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255)
“这个……你自己判断吧。”吕思彤将手机递给司马昭,上面是野史产出者平台上的一些交流内容。
有一些是贴正经史料分析当年的,看得出是个晋粉,至少说肯定是对司马家抱有一定喜爱的。
但又有不少的杜撰内容,不过杜撰的文章都会打上野史标签做区别。这么一看又好像是厌恶他们司马家,所以故意抹黑?
可点开评论区,又看不出恶意与抹黑。
[他们兄弟感情那么好,不敢想马昭在失去哥哥的时候有多痛苦。]
[马师要是活久一点就好了,火火和弟弟本来也可以像师昭一样……]
司马昭看着不太熟悉的简体字能大概知晓意思,有所感触又很是无语,说:“这些人不学无术,怎么连司马氏都不知晓,以为我们姓司?”
“呃不是的……这个怎么说呢。”吕思彤挠挠头,努力组织语言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复姓,而且司马是挺出名的姓,大家称呼马昭马师是一种喜爱的称呼,表示……表示你和你哥哥都是大度之人,拿这个开玩笑不会生气!正如……葛亮也是对诸葛亮的一个爱称。”
听到他们兄弟二人能有诸葛亮的待遇,顿时就不生气了。
只不过……父亲司马懿如果称为马懿……岂不是叫蚂蚁?又颇为不悦。
司马昭瞥了眼父亲,父亲是真的向来大度,毫不在意这些称呼,而且一定会顺便教育他也要大度,都千年后的世界了,任由后世之人说去吧,一切善果恶果都是有原因的。
司马家在这边争论,曹丕和曹植正盯着江东的几个鬼,曹丕看到孙权就不爽。曹植则盯着诸葛亮,当初他为能受重用多次上书给叡儿说自己愿意生擒诸葛亮,给个机会,但叡儿不给机会。
眼下有个鬼比他更想生“擒”诸葛亮,正是杜甫。
老杜激动得语无伦次,这回见到诸葛丞相可不能白白错过,至少,至少也得能说上一句话吧!!
“诸葛丞相……”杜甫站定在诸葛亮的面前,小老头需要仰头才能对上诸葛亮的目光,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的脚趾却不断作祟想要再往前两步。
是诸葛丞相呀!!是诸葛丞相!!
居然见到了丞相本尊!!好幸福,要晕过去了!!
老杜双手紧紧捏着袖子,抖着手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才想起来自己过于失礼都没作揖,连忙深深作揖补了一个,觉得不够又作了个揖。
看得出他的紧张,吕思彤帮忙介绍说:“这位在崇阳陵的时候也有见过,是唐朝的文人,被我们称为诗圣。”
“莫非是……杜甫杜子美?”诸葛亮稍一思索便将猜测道来,而且言语间已经是确定的样子。
杜甫更为震惊,激动地快站不稳,说话都不利索了,说:“老朽殊荣……不不不,晚辈殊荣,丞相如何得知我姓名的?”
诸葛亮说:“凡外来游客到昭烈庙,大多都会提及杜甫草堂,相距不远。”
“晚辈冒犯……”杜甫很是谦卑。
诸葛亮笑着说:“门上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上联正是取自阁下的《蜀相》吧。”
“晚辈惭愧……竟以蜀相称武侯,实乃羞矣。”杜甫听后更是谦虚,唐时的人们称呼三国也喜用魏蜀吴代称,他到后世几天才知道蜀国是曹魏对刘备政权的称呼,毕竟魏代汉而立,绝对不会认可汉还存在。
而蜀地人自称是季汉,退几步那也得是蜀汉,总之带个汉。
唐朝鬼的表达用词,诸葛亮并不在意,跳出当时所在的处境立场,以一个后人角度阅读历史的确是魏蜀吴最简单明了。
诸葛亮扶住想要跪下认错的杜甫,念诵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①
杜甫一愣,见诸葛亮感激又欣慰地看着他,说:“阁下如何会是冒犯呢,亮能得大唐诗圣之作,亦为荣幸。”
能够有人喜爱自己,且更为青史添一笔,足矣。
“诸葛丞相……武侯……”杜甫激动得老脸通红,从来没有奢求过正主能够看到自己的诗作,更没想过还能由正主亲自念诵出来。
老杜的后半辈子着实是苦,各处飘零孤苦伶仃,安史之乱给大唐盛世的冲击太大,杜甫尚有一官半职,孩儿都能落得饿死的境地,遑论寻常百姓呢。老杜各地漂泊,眼中所见百姓疾苦,更真实体会诸多,忧国忧民可惜并不受重用。
他尊敬诸葛亮的同时也有很多羡慕,如果自己也能有一个刘备该多好呢。
诸葛亮笑了笑,以小吕所说的后世高规格友好礼仪相待,他展开双臂抱了抱杜甫。
杜甫瞳孔地震:嗟哉!!我杜子美何德何能居然能得诸葛武侯的拥抱!!
诸葛亮身形高大,样貌是三十出头的青壮模样,体格也是多年种田颇有力气,杜甫小小瘦瘦的一个,又激动又惶恐地老泪纵横。
好一个可以让人依偎的宽大肩膀。
小杜依人,幸福。
“恭喜杜子美生擒诸葛亮!”吕思彤鼓掌送上祝福。
其余鬼魂纷纷投来视线,这算哪门子生擒诸葛亮?但要说算吧,好像也能算,都抱着了。
曹植嫉妒,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他上表奏折求仕的宣言,于是他向曹丕作揖道:“哥哥……先帝!臣也去生擒诸葛亮!”
曹丕:……
蠢货吧你。
奈何曹植执念过深,说生擒就生擒,上前抱住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