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冠六宫(清穿)(455)

作者: 春风序 阅读记录

这话说得实在乖巧,若是乌伦珠那样天生热情开朗的姑娘也就罢了,偏偏说这话的是容贵人这样一个清清冷冷一向对旁人不假辞色的美人,宁欢越看越觉得这个容贵人懂事。

宁欢温和笑道:“你有心了。你也尝尝本宫宫中的点心吧,看看喜不喜欢。”宁欢将一盘桂花奶糕往容贵人的方向挪了挪。

容贵人弯唇:“多谢娘娘。”

看着令贵妃娘娘脸上美丽又温柔的笑意,又看了看四下无人的暖阁,容贵人犹豫片刻,到底看向宁欢:“娘娘,嫔妾冒犯,但实在有些心里话想和您说。”

宁欢看了容贵人一眼,心中也有几分兴致,但她还是端着仪态温和笑道:“你说便是,本宫恕你无罪。”

听到宁欢肯定的话,容贵人的神色也愈发从容了些,她道:“娘娘,其实入宫至今嫔妾一直没有侍过寝,但嫔妾一直很高兴,甚至日后也不想去侍寝。”

容贵人的话落下,连宁欢都被她这大胆的话惊了一瞬。

虽然她知道皇帝本也不会让容贵人侍寝,但容贵人不知道啊,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容贵人竟还会对她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大胆直白,也实在是坦诚。

宁欢神色复杂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她听见这话不会如何,甚至皇帝都不会如何,还会很满意容贵人的识趣,可若是让旁人听了,必定要给容贵人这个扣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容贵人点头:“嫔妾知道,您是这大清后宫中对嫔妾最好的人,这些话嫔妾早就想说与您听了。”

这是容贵人的真心话。入宫以来令贵妃娘娘便屡屡为她解围,百般照顾她。旁人可不会顾念她的信仰,只有令贵妃心善顾念她,还会特意为她换了菜肴。甚至也是因为有令贵妃娘娘在,皇上才一直没有召见她。

容贵人觉得实在是没有比令贵妃娘娘更好的人了,所以她也想让令贵妃娘娘放心,她想一直跟在令贵妃娘娘身边。

宁欢看着容贵人:“为何不想侍寝?”

容贵人单手抚住自己的心口道:“娘娘,您知道嫔妾一直坚定信仰回教的天神,我们从来不食豕肉。这么多年下来,嫔妾便是闻到豕肉的味道都会觉得难受,又怎会愿意和一个经年食用豕肉的男子结合,亲密接触呢。”她的神色坦然而真诚。

若说方才还在接受范围之内,那这回容贵人的话是真的让宁欢惊得不轻。

“你……你说什么……”她实在没能忍住脸上惊异又愕然地神色。

这话未免也太大胆,太直白了。

容贵人提着裙摆跪在宁欢身前:“嫔妾自知此话的大胆,但这都是嫔妾肺腑之言,嫔妾任凭令贵妃娘娘责罚。”

宁欢坐在榻上,消化了容贵人的话片刻,也是哭笑不得。

这样的话岂是一句大胆能说的,若是让旁人听见便是一个大逆不道欺君罔上的罪名了。

宁欢心中摇了摇头,她弯腰扶起容贵人:“快起来,本宫都说了恕你无罪的,岂会失言。”

容贵人却是有些怔愣又有些欣喜,她就知道令贵妃娘娘是一个温柔又善良的好人。

虽然还没有彻底弄明白这大清皇帝的嫔妃们都是什么性子,但这几次请安和宴会都让容贵人知道大清皇帝的嫔妃们并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她知道,今日的话但凡不是说与令贵妃娘娘听,她怕都是难逃一劫。

但她并没有看错人啊。

“嫔妾谢令贵妃娘娘恩典!”容贵人却是没有先起身,而是恭敬地俯首于地。

宁欢笑了笑,亲自将她扶起来:“这样的大胆的话你都同本宫说了,可见你有多么信任本宫,本宫又岂会怪罪你。”

容贵人站起来,清浅一笑:“嫔妾知道贵妃娘娘一向温柔宽善。”

宁欢却是不禁轻笑出声,旁人一向都是说她娇纵跋扈,可没有多少人会对她用上“温柔”这个词,可见容贵人对她也是有不薄的滤镜啊。

果然是个很懂事的美人,宁欢满意之余也实在忍俊不禁:“本宫就说你一向嘴甜。”

容贵人却认真道:“嫔妾说的都是真话。”

宁欢忍俊不禁,她又道:“好,本宫知道了,你先坐下吧。”

容贵人抿唇一笑,听话地坐回去。

宁欢这才继续方才的话题,她有些哭笑不得:“所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你不愿侍寝?”

比起宁欢的忍笑,容贵人的神色就略显落寞了:“是,嫔妾觉着如今这般便很好,嫔妾宁愿日日为贵妃娘娘献舞。”她又看向宁欢,诚恳道。

宁欢看着她一脸真诚地看着自己,也知这姑娘说的是真的。

从来人见人爱的皇帝,如今竟也有被嫌弃至此的时候,宁欢再度没忍住笑出声来:“容贵人啊,你真是个妙人儿。”

虽然不知道令贵妃娘娘为何会如此开怀,但容贵人心中还是放松了些,她道:“娘娘若是不嫌弃,可以唤嫔妾本名阿依慕。”

宁欢倒也没拒绝:“好,阿依慕。”

容贵人面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

宁欢又有些咂舌道:“本宫知道你们不碰豕肉,却没想到你们的信仰甚至连同一个食豕肉的男子通婚都不成。”

容贵人道:“其实嫔妾的部族从前亦是从来不会和不同信仰的人通婚的,甚至也不会同外族通婚,只是如今……”容贵人抿了抿唇。

只是如今和卓部战败,为保一族安宁,不得不献女求和。

宁欢看着容贵人,亲自问了那个问题:“你是自愿入宫的吗?说实话。”

容贵人倒也没隐瞒,她轻声道:“若是说实话,嫔妾自然不愿入宫,但是既然和卓部指明了要嫔妾到大清来,嫔妾也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