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521)
“韩、赵、魏、楚、燕、齐,尽归于秦,尔与项羽起事,皆为六国旧贵?”
刘邦又随意往自己的棺椁上一坐,笑着说:“非也,始皇帝,我与你不同,我不过是个农户罢了,给你当过一阵子的亭长。”他不避讳这些,胜者没有什么不能面对的过去。
而且,越是如此落差,才越能打击到人。
“亭长……”嬴政呵呵笑了笑,这个官职实在太小,小到根本不会被人提及传入自己耳中。他已经接受了大秦毁灭的事实,只是没想的是灭亡在一个农人出身的微末俗人的手里。
刘邦又笑了笑,像是想故意气嬴政,说:“陈胜吴广那时候,我也响应了。”
“陈胜吴广?”嬴政一脸疑惑,没听过。
“哦!”刘邦一拍脑袋,“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是你死后的事情了。”说着又简单讲了讲起义军的事情。
讲完起义军,又补充李斯赵高秘不发丧,让胡亥登基当了二世,以及三世子婴登基不满五十天就城破投降,自贬为王,奉上玉玺。
讲完这些,竟没在嬴政脸上看到太多愤怒,刘邦颇为疑惑。
都说暴秦暴秦,始皇帝又是出了名的残暴,被自己这个后来的胜利者如此戳痛处,说了这么多他不想听到的后来之事,怎么都不生气?
“尔之所言,朕都知晓了。”早醒一天,认知已经天差地别。
他往陵墓里来也不是为了听刘邦得意的,只想弄清楚玉玺的归属。或者说,是想知道天命何在。
当然,他也承认自己的确脾气差,被说这么些难听话是很难保持完全冷静的,面上平静,心里可火大着呢。
所以在讨论玉玺之前,嬴政为了感谢刘邦解说秦朝后续,决定将汉朝后续与他说来。
“嗯,尔以微末成大业,朕甚欣赏。汉分崩离析,乱臣贼子并分三家,朕也颇为同情。秦合六国,汉分三国,朕该降罪于你才是。”
“什么??汉分三国什么意思???”刘邦瞬间破防。
秦时天下一统,楚汉联盟以及各路诸侯起义又有分崩之像,项羽与诸侯们并无大一统的决心,想着故国便知足,分封天下有何不可。
刘邦在一众谋士武将的规划支持下,结束了短暂的分崩恢复一统,他手里是一个完整的天下,后世该代代秉承一统理念才是,岂能在汉的手中再次分崩离析!
是后世哪个不肖的混账!!居然如此昏庸!如此无能!
他拧眉看向嬴政,想质疑此事是诓骗,毕竟一个秦朝鬼怎么会知道汉朝分崩的事情呢!
嬴政说:“既然汉承秦之天下,得传国玉玺。你闭目凝神仔细感知,可还能寻见玉玺,那玉玺还归属汉朝吗?”
刘邦疑惑,听嬴政讲了鬼魂感知自己所有物的能力,便闭目尝试。
无数的光斑光点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他一件件东西快速感知查看,如此查阅了两遍,竟都没有搜寻到玉玺的所在。
“我大汉……亡了?”刘邦喃喃自语。
嬴政更疑惑了,自己找不到,刘邦也不是,难道真要一层层去考究,最后一任拥有者是谁?
想必是个浩大的工程,还是交给后世小辈吧。
嬴政走向刘邦,撇开秦汉关系的话,对这位草根皇帝还是很有好感的。
他友好地拉过刘邦手,说:“外头有好些汉臣在等你呢,具体如何,可以问他们。”
第242章 超级加辈
封土小山丘脚下,一群汉魏鬼魂莫名有默契地变更了服饰穿搭,竟是都穿上了汉末的文武官服。
刘邦当皇帝之后,考虑到天下初定,为了方便就没有特意更改衣冠制度,大多数都是沿用秦制,穿黑色的秦袍。之后代代传承,多有变化,一直到汉明帝时期统筹规划出一套完整的汉官衣冠制度,向后沿用。
汉末天下三分,又都沿用了汉制,所以三家的文武官服倒是大差不差。唯一的问题就是,刘邦见了未必知道这是汉官服饰。
等刘邦见了会怎样还不知道,反正小吕见了挺高兴的。
“我炒!黑色的文官官服备!”
“我炒!黑色五梁冠文官官服亮仔!”
“ohhhhhhhh!权仔你居然也有官服!”
“子元的红色武官官服好帅捏!大将军贴贴!”
“伯约也是大将军官服捏,贴贴!”
“ohhhh白马将军居然也有官服!让我摸摸!”
……
在小山丘顶端拍完照的游客折返回来,看见山脚下一个女生在那手舞足蹈,动作怪异,怀疑是来坟头蹦迪的。因不确定其精神状态,便没有搭话,小心翼翼绕道取了小电驴就赶紧走了。
吕思彤把每个鬼都夸了一遍,满意点头说:“好,很好,非常好。”
在等候陵墓里两个鬼出来的期间,几位领头鬼越等越煎熬。
就连刘备都莫名紧张,按照皇帝的传位制度来说,他这位刘家人已经是远之又远的远亲了,论说继承权,是早就没有了的。
匡扶汉室的目标没问题,流程上出了点差错。最完美的情况是以故国汉臣的身份诛杀逆贼,完成一统,然后在下属们的推举下登上大位,实现再兴大汉的宏伟事业。
顺序颠倒之后,便多了争议。他面对曹操孙权敢说问心无愧,面对开国的刘邦,则是心情复杂,有得见先祖的激动、有不按流程的害臊、更多的是中道崩阻未能复兴汉室的惭愧。
张飞大咧咧搭着刘备肩膀,宽慰说:“大哥何错之有,当年高祖皇帝立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曹贼称王,孙权不击,先参他们一本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