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395)
贤内助这个,荀攸没反驳,虽说本身是用来形容妻子的,鉴于小吕说话经常不着调,就当是字面意思也可以。
“腹黑?”这个词荀攸就理解不了,只能顾名思义,腹部,很黑?
太奇怪了,他低头一手按在腹部,无奈道:“你这又是哪看的野史,为何将我描绘成腹黑?我是病逝,难道被人写成了明公将我毒杀,故而腹黑?”
见有这样的误解,吕思彤脑筋一转,说:“是的,有说法是你和文若都是被曹操毒杀的,表面上是显得是病死,但亲信操办葬礼更换衣服的时候发现腹部漆黑,是服用了剧毒才会有的表现。”
“未曾有这样的事。”荀攸摇头否认,文若劝说明公不要称公,那个时候他是支持明公的。后来明公要称魏王,他觉得异姓称王这个度就过了,将来不知道会是多少骂名,所以他劝说不要称王。
很不巧的是,他和文若都在反对明公后不久就病逝,给了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小吕认真点头,附和几分气愤,说:“我也不信的,不过,你能让我亲眼看看吗?这样我以后和人争论的时候才能更坚定自己的观念。”
荀攸有些犹豫,又想到后世的人们服装里面还有专门的露脐装,自己如果因为这点事情扭捏,岂不是显得太古板封建?再者,这里也不是公共场合,他是为了证明自己和文若的死,并非明公赐毒而死。
像小吕这么信任他们的人,也会因乱七八糟的流言而困扰,可见阴谋论并非少数。
他背过身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解了衬衫腹部的两个扣子,然后才转过身来说:“可证明否?”
“!!!!”我炒,大侄子这样掀衣服给人看的样子是不是太涩了!瞬间十指扭曲舞动,都说文化人满肚子墨水,那么摸文化人的肚子就和摸招财猫的脑袋一样有美好期望的意思,对吧?
荀攸没给她这个机会,立刻就转过身去将扣子扣上了,证明自己不是被毒杀后就转移话题,提及今年上半年法考的事情,以及询问她的驾驶证理论考准备得如何了,等开学过后再考的话,行程就过于匆忙了。
“……”她已经沉迷老婆们,忘了还要考驾照的事情了!现在疯狂刷题还来得及吗?或者有没有哪个鬼已经自学理论知识,能不能托梦给她恶补一下?
新老婆+N的喜悦瞬间就被即将开学的痛苦冲散,一想到还有论文/毕设/实习等问题,啊……生活怎会如此苟且。
与此同时,一楼大厅内。
新鬼们整体而言还是很高兴的,他们不仅不用上学上班,死后都不需要上朝了,自然是落得轻松。
新鬼们观察着这个宽敞明亮的建筑,发出每个鬼都会询问的疑惑:这真是个平民的家吗?
孙策笑着向新鬼们介绍老熟鬼:“这位是……”
鲁肃没等孙策介绍完就已经先一步说:“孔明先生。”
“子敬兄!好久不见。”诸葛亮站起来与鲁肃作揖。
两人当年合作的时候惺惺相惜,可惜立场不同,心中都是把对方当朋友的。鲁肃去世后,诸葛亮还过江来奔丧,祭奠这位友人,也祭奠他们所规划的格局很难再长久维持。
孙策大笑起来,拍拍自己脑门说:“对!对!我史书读得粗略,忘记你们是旧相识了。”说时又拉扯过周瑜,拍拍肩膀说,“公瑾、子敬、孔明,皆是大才也。”
赤壁三人组相视一笑,那时候可惜对方如此大才却不能为自己主公所用,成为敌人是一件可惜、无奈又棘手的事情。
以死后的形式到了这个没有纷争的后世,笑就是笑,欣赏就是欣赏,不必顾忌什么,方为一件痛快事矣。
但是,诸葛亮还是感觉有点尴尬,他不知该如何称呼孙尚香。
孙尚香冷哼一声,说:“本郡主不是计较之人,你们能放下的,我也能放下。”
“郡主所言也是。”诸葛亮点点头,便以郡主称呼。
新鬼们的视线从诸葛亮移到沙发上红衣服的年轻人,这人一副看热闹的表情,好像和他们都很熟的样子。
早一天来到家中的甘宁摇摇头说:“这个是曹贼。”
新鬼们大骇。
曹操呵呵笑了笑不觉得尴尬,早就料到他们会是这个反应,他借机更表现大度,与太史慈打了声招呼,说:“子义呀,当年我写信给你,为何不来报效朝廷呢。”
太史慈年轻的时候干过一件名动当时的事情,他所在的州官和所属郡官有嫌隙,州奏章和郡奏章都送往朝廷,通常是谁的先到就采纳谁的建议。太史慈受郡任务去送奏章,为完美完成任务,骗了州吏将人奏折毁掉,还将州吏忽悠跑路了。自己则绕路返回,成功递上了郡奏折,朝廷便采纳了那个郡的建议。
这事后世看来并不厚道,而且还是十分恶劣的竞争行为,毁坏奏折本身也是大罪。
但汉时看重忠义,他这样宁可犯下大错也要完成上级任务、造福本郡的行为,得到了极大的赞赏。
让梨的那个孔融就因此十分赏识他,还给家里送了不少东西。
后来太史慈跟随多个老板打工都不受重用,一直到遇到孙策。曹操也是早就知晓太史慈此人,只不过都没有合适的招揽机会,那时候就写了封信过来,附带一味中药“当归”,应当归顺朝廷才是,怎么能和逆贼一起呢!
太史慈拒绝了。
如今提起这件事,太史慈说:“大丈夫虽死不悔,未能替我主铲除奸贼成就大业,才是人生遗憾。”
周瑜笑了笑,新鬼刚来的时候难免火气比较重,好在曹操已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