费心朝政之事,整治在孝贤皇后丧仪上不够尽心的大小官员,还要时时来永寿宫照看宁欢。

因为某些原因,皇帝并不愿意宁欢待在养心殿看到他手段狠厉处置其下官员的场景,怕吓到她,也怕政事繁多扰了她,不利于她养病。于是,便自己麻烦些,时常往返于养心殿与永寿宫之间。

此刻宁欢准备喝药,皇帝便掐着时间过来,在一旁陪着她。

看着那漆黑还不断散发苦味的汤药,宁欢下意识别开眼去。

皇帝亲自接过药碗靠近她,柔声哄道:“乖,先喝药,喝了药马上含一块糖莲子就好了。”

宁欢的面色还有些苍白,神色倦怠地看了他一眼,倒也没如往日那般撒娇闹腾,反而直接接过他手中的药碗一饮而尽。

喝了药,皇帝便伺候她漱口,又立马喂了一颗甜腻的糖莲子给她。

宁欢含着糖莲子,感受到口中渐渐泛开的甜意,紧蹙的眉才慢慢松下来。

她又靠回窗边的迎枕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蓝天出神。

看着她依然红肿的眼,皇帝心中轻叹一声。

每日夜里都要哭,怎么哄都没用。就算前一晚哄好了,第二日夜里怕他担忧便自己偏向一边默默掉眼泪。

若是哭出声还好些,可她怕吵着自己,就那样安安静静地落着泪,皇帝发现后心都要碎了。

皇帝上了炕,将宁欢抱入怀中。

殿内伺候的宫人见此,便悄声退下了。

皇帝抱着她,声音无比低柔地哄道:“御花园的莲花都开了,咱们出去走走如何?”

宁欢迟缓地眨了眨眼,而后道:“不想去,我哪儿有心情赏花。”她的声音逐渐低下去。

皇帝便接着哄道:“好,不去,过些日子咱们到园子里去,那儿的莲花开得更好,园子里也凉快。”

皇帝说的园子便是圆明园和畅春园。自他即位后便又开始陆续扩建改建的圆明园终于于去年竣工,是以当时便也定下了今年夏日要去圆明园避暑的事宜。

“去园子?”宁欢轻声重复了一遍,而后下意识喃喃道:“姐姐都没去过……”

她眼中又有泪忍不住地顺着眼角滑落。

皇帝又心疼又无奈,到底只能先给她拭去眼泪,再哄道:“别哭了,哭多了伤眼睛,你这双眼睛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