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581)
“哦?有这等事?”曹操放下手里的事情,还故意推搡了一下袁绍,“本初听听,什么才叫真正的纪念。”
袁绍白他一眼,挪了个位置继续工作。
把药剂瓶归类好的吕思彤放下手里册子,走过来试探地问:“焦糖?你们说的该不会是教堂吧?”
“哦对,什么什么大教堂。”太史慈重新确认名字,嘀咕道,“太奇怪了,他们说一句话就带一声‘阿瞒’,还有个领头的念诵着像经文一样的东西。”
“……”吕思彤沉默一下没接话,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们真相。
夏侯惇拉着曹操,说:“你可得去看看,那场面太壮观了,建筑也格外气派。”
荀攸过来劝住,说以大事为重,其他事情等轮休的时候或者等大事办完了再去也不迟。
可这么些夸张的话语落在袁绍耳中却十分不高兴,他将小吕拉到一边问:“他们说的是什么?真有这么回事?”
“……”吕思彤无奈扶额,与众人解释,这就和和尚的阿弥陀佛一个意思,是另一个教派的口头禅,不是阿瞒是阿门。
“阿蒙?”孙权耳朵一动,说,“哦,原来他们拜的是吕蒙?”
“……”小吕噎了一下,“咱们还是把心思放在造假上吧。”
按照目前的物品做旧进度,虽有空余允许轮休,聪明鬼们还是希望能够多提前几天完成,才有足够的部署时间。这些天轮休完一圈,想去逛的都逛过了,该收收心思认真干活。
与商会接触的鬼魂们这几天也逐渐有了进展,不论是坚持每天托梦骚扰的,还是先接近熟悉再托梦的,已经让各自的目标有些许信任。
研究生们也一直都是高度紧绷的工作状态,每天都困得打哈欠,依靠咖啡提神。
好在有华佗在,去华人街买了不少的药材来,制作了安神的熏香,能够保证每天的睡眠都足够放松,也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一名学生喝着咖啡,盯着自己这一组已经接近完成的漆器做旧,突然好奇地问:
“拿这么真的东西去替换,若是弄混了,我们能分辨出真假吗?如果所有鉴定专家都分辨不出是假,那么在客观视角来讲,它也会被当做真品,拥有真品的价值,是吗?”
“!!!”在场所有人和鬼都愣住。
盲生!你发现了华点!
这句话对人来说,或许算不上多么难以解决,只要是现代产物就一定能够鉴定出些许不同。
在鬼魂们的视角却知晓,所谓的“现代工艺”根本不存在,客观来讲,就是真品,只不过是没有千年时间差距的真品。现在通过后世的做旧手段,把那种氧化感作上去,把真品做旧而已。
碳14的鉴定可以对一些生物痕迹鉴定出大概年份范围,对于玉器和金属这种东西,则只能通过材质、工艺、纹路、形状来判断,那么,毫无疑问鉴定就是真啊!
哪怕他们将替换的真品带回去后先一步申明国内发现了出土文物,那些歹人仍旧可以说是文物本身是“一对”、“多件”。
费功夫替换,结果别人还是能卖出真品的价格,肯定不行,达不到亏两倍的效果!
学生们随口一句话便没在意,心想再真,也是假的,无需杞人忧天。
小吕和鬼魂们就苦恼多了,要怎样才能蒙混过关的同时,又得在后续鉴定被十分明显地鉴定为假呢?
经过好一阵的商量和思索,还是现代人吕思彤想到了办法。
“我们现代有防伪标识,能不能做个防真标志?”吕思彤把视线投向鲁班,鲁班没懂。
周瑜说:“我们看了那个慈善组织以前的一些拍卖记录,鉴定完成后装进展览柜中展览。到了拍卖环节后,东西是会从展览柜里取出来,再经过一道简单的确定,如果留下痕迹,太容易被发现了。”
“啧啧。”吕思彤伸出食指摆了摆,说,“如果是在物件内部刻字呢?”
在成品玉器和金属的内部刻字,显然是没有人能做到的,即便是现代的高科技,也不能在外表不留下任何痕迹的前提下在内部刻字。
但是……他们不是人!
鲁班瞬间了然,说:“好,没问题。只是……玉器比较容易处理,铜镜漆器略有难度,还是能办的,金丝翼善冠……难度极高,可以努力。帛书……该如何做防真标识?”
小吕和众鬼再次沉默。
那边学生走过来两个,刚才有听到他们在讨论给“真仿品”做标记,而且还信誓旦旦表示能在玉器内部刻字,有这样的技术在,却没办法给布帛做标记?
“涂点特殊药水不就行了。”学生们非常随意地说。
比如说,用荧光油墨直接在布帛上书写,这类油墨比较特殊,只有在紫外线灯下才能看到。而文物鉴定一般是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的,所以通常情况下不会把帛书这么脆弱的东西用紫外线灯去鉴定。
但如果其他物品被发现是假,自然也会仔细鉴定,那时候发现也无所谓了。
“好,既然都能打上‘防真标记’,只待物件做旧完成,就可以开始了。”
在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地加班加点下,12件文物的做旧比预料时间早了五天完成,正好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安排事宜。
期间,几位鬼魂也已经和商会中打算参与拍卖的几位拍卖代表建立了信任。这里还得特别感谢关羽,原本那些商人是并不信任老祖先托梦这种事情的,所谓天高皇帝远,来异国他乡托梦……只能理解为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直到他们在一群专家里看到了一个自称叫关云长的,像!简直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