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553)

作者: 鱿不右 阅读记录

鬼的眼泪没有温度,落在陆逊脸上。

“从你死后,我就不希望你死了。既然已经死过一回了,就不要再走了。”

陆逊看着曾经奉若神明的君主,问:“如果臣收到信件,长久无动于衷……至尊,会赐死我吗?”

孙权沉默,这个嘛,实话实说,很难说。

过了一会儿,孙权突然想到最近学外语看的电影,道:“油江浦,艾江浦!”

陆逊:“????”听不懂。

小吕一脸嫌弃,引起老郑疑惑。

“又怎么了??”

“被土到了。”

第254章 做旧工艺

经过几天的缓和,陆逊也算是适应了新家的生活。唯一是苦了隔壁的老郑,只要陆逊一有寻死的行为,孙权就甩锅老郑,导致老郑天天做噩梦。

最后还是唐寅顾及交情,出面劝说,以重新画一幅孙权打虎图为感谢,总算是饶过了老郑。

《桃花庵》的做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数量较多的玉器做旧则由刘备联络到了成馆长,成博先前对破碎的玉像进行修复,在玉器方面也是很有经验的。

成馆长在视频那边盯着这些玉器看了很久,尽管成色足够新,新得像是上周打磨完成的,可不同年代的做工不能,很多工艺是现代器械无法模仿的。

而古法因为没有明细记载,现代人就算手工打磨也很难做出那种效果。

“嘶……厉害啊,是哪位大师的作品?你们确定,做旧只是为了收藏?我可不能助纣为虐。”成馆长这么说着,手机已经在订飞机票。做旧的事情先不说,这个雕刻打磨的工艺,就得好好学习学习。

买好了机票,成馆长玩笑说:“正好,我有个研究生要带,顺便实践比对下做旧的鉴定。就明天吧,我跟学生一起过来,呵呵,你们家里人多,就不打扰了,蹭两顿饭,可以吗?”

其他鬼互相看了看,说:“反正是玄德、公路做饭,我们没意见。”

刘备与小吕知会一声,便应下此事。

曹操也联络了高馆长,高陵那边本就出土的陶器比较多,因此对谷仓瓶的做旧也有一定的研究。

南博和苏博则对帛书有一定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帛书做旧的帮助。唯一的问题是,目前还没有帛书的“真仿”在。

按理说这个帛书是陈琳写的,可陈琳不在。新鬼们疑惑,询问小吕为何这几天不趁着空闲去找陈琳。

吕思彤疑惑地啊了一声,看向袁绍,说:“用不着特意找陈琳,本初不是摸过檄文吗?”

只要是活着时候的任意时刻,有过接触在手里就可以。袁绍和曹操都能取来,为何如此拖拖拉拉。

正如陆逊的谷仓瓶,当事鬼陆逊是无法取来的,因为那是他死后才制作的东西,属于陆逊,但只有别人能拿到。

孙权推说取不来瓶子,完全是为了能去找陆逊团聚的借口。

但袁绍……未必是想和陈琳团聚吧。毕竟陈琳在官渡之战后,就也到了曹操麾下工作,还口出传世名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用来和袁绍割席,表示当初是迫于袁绍的淫威,不得不写檄文,其实我陈某还是很敬重曹公的捏!

袁绍冷哼一声,说:“讨伐曹阿瞒的文书,我拿了干嘛,你们后世难道没有专门的文书职位吗?”他就负责听,听得满意就行。

曹操似是早有准备,说:“非是我不取讨伐帛书来,只是,我一见那讨伐帛书就直冒冷汗,恐影响大家做旧物件的进程。我拿帛书时,正值与本初起兵对峙,也是怕伤了和气。”

其他鬼们听不懂其中的意思,即便是冒冷汗,取来后不接触不就是了,而今可是涉及到追回真物件的大事!岂能因这点缘故就放弃,更何况若是单独去找陈琳,又是个变数。

袁绍不愧是和曹阿瞒一起长大的发小兼宿敌,瞬间就听明白这委婉得拐了十八弯的话语。

“呵呵,曹阿瞒小肚鸡肠,意指去年在他坟头念诵帛书一事。”袁绍白眼一翻,又瞥了小吕一眼。背黑锅都背不明白!真是可恶!

吕思彤瞪回去:你们居然因为私鬼恩怨才拖拉!

袁绍嘴上阴阳怪气,不过,如今是创业马上要开业当老板的鬼了,再加上听多了后世对他外宽内忌小心眼的评价,有在努力改变。

不就是想要他道歉吗?简单。反正又没答应道完歉了以后不骂了。

曹操非常勇,见袁绍点头后,竟嬉皮笑脸地去找刘邦做见证。毕竟那檄文,在大众眼里的名字叫《讨贼檄文》,他大汉丞相能是贼?

刘邦呵呵一笑,直拒了。

反而还被袁绍嘲笑了一顿,我袁本初都不敢说自己是汉臣,你个独揽大权欺负小皇帝的逆贼还想得到高祖的认可?

袁绍呵呵笑着搭在曹操肩膀上,说:“阿瞒呀,骂你的事情我道歉,其实我也觉得你一心为汉,以前是我错怪你啦。分明那刘玄德,才是逆贼,哎呀。可是你说,天底下怎么就有这样可恨的事情呢,逆贼刘玄德得到了高祖的认可,你大汉丞相,居然!高祖都不想理你。”

真是自讨没趣,曹操瞪一眼袁绍,随意换了形态将帛书糊在了袁绍脸上。

如此一来,十二件目标物件就都有了“真仿”原件。

第二天,几位愿意帮忙的专家也已经飞机高铁来到家中,都是为了见识见识能够做出古法效果的手艺人。

“小吕同志,你人脉是真的广啊。”几位馆长手里拿起很新的玉器依次查看,每一件的工艺都精致得像是从坟里挖出来的,没有千年氧化的玉有着不一样的光泽,温度微冷,可表面打磨的痕迹却像是人手反复搓出来,有一种视觉化的温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