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110)

作者: 鱿不右 阅读记录

——《诗经·邶风·击鼓》

可惜的是,这一对许下诺言要与子偕老的战友、挚友,谁也没能见到对方老去的模样。

晴川历历,芳草萋萋,意气风发的少年终究是都化为白骨。

孙权亦有所动容,样貌逐渐变化到十七岁时的模样,那时候兄长和周郎都在。

他嗓子发紧,也缓缓开口唤了一声:“公瑾。”

周瑜已经将他认出来,笑着唤道:“至尊。”

至尊是江东臣子们对孙权的称呼,孙权这厮自从赢下赤壁之战后就大发中二病,寻常的明公、主公、将军、吴侯都觉得太过平凡,于是想了个自认为很炫酷的称谓。

周瑜将他当弟、当主、当君,既是溺爱也是尊敬,带头称孙权为“至尊”。

兄弟二人和周瑜抱在一起,脸上有笑也有泪。

酸惹。

吕思彤一脸憋着说话的想法:我不想拆散这个家,我想加入这个家!!

总算与周公瑾再次团聚,孙策这才想起来关键人物吕思彤还在边上,连忙笑着向周瑜介绍,道:“此后世小辈学识渊博,为人热心,多亏了她相助才能再与周郎相见。此外还有曹操、袁绍、刘备等英雄人物,亦在后世,皆称其为小吕。”

克制,再克制。

吕思彤一本正经地说:“大都督好,叫我小吕就可以了。”

在大概了解了情况后,周瑜问孙权:“江东后来,如何了?”

孙权沉默,这后来就得看是多后的了。自从周瑜死后,原本有着赤壁之战信心的江东君臣们一心想要向外打出去发展,投降派都不提投降的事情了。

可是,没有办法啊,少了周郎就是打不出去啊。一代代的青年才俊提拔栽培上来,各有谋略,始终都是差了那么一点。

沉默也是一种回答,周瑜不会怨恨孙权,只是捂着自己的心口叹息说:“天不假命,倘若我病情还能多撑几年。”一这么想,他就心口发痛,忧思过度自然伤心。

按照后世的推测,周瑜有很大概率是心脏病,年纪轻轻死于心脏病,应该是家族遗传的。其子有二,一个早卒,一个三十九岁时病逝。

在孙策的提醒下,周瑜学会了鬼魂的技能,改变年龄状态,可以让后来才有的疾病倒退消失。

风华正茂。

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四个字的意思,周瑜换了个二十五岁的年纪。

正是苏轼所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那个年纪。

他一袭月牙白的直裾,双手皮具护腕紧收袖子,使得这一身既有文人的柔和又有武人的锋芒,腰间佩剑细长,是标准的汉剑形制。

头上没有戴冠,只是简单束发一块方巾,应该是比较日常的装扮。

当身上那股病气消散,一双桃花眼更似四月明媚的春光,他笑了笑,道:“生前与伯符从不信鬼神,谁料死后做鬼,还能有这般神奇法术,当真是难以料想。还要再谢小吕,一使得我兄弟团聚,二使我得见后世风貌,非阁下而无此。”

他说话风趣幽默,以此打趣拉近了与陌生后辈的距离。又十分客气地保持着先人与后辈的距离,同时还能向后辈认真道谢。

说话好听,长得好看,还特别有才华。

难怪有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孙策听到提及不信鬼神这事一愣,随后也是哈哈大笑,是啊,谁能料想今日。

孙策见后世小辈盯着周郎看,心里头很是高兴,昨天她一直盯着荀彧,竟对曹贼家的谋士那般关注,真是瞎了眼了!

盯荀彧=偏曹阵营=没品味。

盯周瑜=不管谁的阵营=总之就是有品味。

浑身散发着一种:你喜欢周郎那我们就是好朋友,的气氛。

吕思彤挑眉点头,放心,我们一定是好朋友。

在接到了周瑜后,简单寒暄一阵,便去接下一位。

同在庐江,离周瑜墓园甚至没有多少路。

吕思彤在路边扫了辆共享小电驴过去,小电驴的速度不算多快,鬼魂们飘着跟随也不费力,反正十来分钟就到了。

比起周瑜墓园还有好几个介绍功绩和生平的屋子,这个墓显得简陋了些。长满了植物的坟包前一块石碑立着,上书“小乔之墓”,供桌上甚至没有摆放香炉贡品之类,足见其冷清。

一人三鬼站在坟前,吕思彤还是很认真地给先人作揖。

与刚才一样,等了许久都没见到鬼魂出现,不知是否也是在观察思索眼下的情况。

周瑜拾阶而上,半蹲在墓碑边上轻轻摩挲上面的文字。与小乔的最后一幕印象,是她满是泪痕的双眼,是她泣不成声紧紧蹙起的眉头。

孙策替他着急,问吕思彤说:“莫非并非于此?你想想办法。”

还没翻手机查找情况,就看见坟包的背后位置有一名妇人背对着他们站着。身子有些单薄,穿一件淡色的曲裾,衣襟腰带皆是月牙白,梳起来的发髻的发髻里可以看见混杂着几根白发,年龄或许已不算年轻。

“是周郎吗?”声音也已经不年轻,迟迟没有转身。

“是我。”周瑜走两步正要上前,对方却抬手拒绝,似是怕被看到年老的样子。

两鬼僵持,一个不愿意转身,一个不愿意为难对方非要如何。

吕思彤绕过坟包到后面的位置去,歪头看了看低着脑袋的小乔。岁月会给面容增加皱纹,夺去肌肤的弹性,削弱眼中的光芒,但它无法夺走沉淀在身上的气质。

美丽并不仅仅只是皮囊外相,腹有诗书的气质、良好的修养教育、得体的仪态和优秀的品格,都是让美丽发光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