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225)

作者: 鱿不右 阅读记录

司马懿停顿,泪流满面地问:“陛下为何!要早早就撒手人寰呢!”

听完这些对话,司马昭再迟钝也反应过来都是谁和谁了。

这个穿着天子冕服的人正是魏文帝曹丕。司马昭对魏明帝曹叡更熟悉一些,而对于魏文帝曹丕,只有很小的时候偶然得见天颜,因此没有太大印象也就没能立刻认出来。

小时候见到的人和事情都是带着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那种对高高在上的天子的敬畏之情,很难消减。

但是他很快就又想起,自己临终的时候已经确定好后来之事,手底下那些人会帮助炎儿登基的。而且,他也看到了自己墓碑上的字,晋文帝。

他稍微硬气了些许,上前搀扶司马懿,道:“父亲,我们与曹家早已不是君臣关系,即便是见了先帝,也不必如此大礼。”

司马懿反手甩了司马昭一巴掌,怒道:“住口!即便是我司马家接禅让继承大统,先帝也仍是先帝!”

见到昭儿被打,张春华也加入战局,走过来甩了司马懿一巴掌,怒道:“你的过错为何要打骂昭儿?”

司马懿恼火,看见张春华就烦,没想到她死后居然敢对自己动手,指着骂道:“老货!岂有你说话的时候!”

司马昭拦在张春华前面,反驳道:“父亲,事已至此,你难道还要求先帝谅解不成?”

“混账。”曹操从背后踢了一脚司马懿,说,“老贼,敢做不敢认!究竟是诛杀曹爽,还是诛杀曹氏宗亲,后世书籍可都写得清清楚楚!”

司马懿看了看曹操,又看向曹丕,说:“臣至死都只是大魏太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百口莫辩。”

曹丕信了,他连敌国皇帝孙权都能信,难道反而要怀疑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忘年交挚友、自己的忠臣吗?

寒风吹拂,枯萎的树叶从地面卷过。

站在边上围观着的孙权、诸葛亮和杜甫看得津津有味,其中孙权和诸葛亮似乎正在悄悄讨论什么,时不时还看手机消息,确定之后两个鬼点点头,都认同什么主意。

糟糕的氛围僵持了一阵,孙权和诸葛亮同时上前劝架。

孙权说:“哎呀,诸位,而今天下皇帝都没了,还讨论这些作甚?不似我东吴心胸宽阔,我,孙仲谋,愿意起带头作用,邀请司马昭结识我兄长孙伯符和周郎。”说着,竟还真认真作揖,倒是让司马昭受宠若惊。

那个时代的曹刘孙在任何一国的后辈里都是流传久远的名字,司马昭没想到孙权会有邀请自己的一天,而且还要带他认识知名英雄人物,自然是应下,更觉得这是司马家脱离了“臣”后才有的待遇。

诸葛亮也笑得很是和善,到司马懿面前作揖道:“司马仲达,可认得在下?”

“你是……诸葛孔明?”司马懿也作揖回礼,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鬼魂,他们能年轻那么多。

诸葛亮点头,又说:“当年为敌之时便十分欣赏阁下,正如仲谋所言,如今千载之后,诸多恩怨便罢。我也有意邀请阁下,往成都一聚。”

能得到诸葛亮的认可当然是最好,尤其诸葛亮看上去和曹操孙权的关系都不错,司马懿便也应下。

曹操大为不解,他们还在这边追究责任,诸葛村夫和孙权怎么突然意见统一友好对待司马家??是觉得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很看好篡魏的司马家??

受到邀请的父子二人互相看了看,司马懿拍了拍司马昭的肩膀,似是安慰刚才那一巴掌打重了。

司马昭点点头,明白的,曹家的鬼有点多,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总得有个认错的。

于是,孙权带着司马昭传送回新家去,已经联络了孙策和周瑜回家,好好“招待招待”晋文帝。

诸葛亮这边由于刘备的五铢钱在小吕背包里,所以先等刘备过来,再由刘备带着一起传送去了昭烈庙,黄忠也已经在那边等着了。

杜甫还没反应过来怎么突然就友好了,疑惑地询问小吕。

小吕深吸一口气,摇摇头。

刘备那边能友好对待司马懿有30%的概率,但孙权那边能友好对待司马昭的概率可能不到5%……

杜甫看了半天热闹,突然大惊失色。

“唉不对??刚才那个鬼是诸葛亮???诸葛孔明??诸葛丞相????”

第113章 首阳山上

杜甫后知后觉,大步跑到刚才诸葛亮刘备消失的地方,激动环顾道:“娘咧!丞相,俺在成都有个草堂,串门也方便,恁带俺一道去吧!”

情急之下,乡音都出来了,倒是听得曹家几个鬼很亲切,问询之下才知道是唐朝鬼,后世评价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为“李杜”。

闻言,杜甫老脸一红,竟能和太白兄齐名,真是天大的荣幸。

吕思彤好奇地问:“老杜呀,问你个问题。”

“唉。”杜甫回过神来,看了眼小辈说,“什么问题,请讲。”

吕思彤说:“就是,诸葛亮和李白同时掉水里,你救谁啊?”

“……”杜甫被问住了,犹豫很久,说,“诸葛丞相落水,想必不等我救已经有众多百姓相救,我还是救太白兄吧。”

“要是周围有其他人,我肯定不问你这个问题了呀。”吕思彤继续完善问题,“他们两个都不会游泳,深山老林也没其他人,就你一个,你救谁?”

“这……”大唐鬼哪里有遇到过如此古怪的问题,科举都没这么难的,杜甫思来想去都不知如何是好,觉得救谁都会因为放弃另一个而懊悔不已。

杜甫哀叹一声,甚至噙着点泪花,悲凉道:“若如此,我跳下水去一同死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