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251)
“这个怎么说呢,属于两套不同的体系。我们另一套体系有个完整的逻辑链,但中医是经验论,稀里糊涂能活着却不知道原理,也有不少疾病在现有医疗体系下无望而求助中医,虽不是百试百灵,能有希望就足够了。”
华佗还是不理解,这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吕思彤便说:“这样,你就说想不想学到能开颅的知识?开颅之人活蹦乱跳,头上伤痕还能顺利愈合没有副作用的医学技术?”
“果真?!”一听到这么先进的医术居然能让他一个老鬼学习,华佗一扫刚才的emo状态,学医怎么了!人的健康都成问题,还谈什么人心如何!!
华佗顺利被拐,取了陵墓上杂草便离开此地。
夜深露重,万籁俱寂。
一人三鬼回到了出租车上。
“嘶……”司机打了个哆嗦,怎么感觉比来的时候还要更冷了?车里开了暖气都不管用。
在接到华佗之后,直接就往车站去了,司机还很好心地劝说,生病最重要的是心态,现在医学技术那么发达肯定是能治疗的,玄学的东西图个心理安慰,该治疗还是要治疗的。又说欢迎她下次再来许昌玩,带上已经病愈的朋友/亲人。
吕思彤虽是有利益目的才来找华佗的,但听到一个陌生人如此关心仍旧觉得感动。
她以前常宅着,对外界的信息依靠网络上的认知,细想来大千世界无数的普通人都是善良的。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恶意正因为少见且极端才容易传播开。
自从出门旅游到现在去了很多地方,遇到的大多数都是不会把所做好事宣扬的普通人。
对陌生人保持警惕的同时,或许也不该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善意理解。
吕思彤挥挥手与那司机告别,带着三位鬼魂进站。华佗和杜甫都很羡慕这样的陌生善意,他们都经历过乱世,一个从医一个从文,可谁也治不好人心。
都说古人朴实,可也是古人写下的“仓廪足而知礼节”。与现代的坏事传千里不同,古代所流传下来的“道德美谈”居多,正是因为好事稀有。
在车站大厅靠着小憩一阵,一直等到六点多才开始进站。
背包里的一堆树枝坟头草在过安检的时候稍微卡了一下,确认不存在珍惜物种只是寻常植物后就放行了。
回去的路上给曹冲发了消息,询问他那边带着曹叡和甄罗敷的向导工作怎么样了,如果可以的话也顺便带他们了解一下高铁,咱们家里集合就行。
曹冲很快就有了回复,还带着个小表情,看得出心情非常的好。
[好的\(^o^)/]
车窗外的风景快速掠过,高铁车厢内的电子屏上显示着每小时的公里数,换算告诉三位鬼魂后又换来一声声感叹。
外面寒风作响,车内开了暖空调,如果换做是马车,先不论速度快慢的差距,这样冷的天,里面坐着的人再高贵身份也得冻得跟煨灶猫一样。
高铁快速平稳运行,让三位鬼魂又惊叹诸多差距,在车厢里随意飘动观察后世的百姓们。
临近年关的高铁已经很少有空位置,车厢里面一股人味,各种气味混在一起再加上泡面食物之类的味道,好在都有些距离,也不算太明显。
突然一股辛辣的臭味冲入鼻子,吕思彤扭头看到坐在边上的大哥脱了鞋子散热,本该是白色的袜子呈现微黄。
“……”啊啊啊高铁上不要脱鞋子啊!!那和生化武器有什么区别!!!
吕思彤鼓起勇气,说:“这位大哥,你能不能把……”
对方体格较大,一脸横肉,投过来一个凶狠的视线,看着一拳打过来她就要暴毙的类型。
吕思彤闭嘴了,委屈弱小无助地把自己鼻子用背包捂着。
转溜了一圈回来的张春华正好看到小吕被那人瞪一眼,她面色如常,已经提着刀缓步走过来了。
张春华很重视感情,凡是被她认可的人,都不允许被外人伤害。她也十分讲恩义,认为他们家能够死后团聚是因为这后辈帮忙,此时见到小吕被人无礼怒视,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讨厌的人,消失就好了。
“!”吕思彤看见张春华一脸没表情地走过来就猜不妙,她蹭地站起来,假装打电话说,“春华麻麻冷静!这点小事,没关系的!!”
这么一会儿,杜甫和华佗也已经逛完一趟回来,老杜拦着张春华说:“宣穆皇后息怒,这点小事叫其改正就是,只是小吕懦弱不敢直言。”
华佗看了一眼,说:“你若不介意,我来解决此事。”
华佗医者仁心,想必不会轻易和人起争执,吕思彤便应下了,让他附身来开口解决矛盾。
“我观阁下虚汗较多,气味刺鼻,面色偏暗,是否常年饮酒?可曾有就医??”华思彤一脸关切地询问。
“?”对方不明所以,态度也较为恶劣,说,“关你什么事?”
华思彤态度极好,叹息一声说:“昔扁鹊为蔡桓公医治,言疾在腰,蔡桓公言无疾;十日后言,疾在肌肤,蔡桓公不悦;又十日后言疾在肠胃,蔡桓公不悦;又十日而扁鹊走,言疾在骨髓不得治。五日后,蔡桓公死。切不可讳疾忌医呀。”
“你特么的有病吧!”无端被咒,那大哥很是生气,抬起手做出一副要打人的架势,却见这女生年纪轻轻怎么眼神格外慈祥,没看到半点恶意,紧皱的眉头还真像是担心他的病情。
这边动静引来车厢众人的关注,纷纷投来视线。
华思彤认真说:“我没病,唉年轻人,你肝火过旺脾肾皆虚,不可动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