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冠六宫(清穿)(432)
“这就是你们这些国之肱骨的想法吗?若是如此,你们作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官,难道不觉汗颜吗!”他的声音愈发冷厉威严,怒不可遏地掀了桌上摆着的奏折。
帝王之怒,让朝臣们吓得心颤胆寒,他们连忙呼啦啦地跪地求饶:“皇上息怒!臣等不敢!”
皇帝的怒气却丝毫没有得以缓和,他厉声道:“不敢?朕看你们敢得很!何为官员?为官者自当上查圣意,□□民情。可你们呢,你们不思为朕分忧,不思为天下百姓做实事,就知道盯着朕的后宫,盯着朕的家事,你们实在不配为人臣子,不配称为国之重臣!”
朝臣们被骂得灰头土脸,此刻更是不敢再去招惹盛怒中的君王,也只能一个劲请罪:“皇上恕罪!”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们:“你们说令妃出身不显?你们难道忘了令妃出自满洲正黄旗吗?若是朕总领的满洲正黄旗都叫出身不显,那朕倒是要问问你们什么叫出身显赫。”
宗亲们被皇上这句话问得憋屈,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皇上简直是混淆是非,令妃分明就是包衣抬旗,哪儿比得上正儿八经的满洲正黄旗出身。
其中一位宗亲硬着头皮道:“皇上,可是令妃娘娘到底是包衣抬旗……”
皇帝的视线冷冰冰地看着他,他每说一个字,皇帝的神色便愈发冷寒,宗亲说不下去了,默默低下头去。
皇帝扫视了这帮反对的大臣一眼,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记上。
他又淡漠道:“臣子庶民尚且能凭借功绩论功行赏,加官进爵。令妃同为有品阶的二品妃,如何不能同理加官进爵?若是你们执意如此,朕看诸位日后再有功劳,便同样赏赐些物什便是,不必再提加官封爵之事。
诸臣一听这话,自然惶恐不已,连连又道:“皇上息怒!”
沉默片刻,再众臣以为皇上又要开始训斥他们的时候,他们反而听见皇上轻淡的声音。
“牛痘是多大的功德啊,可以挽救多少孩子。想着这些孩子,朕便不由想起朕的永琮,若是当年有牛痘……”皇帝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下去。
朝臣们悄然觑着皇上略显叹惋的神色,也不禁躬身劝道:“皇上节哀!”
软硬兼施,朝臣们是没法儿再劝皇上回心转意了,他们在心中憋屈。
但其中一位宗亲脑子转得快,又上奏质疑道:“皇上,令妃娘娘功劳巨大,晋为贵妃自是合情合理,可如今宫中已有两位贵妃,若是再晋令妃娘娘为贵妃,三位贵妃同尊怕是……”
本来在前几朝,贵妃的宝座也只有独独的一位。只是到了皇上这一朝,一下便封了两位贵妃,如今还要变成三位了。皇上这样的举动,将贵妃之位弄得如不值钱的大白菜一般,到底又失贵妃之尊,实在不大妥当。
听到这样的话,另一位亲贵脑子一转,也跟着上奏道:“通齐大人说得是,宫中若是同尊三位贵妃恐怕不大妥当,皇上若是执意要晋封令妃娘娘为贵妃,不若也先从纯贵妃和娴贵妃两位贵妃中拔擢一位,也更合乎情理些。”
贵妃之上便是皇贵妃,拔擢一位皇贵妃,这位亲贵的意思昭然若揭。
果然,此话一出宗亲们也反应过来,霎时开始附和道:“皇上,利成大人说得是,臣请晋封娴贵妃为皇贵妃,以正后宫!”
接下来便都是请立皇贵妃的上奏了。
皇帝默默地看着这帮人上奏,也默默记下请立娴贵妃的都是哪些人。
等朝臣们都说完了,皇帝才表态:“后宫已经多年不曾大封,上一次还是在三年前,朕正好准备大封六宫。”
闻言,朝臣们的心也算是落下,纷纷躬身道:“皇上圣明!”
“不止皇上打算如何安排?”
皇帝神色微沉,淡声道:“娴贵妃晋为皇贵妃,令妃晋贵妃,舒嫔晋舒妃,陆贵人晋庆嫔……”
后面都有哪些人晋封,朝臣们也不关心了,他们只听到最前面的“娴贵妃晋皇贵妃”。
朝臣们和宗亲们也彻底放下心来,面上也不由露出几分喜色:“皇上圣明!”
皇帝却没这么高兴,这都是权衡过的结果。
后宫都知道皇贵妃的重要性与独特地位,皇帝焉能不知。他也同样不愿意在宁欢成为皇后以后,底下还存在一位皇贵妃来碍她的眼。
娴贵妃多少有些问题,比起立了以后多半会一直稳居皇贵妃之位的纯贵妃,皇帝还是更乐意立一个会被废的皇贵妃。
虽然只是暂时的,但到底被迫立了一位皇贵妃,皇帝的心情算不上愉快。
只是他的姑娘终于也晋了贵妃,他也能稍稍安慰些。
……
大封六宫的消息传至后宫,后宫自然又是一片沸腾。
送走了传旨的太监,娴贵妃,或许现在该称为皇贵妃。
皇贵妃坐在榻上,捂着心口怔怔地出神:“本宫,本宫真的成了皇贵妃了……”
虽然早知道会有这一日,但晋封的圣旨真真切切传来时,皇贵妃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简直像是做梦一般。
翡翠和翡心跟着在皇贵妃面前叩首:“奴才恭喜皇贵妃主子,贺喜皇贵妃主子!”
这一声声的“皇贵妃”听在耳中简直动听极了。
“好,好,赏!赏!”皇贵妃喜不自胜。
翡翠和翡心谢恩站起。
翡翠看着皇贵妃笑道:“恭喜主子,奴才们就知道您必定会有这一日的。”
皇贵妃脸上的喜色就没落下去过:“是啊,本宫是皇贵妃了,皇贵妃……本宫终于熬出头了!”她竟是忍不住喜极而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