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大杂院小富婆/大反派她跑去摆摊啦(151)
贺正岩笑了,想起卢学军小时候没事儿就揍未来大舅子的“光荣事迹”,觉得这话用他自己身上最合适。
顾康乐道:“我一直觉得咱仨里头,最先结婚的应该是正岩,没想到我俩孩子都有了,你还跟这儿单着呢。”
贺正岩叹气,在这方面自己确实落后一了点儿,不过没关系,他现在已经有想处对象的人了,而且根据他的初步判断,林珊对他应该挺有好感的,虽然可能这里面完全不掺杂男女之间的东西,但是好感就是好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儿。相信经过他的努力之后,俩人一定可以建立深厚的感情。况且现在他也回京市了,终于不用只再靠寄包裹来维系感情了,要是周末放假的时候,能去学校找找她,带她出去走走,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
顾康和卢学军这会儿有点酒上头,没看见贺正岩这一脸充满了干劲儿的表情,还在埋头数落贺正岩不解风情、眼光高,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子为他留下过眼泪,真是无情啊。
兄弟三人从傍晚吃到了饭店关门,贺正岩大半夜回到家,发现屋内已经全都打扫过了,不用想也知道是那哥俩安排的。他这次回来住的是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家,虽然平时也有人会来做基本的维护,但是远没有到能把床铺都给他铺好的地步,贺正岩感激不尽。这才叫一辈子的兄弟。
他感慨了一会儿友情,强撑着洗漱了一把,跟着倒头就睡了。
第二天回部队报完到,办完一切手续后,贺正岩这才给贺振华去了个电话。毕竟是亲爹,抛开家庭内部这些索事,在为国为民这方面,他对自己的父亲还是非常敬重的。
周秘书一听电话是贺正岩打来的,立刻就小跑着进去汇报情况。
贺振华知道贺正岩这两天要从汉州回京,之前他还特地叮嘱过他回来前打个电话,这样他好派车去接人,然后直接把他拐回家去住。房间都收拾好了,只等他就位。
结果一接电话,这小子居然来了句他都安顿好了。
这要换成贺启明,贺振华直接就开骂了,但偏偏是正岩,他才张不开嘴,只沉默了一会儿,慈祥地说:“那晚上回家吃饭,我让车去接你。”
贺正岩知道吃饭是避免不了的,“我自己去就行了,几点到您那儿合适?”
贺振华有些被儿子的客气劲儿伤到了,压抑住心酸,佯装没事地说:“几点都行,这是你家,想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
贺正岩“嗯”了一声,靠好六点到之后,结束了通话。
贺振华把听筒放回去,靠在椅子上反思自己的前半生。一旁的周秘书则在心里暗暗叹气,能让领导这么伤神的,这世界上估计也就只有正岩了。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不敢评判是非对错,只希望领导能够家庭和睦,身心舒畅。
张秀英接到贺振华的电话之后,立刻让人开始准备晚饭的事儿。甭管她心里怎么想,面子上的功夫一定会做得非常足。她了解贺正岩在贺振华心目中的地位,绝对不会做些无聊的蠢事。
而且平心而论正岩这孩子也很懂事,对她很有礼貌,逢年过节礼数也都特别周到,最关键的是没有半点想跟他们亲近的想法。这点最让张秀英满意,她虽然是后妈,但不想时时刻刻面前杵个人提醒自己。
家里做好了一桌子菜之后,张秀英把贺启明也从学校叫了回来,美其名曰是一家人团聚,实际是不想看见贺振华和贺正岩父子情深。有她亲儿子在,张秀英会觉得他们一家三口才是一家人,其余的都是外人。
下午六点,贺正岩准时抵达贺振华的住处。车才刚进大门,他就远远地看见那一家三口站在门口迎接自己。他隔着玻璃冲他们挥了下手,熄了火,然后从副驾驶上提起准备好的汉州特产下了车。
“哥!”贺启明率先跑过来,一边接过贺正岩提的箱子,一边笑着问:“有我爱吃的腊肉吗?”
“有。”贺正岩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壮了点儿。”
贺启明立刻挺直腰板,“有成果吧,爸让我不能光顾着学习,得强身健体。怎么样哥?我感觉用不了多久,我这身板就能赶上你了。 ”
贺正岩正要鼓励他两句,就听贺振华笑道:“行了臭小子,自夸没个够,赶紧进屋。”
“我这叫阐述事实,合理推测。”贺启明一边小声反驳,一边搬着箱子往里走。
张秀英心里不开心贺振华总批评教育儿子,却也不好在面上露出来,她笑得像个慈祥的母亲,亲切地拉着贺正岩往里走,“下回直接来,哪有上父母家还带礼的。路上累不累?”
“不累。这些都是你们爱吃的特产,毕竟以后轻易也不会去汉州了。”贺正岩回答完她,冲贺振华喊了声“爸”。
“诶。”贺振华应了一声,满脸欣慰地看着儿子,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背。当年送这小子去当兵的时候,背比现在薄,脸比现在嫩,人也比现在矮不少。那时候老父亲还在,这小子也还像个孩子,转眼已经八年多了,真快。
张秀英准备了八菜一汤,这在贺家可是相当高的规格了。贺振华不允许家里人铺张浪费,所以家里的伙食一直都是按照普通标准来的,平时张秀英跟贺启明想改善生活,也都是背着他去外头吃的。
今天这顿饭完全就是年夜饭的标准,贺正岩看见了自己爱吃的狮子头和香煎带鱼,对贺振华和张秀英表达了一番感谢。
贺振华不喜欢儿子跟他客气,直接把人拉倒餐桌上,笑着说:“你难得回家吃饭,以后要是天天回来吃,家里也就不搞这么大阵仗了。真不考虑回来住?”