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231)
就像成都的武侯祠,也每个朝代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加盖,才有现在能看到的规模景区。
穿过仪门,前面是石狮甬道,与寻常陵墓的神道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桥型建筑,桥两侧的桥柱子上坐了一个个的小石狮子。每只狮子的脖子上都被悬挂了红色金色的祈福飘带,在微风中轻轻飘扬。
再加上年关将近,各处还悬挂了不少的红灯笼,看着热闹又喜庆。
尽头是一个长形的香炉,上面插满了各式各样的香,正所谓是香火鼎盛。
走进庙宇,便能见到关羽的神像。是的,神像。
面若重枣,红得发黑,一身绿色的服饰点缀些许色彩,因是坐姿长须及地,一手捋胡须,一手捧书很是鲜活灵动。
“还进门拜他不成?”曹丕觉得都没必要进这扇门,按照景区的地图所指,关羽的埋头处还要再往里面走,在景区最后面有一处坟包便是关羽的头所在。
小吕不听,虔诚无比地作了个深揖,说:“关二爷,保佑我发财,谢谢!!”
众鬼不解。
一是疑惑关羽怎么能保佑发财呢?好像完全不着边呀。
二是疑惑关羽当事鬼马上都能见到了,又为何拜这个塑像。
“这解释起来有点麻烦。”吕思彤说,“不仅求财,还有消灾、降魔、公证人之类的作用。”
不理解,还是不理解。
离开庙宇来到最后面的位置,一座红柱宝蓝顶的亭子内村封着一块古老的石碑,再后面便是关羽埋首地。
这个威震华夏的大将,最后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头在曹营、身躯在江东、心则挂念着西蜀之地。
曹植看着这块高高的石碑,心中也是感叹,往事如烟,谁都难以料想,千年之后,汉早就不在、魏被篡后也灭亡、篡魏的晋也消亡,无数王朝都死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而能够矗立在这千年不朽的,并非是因一座石碑,是一代代人骨子里铭刻对忠义无双的敬重。
他回想起当年关羽威震华夏,攻樊城围襄阳时,父亲令他带兵去救曹仁解围,出发前一日哥哥找他饮酒,说了很多漂亮话,他又是个耳根子软的,喝了一杯又一杯,直到第二天被父亲一盆水泼醒。
听到曹植的碎碎念,曹丕冷冷道:“哦?饮酒误事,曹子建至今还惦记着呢。”
怎么听都像是在怨恨他这个哥哥,就说把他发配在外不冤枉吧!!肯定会谋反的!!
“臣绝无此意。”曹植严肃回应。
忘年交杜甫好心安慰曹植,但也好奇为何当初曹操会派他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公子去对敌关羽,岂不是要他送死吗?
曹植答不上来,出发前一天劝酒的时候哥哥就以此为话题夸奖他,说父亲是信任子建的智慧,曹仁守城加上援兵,能让关羽退兵就行。救下曹仁得了军功稳人心可要好好把握呀,哎呀呀再喝一杯,为兄我实在比不过你,心服口服,等到你顺利回来,世子之位也就定了,再喝一杯就当提前庆祝。
这些他没说出来,怕曹丕又误解。
而面对这个问题,倒是曹丕帮忙解答,说:“关羽围襄阳,孤军北伐。刘备军攻下汉中后不久撤军,若我方前往襄阳支援,刘备军想过来汇合是来不及的,再加上江东不会错失良机。父亲之意又不是让子建阵前找关羽厮杀,只需他完成‘出兵救援’这件事就足够。甚至最坏的结局,大败而归襄阳失守,输给威震华夏的关羽也不是什么大罪,只添一回带兵对抗过关羽的经历。而他若得了好结果,让关羽退兵,更了不得。”
也就是说,只要曹植顺利出发,世子之争就尘埃落定。所以如此关键之事,必然不能让他做成。
一人众鬼在这边绕了几圈,也讨论了不少时间的往事,竟都没看见关羽出来。
小吕将背包解下来,原本不想这么快就动用关羽诱捕器,担心大宝备一来就把关羽接走,那挑战金砖的事情就泡汤了。
昨天因为到处走太累,五铢钱就没仔细单独收纳,被她随手放在包里,在背包里掏了好一阵都没掏到,不得不把背包放地上仔细翻找。
曹丕看了眼亭子,说:“孙权虽可恨,此事做得倒是对我家有利。若关羽在,倒叫刘备那逆贼做大。”
突然感觉一阵劲风,兵刃破风哗地一声,曹植突然将曹丕推开。
“铮——”地一声,兵器打在地上声音,同时听见曹植惨叫一声。
吕思彤惊得抬头,看见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几乎遮挡住所有视线,身披铠甲却无头盔,花白的头发很是凌乱,脖子上一圈红痕说明了他曾身首分离。
他手持青龙偃月刀,是一个跨开大步斩下的动作,而刀落地的位置,将曹植的脚砸断,将地面砍出一道裂痕。
“唉,这地怎么回事?突然裂开了,冬天也会这样吗?”路过的游客被疑似突然裂开的石砖吓了一跳,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夏天,热胀冷缩导致的。但这种有点年份的老景区,又是冬天,出现这种现象实在奇怪。
关羽是用刀背砸下去的,因此曹植一腿的腿骨被砸断但外面的皮肉还连接着,乍看是没有一点血迹,小腿却完全是一个扭曲的状态,里面的碎骨头因他痛得挣扎而到处刺动,反而更加痛苦。
关羽看向曹丕曹植两兄弟,因他们年纪外貌而没有认出来,听到刚才他们所说支援襄阳一事,只知晓是曹营的敌人,而且还对大哥出言不逊。
关羽睥睨道:“尔等前来送死?”
曹昂曹冲见状立刻上前拦在曹丕曹植面前,试图向关羽解释,并且看向小吕,还是后世小辈最有立场最能说服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