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237)
相比起他们的感触,一部分围观群众和直播间的观众则认为这剧本太过明显,从那老妇人出场开始的每一个剧情都能猜到,太老套了。
博主没有再强调自己不是剧本,而是关掉了直播现在就动员人脉看能不能联络到专家。
老妇人已经泣不成声,更认定了这是真关羽,她没什么能感谢的东西,跪在地上只求关羽和这位博主,以及这位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去家里简单吃顿饭。
“老人家不必行此大礼。”
老妇人是汝阳人,家住茹店村,坐了两小时的公交车来的。
那博主拉着关羽很是健谈,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关羽粉丝,简直1:1言行举止里里外外全部还原正主。
“二爷,咱们能加个联系方式吗?方便我随时给你汇报治疗进度。”
关羽听不懂,看向小吕。
小吕主动打开好友二维码,说:“加我的吧,他还没买手机。”
“什么?这哪像话呀,我送你一部!”一边说着已经打电话给助理去买手机,要最新款智能机的顶配!
加了小吕的好友后,对方盯着小吕看了一会,觉得有些眼熟,这才记起来先前在新闻上见过两次。
两小时路实在漫长,没话找话说:“唉对了,茹店村附近好像有个三国名人古墓,你知道吗?”
“……”小吕深吸一口气,知道,高平陵。
第118章 霸陵山旁
高平陵是魏明帝曹叡的陵墓,即曹丕和甄夫人之子,曹操之孙。
高平陵更有名气的是一个事件,高平陵之变,也就是司马懿夺权之变。
侍奉了曹家三代人的司马懿,在大将军带着天子给曹叡上坟扫墓的时候,发动了政变。
最初的确是得到了朝臣和太后的支持,要下掉大将军兵权阻止其专政,但当他把曹氏宗亲囚禁赶尽杀绝的时候,就很难再说清白了。
“这附近还有陵墓?是哪个朝代的?”鬼魂们听到话题立刻来了精神,都想着顺路再多一个自己鬼。
千年大地变化太多,他们没能认出这里是汝阳的霸陵山附近,而曹昂曹丕曹植曹冲都比曹叡死的早,自然也不知道曹叡在这。
曹叡身为曹丕的继承人,对曹丕却是十分怨恨的,恨到身为皇帝公然拒绝参加先帝的葬礼。但后来山阳公刘协去世的时候,他却是带着文武百官哭丧的,还哭得几近昏厥。
在厌恶曹丕的同时,又对曹丕留下来的大臣们多有重用,与司马懿推心置腹,甚至给予兵权。
爹,你老臣真棒!
“……”为了不让本就混乱的曹家司马家更混乱,小吕决定隐瞒这附近就是高平陵一事。
她摇摇头说:“不知道。”
车辆行驶,逐渐放缓停靠。
两人众鬼在村口的站台下车,之后还要步行一段路。
这些年茹店村的建设还是挺不错的,村里好多户人家都翻新了房屋,是那种自建的两层小平房。但也有些还保留着原来的旧建筑,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祠堂。
老妇人很是热情地介绍自己生活的村子,说:“我们村里就这个祠堂最悠久,是清朝康熙年间就建的。”墙面最近新刷了涂料,雪白一层,上面用红漆写了八个字。
继序不忘,佑启后人。
洛阳这片土地,清朝的建筑真算不得古老。吕思彤看了眼飘着跟在后头的鬼魂们,最年轻的也得唐朝呢。
茹店村离洛阳市中心并不算太远,村民的整体生活质量还是可以的,偶尔还能看见染发烫头很时髦的中年妇女,村中个别困难户也有村委会照应着。
只是在重大的疾病面前,所能给予的帮助微乎其微。
老妇人的家在村子最里面,穿过较为集中的村落之后还要再走过一片田才到,到家的时候正巧看到村委会的人过来送米。
村委员看到三个陌生人来到村子里自然询问一声:“你们是游客吗?来这边祭拜曹叡的?”
“……”小吕差点气晕过去,可恶,根本瞒不住。
一听到祭拜曹叡,张春华和曹家的几个鬼都略有动容。
曹魏的几个皇帝里,张春华最敬重的是曹叡,原因很简单:明帝知人善用,极大程度发挥了司马懿的才能,使得家族地位上升诸多。
文帝时期虽然也重用,但文帝谨遵武帝的教诲,兵权是没有给过的;到当时天子曹芳的时候就更不提了,放任宗亲曹爽夺权摄政,被打压排挤得厉害。
而曹家四兄弟的表情就各有不同了。
曹昂很高兴能见见这个从未见过的侄子,他还从来没有被人唤过大伯呢。
曹冲也高兴,他死得太年轻,印象里曹叡还是个四岁左右的小娃,小曹叡很乖巧,只是有些许内向胆怯,奶声奶气地唤他一声叔父,但因怯生生带着点口吃,便唤成了叔父父。
至于曹植,他对曹叡这个侄儿感情一般般,那么多年屡次上书想要为国效力都被拒绝,还把他封地挪到东郡去,越走越远,心里头说没有怨肯定是假的。何况侄儿不孝,连亲爹的葬礼都不参加,估计见了也是给哥哥添堵,便觉得不见也罢。
不孝子的亲爹曹丕心里头堵着一口气,想顺道过去好好训斥一顿,又不想给自己添堵,干脆就当没听见。
“他们都是好人咧,要帮俺娃治病的。”老妇人拉着村委员的手将事情道来。
关羽高大的身躯站着,只微微点头与这位村委员算是客气,村委员看上去比较年轻没什么迷信习惯,但见了这模样的也差点以为见到了本尊,态度很是恭敬。
村子周围是大片的农田,冬天看上去难免有些萧条。远望可以看到隔壁村一个模糊的轮廓,村委员说那边的村子叫“曹刘村”,三国时期就叫这个名字了,以守卫魏明帝曹叡的高平陵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