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685)
那么,既然天下大乱,他们身为汉朝开国帝后,来掺一脚汉末大戏,很合理吧?非常合理!
于是刘邦吕雉就去招兵买马准备匡扶汉室,第一个招的就是住在隔壁市的嬴政。
路途说远不远,但习惯了现代的快速交通再对比此时徒步过去,就是相当远了。
好在他们两个尸骨复生,不像正常人那样需要饮食来支撑体能,一路都没歇就来到了秦皇陵。
“他应该和我们差不多时间复活,估计也早刨出来离开了。”吕雉担心白跑一趟。
刘邦则说:“他那陵墓大得很,刨出来花的时间都要比我们久。就算是正巧从里面找到了之前的盗洞出来,他肯定也还在。”
两人来到秦皇陵,果真看见了嬴政,他在修补陵墓。
“咦?你们也活了?”嬴政想到后世所见自己的陵墓,从自己死后就陆陆续续总被盗,满目疮痍令人痛心。这次醒来陵墓里已经是乱糟糟,他决定把坟包给铲了,这样后面朝代想盗也不知道秦皇陵在哪。
看着修补困难的盗洞,嬴政感叹道:“要是有一箱泡面就好了。”
“???”刘邦无语,说,“这时候就算吃泡面有什么用?”
嬴政扫他一眼说:“当然不是吃,我在后世刷视频的时候刷到过,泡面是一种万能修复材料,修桌角、修地砖、修柏油路的都有,修我的陵墓不成问题吧。”
“先不管那些。”刘邦扔掉嬴政手里的砖头,“你堂堂始皇帝,亲自修陵墓合适吗?”
嬴政挑眉,他其实没那么讲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拍拍手上的灰说:“那你帮我修?”
刘邦摇头,说:“你当我是朋友吗?”
“这个嘛,应该是吧。”好歹也是一起当过鬼的交情,现在又一起诈尸,天底下最好的朋友都很难有这样相同的遭遇。
刘邦爽朗一笑,与嬴政勾肩搭背,说:“是朋友就帮我匡扶汉室!”
嬴政语塞,反问:“我?帮你?匡扶汉室?”
“你想匡扶秦室也……可以!我们到时候兵分两路,谁先打下许昌,谁就是老大,怎么样?”
“这段故事有点熟悉。”
吕雉帮忙解释,说是老刘想和这些个“汉臣”耍耍,看看他们的实力,也想知道到底是天命如此不可违,还是他们本事的问题。
嬴政细一想,是挺有意思,便答应了下来。
不过在招兵买马之前,他们都还是惦记着小吕的安危,若不能知道个准信,搞事情也不安心。吕雉想起了当年的女相师许负,刘邦顺着想起了后世那个小许好像就是许负后人,且在那段故事里提到了东郡。
三个人便往东郡去,想先找到许负后人帮忙算一卦,看能不能找出点原因。
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在一家酒肆门口遇到了李白。大唐诗人李白被几名文人轰出了酒肆,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气得直跺脚,这些人居然说他的诗狗屁不通!可恶啊!!
他想着既然是在酒肆以文会友的名士们,就念了一首自己的《将近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文人名士们问:“哪个陈王?”下意识认为是离得时间最近的一位,乃是刘宠,曾辅佐刘协,后被袁术所害,与诗的格调完全不搭呀。
李白便解释说,是陈思王曹植呀。更得文人名士们不满,曹植姓曹,岂能称王?他父亲曹操才刚称公,诗句以曹植为陈王,岂不是说汉室天下落到他曹家手里了?!
于是李白就被轰出来了,恰好就摔在刘邦身上。
“哎哟,这不是小李嘛,几天不见这么拉了。”
李白加入了刘邦的队伍,被问起他一个唐朝人在汉朝又没有尸骨,是怎么来的,李白也简单说明。
他说他被玉玺吸走后,回到了大唐盛世,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召他给杨贵妃写诗的那一天。李白已经知晓后来的安史之乱,心里头一股子怨气,干脆当了回文抄公,把后辈白居易的《长恨歌》念给李隆基和杨贵妃听。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只是可惜,两位故事里的主角根本听不懂诗句所讲的事情,只是前半段所影射又骂李隆基好色之意,后半段又似乎在歌颂这段爱,唯独中间那段不明不白,反正听着就不吉利。
李白大口喝酒,骂道:“不吉利就对了,陛下要是有点良心的话,现在就死了最好!”
李隆基:“????”
一声放肆就要收押李白,然后李白就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大明宫(未建设)所在地址,这条普普通通的街道。
倒是阴差阳错还和老熟人集合了。
李白询问得知刘邦要匡扶汉室,他兴奋地捋袖子说:“我也来!给我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四个老熟人就一起往东郡去,先找那位许相师算一卦看能不能得到点线索。
“嗯,差不多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会在东郡。”此时四人已经和出城来找他们的吕思彤汇合。
吕思彤盯这四人哭笑不得,这下是真的秦始皇复活了。
“我就是被许相师和张医生所救。”吕思彤也把自己的情况给他们讲了讲,许相师算到她是江东人,但好像算不到是未来的江东人。
许相师和张医生将吕思彤送出城见到朋友后就道别折返回家,并无要打探这些奇怪的人身份的想法。
“既然算不出具体,你又安全,便不去再算了,也省得牵连了人家。”刘邦摆摆手,将自己匡扶汉室的计划与小吕道来,让她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