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道天外天(466)

作者: 王锦WJ 阅读记录

以前他们在青岩山的时候,好像从来没有过这种顾虑,总觉得能这么嘻嘻哈哈地过一辈子。伏顺以前总怕自己娶不到媳妇,可如今真的有姑娘搭理自己了,他才意识到,其实兄弟对他来说才是更重要的。

伏顺的心情有些惆怅,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但大家都是这么向前走的。他道:“那就找个喜欢的姑娘。以后咱们回老家了,还能天天在一起。”

赵大海没说什么,伏顺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道:“说好了,以后还是你做饭,大家都爱吃。大师兄点名要喝玉米粥,别忘了啊。”

赵大海笑了一下,道:“知道了。”

次日一早,桌上又出现了熟悉的玉米粥。赵大海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系着围裙坐在饭堂里。段星河喝了一口粥,安心的感觉又回来了,道:“房子快修好了吧?”

步云邪道:“昨天我转了一圈,看外头墙都堵上了,里头坏的地方也修的差不多了。”

段星河道:“等修好了放一挂鞭炮,庆祝一下。”

李玉真道:“好啊,放挂大的,一万响的那种,迎点喜气。”

步云邪道:“不是说要收徒弟吗,道观都快整好了还没人来。”

段星河把粥喝完了,道:“这种事急不得,看缘分吧。”

上午众人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有的洗衣服,有的在修炼,有的喝茶抠脚。司空玉在屋里拿着小本子不知道在写什么。李玉真右手比作剑指,夹着一张黄符,凝神向前一甩。黄符放出了淡淡的灵光,围着他转了几圈,嗡嗡直响。

李玉真的头发和衣袖都被灵力震得猎猎飞舞,他感觉自己的阵法快要练成了,十分兴奋。黄符在风中不住震颤,忽然掉了下去,啪地一下子糊在了小对眼的背上。

小对眼本来在屋檐下睡觉,忽然像被火烫了一般,嗷地一声跳起来。李玉真吓了一跳,伸手一挥,符咒飘悠悠地落下来。李玉真慌张道:“对不住我失手了,我看看,哎呀……毛秃了一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糊味,小对眼觉得他太不靠谱了,从他怀里挣脱出来,窜到了屋顶上,飞檐走壁地找它妈去了。

练武场上,一红一碧两个身影交错而过,冰冷的兵刃映着头顶的烈日,放出夺目的光芒。锵地一声,宋胡缨手中的斩马/刀挥了过去,六幺提剑架住了。她的长发在风中飞扬起来,红色的衣袂不住飘荡。

六幺的眼神认真起来,道:“有两下子!”

宋胡缨道:“你也不差。”

两人相约在练武场切磋,打了上百个回合,不分胜负。伏顺在旁边看着,嫌拐杖碍事扔在了地上,大声赞叹:“好,斗宗强者,恐怖如斯!”

宋胡缨冷冷道:“贫嘴。”

伏顺真诚道:“没贫,反正都比我强。”

太阳越升越高,晒得众人都有些热,六幺抹了一把汗,想找点水喝。就见小对眼从外头冲过来,冲它妈嗷嗷一顿告状,模样又可怜又委屈。宋胡缨虽然没听懂,但看它背上有个长条形的秃斑,像极了被符咒烫的。她的脸沉了下来,道:“李玉真干的?”

小对眼:“呜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宋胡缨把刀一收,道:“等会儿我找他去。”

小对眼:“喵呜呜呜呜呜呜。”

结香端了一壶绿豆汤,穿过月洞门走进来,道:“大小姐……啊,都在呢,喝点绿豆汤解暑吧。”

六幺小声提醒道:“拐杖、拐杖!”

伏顺这才想起来自己还在装病,连忙架起了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过去。结香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但看她的表情似乎是已经看出来了。

伏顺有点尴尬,搔了搔头,转移话题道:“最近没见二师兄呢,他在忙什么?”

六幺道:“一直在丹房吧,他不是丹修么。”

伏顺喔了一声,道:“那大师兄呢?”

宋胡缨道:“可能在看工人修房子吧,没人看着进度也不成……咦,什么声音?”

伏顺竖起耳朵听了听,哐哐哐,哐哐哐,好像前头有人在敲门。

“有人来了,”他道,“这荒郊野岭的,谁会来找咱们?”

前院堆着一些木料和石头,段星河帮工人抬了几根木头,抬手擦了一把汗,忽然听见大门响了。

漆黑的山门半开着,来的人还挺礼貌,敲三下停一阵,又敲了三下,但是没擅自进来。

段星河走到大门前,把两扇门都推开了,漫不经心道:“找谁?”

面前站着三个小孩儿,大的不过十一二岁,小的也就八岁左右。两男一女,小脸抹得脏兮兮的,跟逃荒的一样。

段星河有点奇怪,带头的那个大孩子怯生生地看着他,道:“请问,你们这里……收徒弟吗?”

大门前站着三个小孩儿,紧张地看着段星河,生怕被他拒绝。

凌霄花越过墙头,嫩绿的叶子生得挤挤挨挨的。几只鸟雀从高处的枝头上飞起来,拍着翅膀向晴空里飞去了。段星河等了大半个月,就等来了这几个小豆丁,有点失望。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得从头教起,要下不少功夫。但不管怎么样,有人来总比没有的好。

段星河让自己的态度缓和了一点,道:“你们修过道吗,字识得多少?”

最大的那个男孩儿口齿清楚,人也聪明,说自己跟着一个游方道士念过几天经,后来他师父去世了,他就在街上流浪了。另外两个孩子念过三字经,认得一点基本的字。前阵子闹瘟疫,他们的父母没了,他们就成了小乞儿。三个人认识也没几天,见告示上说附近招徒弟,包吃住,觉得是条生路,就搭着伙儿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