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冠六宫(清穿)(421)
似乎这点儿小事在令妃眼中不值一提。
也是,一个是宠冠六宫的令妃,一个是小小的贵人,和她计较岂不是掉了自己的身份。
嫔妃们收回目光,而后又笑意如常地轻声交谈起来。
伊贵人这样的人,愚蠢孤傲却又大胆莽撞,怕是还没掀起什么风浪,便会被皇上厌弃冷待让她先沉寂下去了。
那贵人没有管伊贵人,正笑着和柔惠说些什么。
见此,伊贵人心下又是一梗,愈发憋屈。
……
篝火晚宴结束,恭送太后离去后,皇帝便带着宁欢先走了。
“今日可还用的尽兴?”皇帝问道。
宁欢促狭道:“皇上亲自打的猎物,味道似乎都美妙不少呢。”
皇帝却是含笑道:“嗯,爱屋及乌,我明白宝儿的心意。”
这个词竟还能这样用了,宁欢实在佩服他的厚脸皮,她笑着嗔了皇帝一眼。
不过看着四周越走越偏僻的景象,宁欢又疑惑地看着皇帝:“这是去哪儿?不像是去御帐的路。”
皇帝卖关子:“一会儿你便知道了。”
看他这神神秘秘的模样,宁欢狐疑。
再看看周围空旷偏僻的小树林,宁欢心中难以抑制地冒出些不纯洁的想法。
不会吧……
宁欢心中一言难尽,耳尖却悄然泛上几分绯色。
走着走着,皇帝便注意到宁欢耳朵和脸颊上的红晕,再看看她时不时飘忽看向树林深处的眼神,皇帝似乎明白了什么。
皇帝眸色微深,微妙地低笑道:“宝儿在想什么?是不是以为……”他在她耳畔说了些什么。
宁欢的心思被堪破,羞恼不已,她下意识便否认:“没有,我才没有!是你禽兽。”她还不忘倒打一耙。
看着她脸上愈发浓郁的绯色,皇帝正经道:“可我本是要带宝儿见几个人,并无其他想法。”
他面上先是疑惑,而后又是一幅恍然状:“原来是宝儿想……”
宁欢霎时捂住他的嘴,羞愤道:“我没有,你污蔑我。”
皇帝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嗯,宝儿没有。”
但他却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旁边的密林。
宁欢见此,更是恼羞成怒:“你不准看了!好好走路!”她还扯了皇帝一把。
皇帝轻笑一声,意味不明道:“好,先走路。”
这个“先”字就很有灵性,可是宁欢不想再说话了,说多错多,万一又是她多想呢。
她羞愤地横了皇帝一眼。
走到一处偏僻的大帐前,宁欢脸上羞恼的绯色也被夜风吹散得差不多,但她还是气鼓鼓的,皇帝怎么哄她说话,她都不乐意搭理他。
原本他没什么想法的,如今被她这么一提醒,日后指定要带着她来付诸实践。一想到那个场景,宁欢便忍不住又羞又恼,实在不想搭理皇帝。
皇帝提前谋得了一个福利,更是不恼,一路都在笑着哄着她。
直到走到这处大帐前,他才松开宁欢的手:“进去吧,有人要见你。”
宁欢顾不得生气了,她先看了看四周。
这地方实在偏僻,就这么一个独独的大帐,其他的大帐也散落得远远的,现在这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营地那样鼎沸的喧嚣声也没能传到这儿来,可见这里离营地中心有多远。
宁欢又看了看皇帝,迟疑道:“你不和我一起吗?”
皇帝揶揄道:“原来宝儿这样离不开我。”
宁欢霎时瞪了他一眼。
到底有正事,皇帝没再和她说笑,他温和道:“放心,很安全,我在外面等着你。”
宁欢心中隐隐有一个想法,她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
皇帝只是温柔而笃定地看着她。
宁欢捂了捂心口,再顾不上他,快步走进大帐。
看着她急切的背影,皇帝温柔地笑了笑,找了个地方席地而坐,静静等着她出来。
第168章
宁欢掀帘走进大帐,看到那两个熟悉的身影,她霎时难以抑制地红了眼眶。
多少年了,她都多少年没有见过阿玛和额娘了。
杨氏和魏父听见声音便朝门边看来,见到这同样熟悉的容颜,二人先是欣喜,而后又连连跪地行礼:“奴才参见令妃娘娘!”
虽是父女母女,可是如今女儿是君,他们是臣,还是得按照规矩先君臣后父子。
宁欢连忙上前扶起双亲:“阿玛,额娘,你们快起来,何故如此!”
魏父虽然也惦念着女儿,但脸上却依然端肃:“娘娘是君,奴才们虽是娘娘的父母,但从古至今都是先君臣后父子,礼不可废。”
宁欢眼中还含着泪,她嗔道:“阿玛,您明知我不在意这些。”
魏父到底放缓了神色:“但总归要做足礼数,不能让外人挑了娘娘的不是。”
宁欢:“阿玛,您非要一口一个娘娘吗,女儿听着真是别扭极了。”
杨氏也嗔怪地看了魏父一眼:“宁儿说的是,咱们难得能见女儿一回,何必说这些扫兴的话。”
魏父无奈地看了这母女二人一眼,在家中时便是这样,妻子明明最是注重规矩,可遇上小女儿,总是会纵容,嘴上说得严厉,其实真管教起女儿来还是舍不得呢。
宁欢却是连连点头,她看着杨氏,娇声唤了一声额娘。
杨氏连连应了一声,眼中也不由含上了泪。
她这个在家中就千娇百宠从未吃过苦头的小女儿啊,自入宫以后她就再也没能见过,虽然女儿的信中总是说自己过得很好,可是为人父母的,没能亲眼见着女儿,怎么能放心得下。
何况她的小女儿性子天真活泼,却进了天下间规矩最严苛的皇宫,杨氏更是时时记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