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冠六宫(清穿)(350)
皇帝自是不知李玉在想什么,听到李玉的话,皇帝才想起来,原来白常在是娴贵妃宫中的人。
略一思索他便大概猜到娴贵妃的目的。
自先皇后崩逝后,娴贵妃行事倒是越发大度雍容了,所图甚大啊,皇帝似笑非笑地想。
看了看书中的内容,皇帝还是放下书,道:“让她们进来罢。”
他倒要看看娴贵妃是不是想闹什么幺蛾子,皇帝漫不经心地转了转手上的扳指。
李玉应声后便走去外面引娴贵妃和白常在进来。
站在清晖阁廊下的娴贵妃听到李玉的话,面上的笑意愈发浓了。
皇上愿意见她,早知道今日就不带柏芙烟来了,娴贵妃又满意又可惜。
这般想着,娴贵妃不由看了眼身侧穿着浅粉色衣裙的白常在,她的眸中划过几分满意又划过几分厌恶之色。
但最后娴贵妃到底只是压低声音警告道:“这是本宫给你的机会,你自己好好把握,不要让本宫失望。”
白常在始终低着头,心中发苦,又怕又委屈,最后却不得不轻声应道:“是。”
李玉走了几步,回头见娴贵妃还远远落在后面,便放慢脚步等着娴贵妃跟上。
见此,娴贵妃端和一笑,带着白常在跟上李玉的步伐。
娴贵妃带着白常在款款走入内室,二人行礼:“臣妾(嫔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免礼。”皇帝淡声叫起。
“谢皇上。”娴贵妃和白常在慢慢站起。
皇帝这才向娴贵妃和白常在投去一眼,这一眼却看得神色蓦地冷下。
娴贵妃看着皇帝冷淡的神色,竟也不觉有异。
毕竟这几月以来皇上一直是这样的脸色,疏冷淡漠得很,除了在令妃面前脸色好些,旁人哪个不是在他的冷脸下战战兢兢度日。
思至此,娴贵妃心中难以抑制地一窒,但她面上却依然笑着:“皇上,秋日寒凉,臣妾想起从前在关外时咱们总是依时节而食,这时候关外的山珍最好了,臣妾得了些便特意炖成山珍雉鸡汤,皇上尝尝?”
皇帝神色不明地看着娴贵妃:“你有心了。”
娴贵妃莫名有一瞬的胆寒,但她只当是错觉,又端然笑道:“在外打理宫务,在内照顾好皇上,这都是臣妾应当做的,臣妾也时刻挂念皇上的身子,皇上何须同臣妾这般客气。”
她又轻轻推了推白常在:“白常在,快去替皇上盛汤。”
白常在心下一颤,埋着头低声应了:“是。”
看着白常在这怯懦的模样,娴贵妃简直恨铁不成钢,可是来都来了,只能让白常在去到皇上身边了。
白常在拎着食盒走到皇帝身侧,始终低着脑袋不敢看皇帝,她颤着手将食盒中的汤碗取出。
她轻声道:“皇上……”
皇帝神色淡淡地看了一眼她身上海棠粉色绣木芙蓉的旗装。
因为白常在低首为皇帝奉汤,是以皇帝也将她旗头上的发饰看得愈发清晰。
看见她发间十分眼熟的钗环搭配,皇帝的神色愈发冷寒。
接过白常在奉上的汤碗时,皇帝手一松,汤碗霎时滚落于地,碗中的汤水洒了一地,也洒在皇帝的衣摆上。
皇帝霎时斥道:“放肆!”
这样出乎意料的一幕让娴贵妃愕然,她没想到白常在竟这样不争气。
但是再气再后悔也没用了,此刻平息皇上的怒火才是要紧事,娴贵妃忙不迭地跪下:“皇上息怒。”
白常在早就伏跪于地瑟瑟发抖了:“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皇帝声音疏冷:“抬起头来。”
这话是对白常在说的,娴贵妃跪在地上,悄然望过去。
白常在颤颤巍巍地抬起头,却始终垂着眸不敢看皇帝,等待着皇帝的审判。
皇帝声音淡漠道:“你这身打扮,知不知道什么叫东施效颦?”
闻言,白常在眼睫轻颤,身子也开始瑟瑟发抖。
娴贵妃更是惊愕地看着皇帝。
下一瞬,便见皇帝神色厌恶地斥道:“心思这般深沉,争宠竟敢争到朕的眼前,白氏,你好大的胆子!”
皇帝冷厉训斥的话落下,娴贵妃霎时低眉,不敢再看皇帝,心中却是掀起惊涛骇浪。
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皇上的反应竟是这般生气?!
白常在更是吓得连连叩首:“嫔妾不敢,皇上恕罪!嫔妾不敢,皇上恕罪啊……”
娴贵妃正欲为白常在辩驳几分,便又听皇上冷声道:“这海棠花簪也是你配戴的?李玉,将她头上的发饰全部摘下来,别让朕再看见!”
这一次,娴贵妃连心里的害怕都不顾上了,她猛地抬眸看向皇帝。
娴贵妃膝行几步,不忿得维持不住端庄雍容的姿态,她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皇上,何至于如此,不过是一枚海棠花簪罢了,这,这……”
难道因为令妃喜欢,这海棠花簪除了令妃,别的人就都不能戴了么!
娴贵妃死死掐着手心,到底有几分理智地没有直说,她极力压着心中的气恼,状似冷静明理地劝道:“皇上,这不过是一枚普通的花簪罢了,也并非是九尾凤钗那般非皇后不得戴的东西啊。”
皇帝声音冷寒:“朕说不配便是不配,娴贵妃有异议?”
娴贵妃当然有异议,正欲再“劝谏”几句,却又见皇上看向她。
“白氏这身打扮,娴贵妃真的看不出一点儿不对劲么?”皇帝神色平静地问道。
娴贵妃霎时闭嘴,俯首道:“皇上息怒!”
皇帝又看向李玉,冷斥道:“李玉,愣着做什么,你也要质疑朕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