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冠六宫(清穿)(645)

作者: 春风序 阅读记录

在皇帝锲而不舍地接连写了七日的信后,宁欢也似乎终于“消气”了些,她终于回信。不过哪怕宁欢回信了,而后的日子,皇帝也依然是每日一封地给宁欢写信。

*

紫禁城。

如众人和宁欢所想,自宁欢走后,紫禁城的确很热闹。

可是这么多日下来,众人却不这么想了,甚至有些畏惧。

因为她们不想成为“热闹”本身。

养心殿。

嘉妃跪在地上,看着皇帝诚恳道:“……这一切都是臣妾失察,臣妾知罪!求皇上恕罪!”

皇帝坐在御座上,神色不辨喜怒,只淡声道:“你先起来。”

看着皇上疏冷淡漠的神色,嘉妃却不敢起,仍是跪在地上:“臣妾不敢,臣妾还有话请陈。”

见她不愿起,皇帝也不勉强,只道:“你先说罢。”

嘉妃松了口气,又神色恳切地看着皇帝:“皇上,经此一事,臣妾也自觉再不堪协理六宫重任,求皇上收回臣妾的协理六宫之权罢。”

前几日,由嘉妃主理的宫务出了差错,嘉妃尽力弥补后,想来想去,今日便特意到养心殿请罪来了。

听到嘉妃的话,皇帝的眸色幽深了一瞬,而后却神色疏淡如常地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况且此次之事也不算什么大事,你已尽力弥补,下次莫要再犯便是。何至于要朕收回你的协理六宫之权?”

嘉妃看着皇帝明显缓和了些的神色,却是心下有底。

嘉妃神色认真而恳切道:“今日事小,可臣妾却怕他日再酿成大祸。臣妾本就不擅打理宫务,此次之事更是让臣妾深切认识到臣妾的不足,臣妾实在有愧。臣妾知道皇上是知人善任的明君,更知皇上深恶尸位素餐之人。臣妾作为皇上的嫔妃,更是当以身作则,是以臣妾恳请您,还是另择更好的人选协理六宫罢!”说罢,嘉妃便俯首于地。

皇帝眉眼间的冷意果然又散去了些,他深深地看了俯首于地的嘉妃一眼。

但皇帝微微蹙眉道:“你这又是何必?”

嘉妃深深俯首,仍是道:“臣妾自知能力不足,有愧于皇上的信任,恳请皇上收回臣妾协理六宫之权!”

养心殿内沉寂下来。

片刻后,皇帝才轻叹道:“好,朕允了。”

嘉妃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她狠狠松了一口气,“皇上圣明!”

皇帝的神色仍是疏淡,却唤了李玉:“李玉,还不快把你嘉主子扶起来。”

李玉连连应了,忙将嘉妃扶起。

其实方才她跪地不愿起时,皇上便可以让李玉将她扶起来的,但皇上并没有,嘉妃心中淡淡一笑。

嘉妃顺着李玉的力道起身,神色温婉地看着皇帝:“臣妾谢皇上宽恕!”

皇帝道:“知错能改便是好事,你也不必有太多负担,朕不会怪罪你。”

嘉妃笑着点点头,而后又识趣道:“那臣妾便不打扰皇上处理政务了,臣妾先行告退。”

皇帝神色疏淡地颔首。

嘉妃如释重负地走出养心殿。

秀恩扶住嘉妃的手,神色惊异,想要说什么,看着周围的侍卫到底没敢说。

直到走出养心殿,秀恩才担忧道:“主子,您的手怎么湿成这样!”

秀恩连忙扯出绣帕为嘉妃擦手。

“皇上天威愈甚,哪怕是本宫也没法儿不怕啊。”嘉妃似叹似笑。

想到方才走进养心殿,看到的那个气势冷寒漠然,凌厉威严的皇上,嘉妃现在竟也还是心有余悸,当时她甚至有种自己会不会小命不保的错觉,还好最后一切顺利。嘉妃抚了抚心口。

回眸看了看身后的长街,嘉妃脸上露出一抹嘲讽之色:“怎么就是有人不信邪呢?”

这个时候竟还敢往皇上的枪口上撞。

……

养心殿,西暖阁政事堂。

看着嘉妃送来的陈情奏疏,皇帝意味不明地道:“还算聪明。”

他随手将嘉妃的奏本放到一边。

听着皇帝疏淡漠然的话,李玉深深埋着头,大气不敢出。

他就知道,贵妃娘娘离宫,首先遭殃的便是他们养心殿的奴才。刚开始还算好,可是日子愈久,贵妃娘娘不见回宫,对皇上的态度也没有缓和,皇上心急却也没辙,最后遭殃的自然是旁人。

想着这些天来气势愈发疏冷威严,手段也愈发凌厉狠绝的皇上,李玉心中直泛苦。

小祖宗,您行行好,还是早日回宫救救奴才们的狗命吧。

说曹操曹操到,圆盛快步走进养心殿,跪地回禀:“皇上,贵妃主子来信。”

皇帝立刻抬头看向圆盛,面上还算沉着:“呈过来。”

李玉忍住抬头的冲动,只祈祷这次贵妃主子的回信能让皇上心情好些。

皇帝展开信笺,看着雪白洒金的信笺上那龙飞凤舞的两个熟悉的字,他简直又气又好笑。

“这个坏姑娘!”

竟然还是只给他回了“已阅”两个字。

皇帝的目光也不由落在面前展开的明黄奏折上,上面朱批的“朕已阅”还未干透。

曾经他用来“敷衍”朝臣的回复,如今也被他的小祖宗还回来了。

但是皇帝还是从桌案上拿出一个匣子,认真而小心的将这封“信”放进去。

顺手翻了翻下面的信笺,都是如出一辙的两个大字“已阅”,只除了一封,不,两封。

将宁欢留的第一封信压箱底,再看看另一封总算比“已阅”二字多了许多字的信,皇帝的眉眼间却浮现几分冷色。

将锦匣放好,皇帝问道:“还是没有说吗?”

李玉听到皇帝温柔含笑的话时,将将庆幸些,此刻再听皇帝冷然的声音,脸上又开始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